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个民营企业家安全可持续发展观



去年以来,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给许多企业带来重大影响。2009年,中国最大的印染企业江龙控股集团董事长陶寿龙夫妇丢下近20亿的债务人间蒸发;湛江“糖王”——广东中谷糖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庞贵雄的跳楼自杀;今年,富士康员工频频跳楼自杀……无不给企业安全带来思考?

然而,总部位于宁波的利时集团16年来安全无事故,他们将科学发展观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带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安全可持续发展,不仅经受住了当前严峻经济形势的挑战,而且与国家的宏观产业结构调整不谋而合,表现出强劲的生机与活力!请看报道——

“利时16年安全可持续发展基因,关键是如何创新发展,如果加强安全观,扬长避短,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制造业如果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资源消耗型向节约环保型的转变,必将迎来安全发展的基因。”                      ——李立新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经济领域里,制造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尤其是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正使传统制造业遭遇严峻的挑战,有人甚至认为制造业已经到了日暮途穷的地步。但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这个典型的以制造业起家的企业家却认为:“危险与机遇并存。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制造业并非夕阳产业,相反,制造业到了提升价值的时候,制造业如果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资源消耗型向节约环保型的转变,必将迎来安全发展的基因。”

而利时也正是不断通过“创新”实现了企业的安全崛起。

 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个民营企业家安全可持续发展观

“当别人还在做外贸代理的时候,我们已经去广交会设立摊位,直接面对客户了;当别人去广交会设立摊位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美国开设了分公司;当别人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的时候,我们已经组建了国际化的研发机构…… 其实,我们只是比别人先走了一小步!”谈起创新,已是全国政协委员的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颇有心得,他说:“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还包括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甚至一个安全观念的转变也是创新。”

创立于1993年11月29日创立的利时塑胶有限公司(利时集团前身)在创始人李立新带领下,凭着诚信经营、创新营销及过人的胆识很快便打开了市场。他们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技术研发能力,并提出健康环保理念,开发出一批批高附加值的产品。自1996年起,利时产品开始进入美国市场,通过美国日用塑料制品的江湖老大ALCO的巨大订单,利时的年销售额迅速增至数千万美元。2002年,利时销售额突破8亿,2004年突破15亿。

2006年3月,利时集团又出巨资收购了香港通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9%的股份,成为这家有着26年历史的亚洲最大的家用品制造商的第一大股东。至此,利时构筑了塑胶产品的全球销售网络,成为国内乃至亚洲的行业龙头老大,并完成了销售国际化到管理国际化的华丽转身。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利时依然通过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走品牌发展之路,实现了产品升级,才能够成为安全生产里的一枝独秀。

“在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我们通过提前定价,原料进口等方式,保证了业务的顺畅。”李立新告诉记者,利时集团旗下的塑胶有限公司是以家用品制造为主,90%以上的业务以出口为主,是典型的外向型企业。面对影响深远的金融风波,利时集团聘请资深财经专家和国际市场销售精英,科学地预测走势,锁定汇率、提前对出口产品进行定价。另外,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机会,利时塑胶公司不断加大原材料的进口力度,将原材料供应商的竞争压力转移到国际市场。目前, 利时塑胶公司90%原材料实现进口,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近10%,而且提升了产品质量。

更难得的是,在现如今外贸业务普遍不理想的情况,利时的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降反升,截止今年4月,利时已投入研发经费近1000万元,开发出大批高附加值产品,平均每天有3-4个新产品面世,这些新产品无论在功能上、外观上,还是材质上都比原先产品优越不少,深受客户欢迎。

在此基础上,利时还重新定位目标客户,并淘汰大批档次低、获利能力差的产品,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就这样,利时不仅跟店面、零售商做生意,而且与国外大型连锁超市、高档百货公司进行合作,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保持了外贸业务的稳定。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民营企业,就没有利时的今天。民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立足国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与国家的战略规化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只有在-爱华网-有利的大环境下有针对性地投资才能减少风险、赢得市场。”                                    

——李立新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要求,一批资源浪费型、环境污染型企业纷纷关、停、并、转;去年8月6日,国务院又审议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放在了首要位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对于这一切,利时似乎总有先见之明!

去年9月份以来, 当许多企业纷纷收缩战线、自保“过冬”之际,利时却投入300万,历时3个月,全面实施了品牌提升工程,不仅对集团和旗下子公司的标志进行了更新,而且对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进行了充实完善。其中,连锁百货、连锁超市赫然其中。这个亚洲最大的家用品制造商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宁波乃至浙江的商业新锐。而利时也正是凭着商贸|!---page split---|流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了现金流的通畅,弥补了制造业的不足,保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回头想想,我们的发展战略和方向是正确的,与国家的宏观产业结构调整不谋而合。试想,如果不是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话,那么,我们恐怕也会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中陷入困境。” 谈起当初企业的转型升级、多元发展,李立新感触颇深:“事实上利时的转型,并不迅速,这不是今天才发生的事情,转型并不简单,我觉得对于转型,十年前就要去想,五年前就要去做,不能今天说转型,明天就转型。拍脑袋的转型是找死。”

李立新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的时候,他们已经感受到传统的外向型经济会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发展瓶颈,粗放式的扩增之路也越走越艰难。通过国内外的市场考察调研,立足利时的实际情况,他们选择了两条路:一是传统加工行业要增加附加值,走品牌发展之路 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另外一条路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军第三产业。

