王石登山 王石登山感悟人生之道



成败就取决于坚持和放弃的一念之间———

    王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被誉为“一个亲手打造房地产业界不落帝国的巨人一个充满激情永不服输敢于挑战自我的强者”。2003年,成功登上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峰顶,创了中国年龄最大的登顶者纪录。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特别是2003年之后,我在一些场合讲座的时候,一般主持人都会这样介绍:‘现在请著名的登山家王石先生进行讲演,顺便提一下,他的企业也办得不错。’”

    但他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登山?是炒作还是爱好?登山运动和他的职业是否毫无关系?仅仅是健身方式还是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近日,他走进北京著名高校的经管课堂,讲解他从登山的濒死体验中感悟的管理之道。

    在王石自己看来,他的职业还是企业家,但登山的经历和感悟无疑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目标VS荣誉:“登山的过程当中一个个其实都跟孙子似的,镜头不能对着我。”

    2003年是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中央电视台决定制作专题片,却又苦于没有中国的登山队报名登顶。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和王石所在的登山队商量,让他们由卓奥友峰改登珠峰。

    当时王石提出了两个条件:“一个是我登到8300米就不登了,二是你们不能拍我。”央视的人大失所望,因为这样一来卖点就没了!“我登过几年山我知道,登山的过程当中一个个其实都跟孙子似的,一步一步哈着腰,背着东西,喘着气走,那是很不成样子的。但镜头对着你,你一定要挺起胸,这不像拍照片,你坚持三分钟就过去了,照片的效果还不错;现场直播你要一直挺着胸,你挺不上去的。你挺不上去,又要顾及形象,这山还能登么?所以我说你的镜头不能对着我。”

    浮躁VS平静:“原来不准备登珠峰,但是发现这是个机会,那就登。”

    王石说,他是心平气和地登上珠峰的。其实抛开天气、身体、团队等种种因素不谈,单凭这种健康稳定的心态,他的成功就不是没有原因的。王石专门提到了心态的问题,他说:“现在我觉得有一种浮躁心态,就是觉得现在没有机会了,所以一旦有机会,我一定要抓,抓到之后充分把它用尽。实际上机会是非常非常多的。

    “就比如说北京房地产界有人说‘现在没有地了。’我一听我就笑了,我说按您那意思,您的后代就不要考虑搞房地产了,因为现在就没有地了。但是怎么可能呢?不可能的。这就是一种很浮躁的心态。“至于说到我自己,虽然我创业比较晚,但是从轨迹来讲,你们会发现在成立万科以前的一年我在深圳从事过其他工作,但就那么一年,之后就再也没动过。就是说这个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就像登山一样,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想想,如果你们现在还着急,还怕没机会的话,那我32岁的时候才开始创业,我会怎么想呢?“实际上抓住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就等于刚才说的登珠峰,原来不准备登,但是发现这是个机会,那就登。不过抓住机会之后不能走几步说那儿还有个机会,我再换一个。所以说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坚持VS放弃:“我要是能活着回去,再进山我是王八蛋”

 王石登山 王石登山感悟人生之道
    登山的辛苦和危险是众所周知的,不断攀登的王石也不止一次兴起过“我要是能活着回去,再进山我是王八蛋”的念头,可每当他攀上峰顶,他的想法却变成了“下一座山是哪座山”。

    他说:“实际上它是这样一个要放弃而没放弃的过程,说我就是不放弃,我登不到顶就死不瞑目,这是绝对没有的,而是熬啊熬啊熬到最后,发现我们怎么就上来了,居然也上来了啊。”对此,他特别谈到了自己的“负面”感受,在登珠峰的时候,他和队友遇到了一个凌于万丈深渊之上的关口,必须一个一个小心翼翼地通过,当时他的想法是“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上来了。只要前面有哪个队员,只要他回头走,我系在后面就跟着他走”。可是事与愿违:“结果前面没有一个回头的,我一看,只好到那儿,战战兢兢往上上吧。”对此,王石感慨万千:“登山不是像你们想象的那样大无畏,最后逼到那份儿上,我看你,你看我,既然你不下,我也不下。只要有一个人下,就是羊群效应,就都下去了。”与英雄故事不同,在现实社会中,其实本来就没有人是绝对无所畏惧的,而真正的勇气和毅力恰恰就藏在你能够坚持的最后一秒当中,正如成败往往就取决于坚持和放弃的一念之间。

    同生VS共死:“你没有选择的,同路者并不是想象中志同道合的同伴。”

    在大多数情况下,登山队员之间的关系是更为彻底的同生共死。王石说:“我们4个人被一条20米的保护绳连在一块儿,如果我失手了,没能保护住自己,就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们用冰镐固定住自己,阻止我的下滑,把我救上来;还有一种就是我把他们一块儿拽下去。“这是登山这种运动的一个特别之处,只要你跟其他人绑在一块儿呢,你就无条件地把性命交给了同伴。不管你对你同伴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爱也好,憎也好,大家生死与共。“很多人以为登山时大家都和谐地在一块儿,其实不是。国际上登山流行的方式是,只要你愿意登珠峰,能拿出4万美金,就有探险公司给你安排。到时候报名的可能有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经历……都跟你组合在一块儿,到那个时候你没有选择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志同道合的同伴。”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往往没有选择同事的权利,但当我们被拴在一根绳子上的时候,彼此的恩怨情仇和多元背景都应该让位于通力合作和携手共进,这就是所谓的“团队精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0521.html

更多阅读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7《人生之道》 于丹 论语 心得讲稿

视频片头语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岁月中借来的一段光阴,自己把这段光阴过成什么模样,你的人生就是什么样。论语中孔子对自己的一生有着非常概括的总结,我们如何理解孔老夫子对人生的理解,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

《明心宝鉴》注释——人生之道! 明心宝鉴 原文

《明心宝鉴》 注释第一部分第一节:《明心宝鉴》序《明心宝鉴》序夫为人在世,生居中国,禀三才之德,为万物之灵,感天地覆载,日月照临,皇王(皇王,西班牙高母羡(Juan Cobo)1592年译本[Beng Sim Po Cam;Espejo rico del claro corazón,以下简称"高译

人生之道 人生感悟的句子

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慨。这种感慨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著名的天下第一长联上联一开始就说:“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下联是“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杜甫说,“人生有情泪沾臆

王健林的成功之道 施建红的成功之道

  施建红原先是一名木匠。2002年,听到加工羊毛衫市场看好的消息后,他投资1万多元购置半新的12台手摇编织机,开始羊毛衫加工,当年净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第二年,他又花了2万多元购置了10台新机器。   “作为从事电脑编织横机加工羊毛

解读王老吉成功之道 透析王老吉的成功之道

王老吉在短短几年内就将营业额从一个多亿迅速扩张到十几个亿,从一个平平的区域品牌迅速成长为全国强势品牌,在不起眼的凉茶业内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王老吉到底赢在何处?     人们已经习惯了看表象,进行简单分析,但这样

声明:《王石登山 王石登山感悟人生之道》为网友千里落花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