2005年5月,利时集团收购宁波当地一家大型百货公司——新江厦百货46.6%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2006年11月,利时集团全资控股新江厦股份和新江厦连锁超市,全面进军商贸流通领域。“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制造业压力巨大,但对于零售业和服务业来说却是机会,尤其是国家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加的需要。”对于当初的选择,李立新信心十足,并且得到了验证。目前,新江厦百货和新江厦连锁超市发展势头迅猛。新江厦百货已是全国商业大型二档综合类股份制公司, 2006年成为被浙江省政府评定的36家浙江首批重点流通企业之一。 而以农村市场为主的新江厦连锁超市公司已是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试点企业,浙江省千镇连锁超市龙头企业、拥有近30家大型综合性超市,营业场所覆盖宁波及部分周边地区,总营业面积6万余平方米。

进军商贸,不仅使企业规模得到了扩大,而且实现了“现金流”的通畅,利时正是由于这样高瞻远瞩,在一步步发展中有效规避和降低了风险,从而能在16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企业发展要转变观念,莫以“规模”、“增幅”论英雄,而要以“亩均效益”谈成效,增强企业“寸土寸金”意识,走少用地、少消耗、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发展的新路子,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安全发展后劲。”——李立新

“长期以来,各地在开展企业评比,制订奖励政策时,往往将企业销售额与上缴税收作为衡量指标,却忽视了企业占用资源的多少,只算其经济总量的“贡献帐”,未算工业用地亩均的“产出帐”,结果,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严重分离,一些亩均产出并不高的企业由于占用土地资源多,总aihuau.com产出和税收相对较高,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而一些亩均产出高的企业由于总量相对较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已影响到土地等要素的集约利用,影响到企业的公平竞争,也影响到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李立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两会,他所提交的“关于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建议”,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并引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的广泛报道。

李立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年以来,利时集团的所占的土地资源与原先企业占地相比增加了2%,但整个集团的营业额却比去年增长了近60%。

李立新向记者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他们首先是在传统制造业上下功夫,通过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占用土地等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实现销售额的增长。例如,某型号的产品原来售价只有2美元,他们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售价提高到16美元,而且销量不错。另外,就是在现代服务业上下功夫,利时集团的30余家大型连锁超市均开地乡镇一级的地段,有的甚至开在了村上,超市的店面大都以租赁为主,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而且他们通过物美价廉、阳光服务等方法,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丰富的生活用品。截止今年4月,利时集团仅旗下的新江厦连锁超市今年就实现销售额逾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8%;新江厦百货商城的销售额则比去年同期增长38.3%.。

“其实‘亩均效应’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性价比,就是看值不值,当然这个值不值,不仅要考虑个人,还要考虑社会和环境。”李立新认为,“亩均效应”不仅仅指企业所占的土地资源的多少,还要看企业对资源的消耗多少、对环境的影响大小。

“开商场、办超市,不消耗资源,不污染环境,既响应了中央的号召,增加了就业岗位,还能带来不错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李立新的言语中对未来充满信心。

据了解,从2006年起,利时大力兴建以商贸流通为主的“利时购物广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新建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百货连锁店15家,面积在3000平方米的新江厦连锁超市达到100家。目前,宁波“利时购物广场”已经开盘,与宁波万达广场仅一路之隔的“宝润”百货也将在明年开业,另外,杭州湾大桥的桥头堡的海盐、宁波象山等商场项目也在同步建设中!

利时在股权投资方面也卓有成效,先后参与南宁百货、鄞州银行、财通证券、宁波首家民间村镇银行、报业集团印刷公司等十几个项目的股权投资,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利时集团最终形成了家用品、商业连锁和投资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用“科学发展观”练就了一套安全“防身术”,坚实地走上专业经营、多元发展的道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0917.html

更多阅读

传统文化传承问题 民营企业家要解决好传承问题

不少企业家都关注到了一个企业传承的问题,从目前来看,民营企业传承高峰期的来临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值得关注的是,按照世界的规律,家族企业第一代到第二代成功传承的比例可能只有30%,因此摆在众多民营企业家面前的重要问题就是接班的

冯仑:民营企业家应从江湖大哥变战略管理者

在日前由国资委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外名家系列讲座”上,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就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做了演讲。   原罪问题与生俱来  冯仑说,按照“万通定义”,民营企业的原罪即在做企业第一天的时候所犯的错误。这个

对企业管理的看法 一位中国民营企业家对管理和财富的看法

伍佳元,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白手起家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典型代表。生于湖北大冶农村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少年时的伍佳元经历过生活的磨练。他在湖北登峰换热器有限公司从最基层做起,直至成为该企业的董事长。但是曾经的艰苦生活仍然

绿里奇迹剧情解析 解析民营企业家张新明的的发展奇迹

 在蕴含着丰富煤炭资源的三晋热土上,一个声震华夏大地的民营企业犹如旭日之初升,一位立志产业报国的民营企业家的名字无人不晓。这个企业就是鼎鼎大名的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这位企业家便是山西省十届人大代表、山西省优秀民

佛山凯捷发展前景 民营企业家看好佛山前景

    佛山市区划调整后实施交通、教育、环保、城建等多个规划,一些外地的民营企业家也都有很大的投资热情。   由于种种因素,一些民营企业选择了外迁,但是更多的民营企业就对在佛山发展充满信心。陈先生是西樵一家民营织造厂的老

声明:《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个民营企业家安全可持续发展观》为网友恶魔尊主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