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Business Complex)是商业性创新项目的最终目标物,由五个体系构成:技术体系、制造体系、市场体系、业务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并在成熟度上“具备产业规模化运营条件”。实践中,商业综合体以“企业体”或“类企业体”的形式存在:前者表现为“初创公司”;后者表现为“虚拟企业”,即在企业现有主体内、利用已有的五大体系混合开展相应工作。商业性创新项目的基本工作任务,是提高五个成熟度:技术成熟度(Technology Maturity)、制造成熟度(ManufacturingMaturity)、市场成熟度(Market Maturity)、业务模式成熟度(Business Maturity)和组织管理成熟度(Organization& ManagementMaturity),简称“5M”。(相关知识,详见《产研结合的血脉:五个成熟度》一文)。
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项目再复杂,都还在工程技术系统范围内,而商业性创新项目既包括工程技术系统(技术体系和制造体系),又包括社会系统(市场体系、业务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是二者的有机体,其体系性尤为复杂,采用何种集成工作模式问题也就更为突出。
商业创新项目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只能采取“过程集成”模式(相关知识,详见《两类工作模式:成果集成与过程集成》一文)。其不确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目标不确定。工作对象本身是创新产物,在现实中不存在或不成熟,只可能事前设想,不可能在认识上一步到位。因此既便做出了某种分解,所有人也照此做出了,最后集成起来也不太会是真正想要的;第二,实现与否和实现方案不确定。分解后的子系统在实现过程中,既有可能根本无法实现,更有可能反复改变实现方案。目标不确定,导致无法通过解构工作对象加以分工;实现与否和实现方案不确定,导致各工作主体无法严格、完整的按事前设定方案独立工作。因此不能采用成果集成模式。
过程集成模式有其一般做法和特点,具体到商业性创新项目,其开展过程整体表现为(参见上图):
第一,商业综合体被分成多个成熟度不同的中间状态(称为商业中间体),并以此作为各阶段工作目标。各中间体不是最终目标物分解而成的不同部分,而是其在各阶段上的整体对应物。
第二,各中间体之下虽然也存在分工(各项成熟度提高工作),但与成果集成模式做法不同,不是将该中间体分解成几个独立的部分,由5M工作主体按先后分别独立完成。http://www.aihuau.com/而是通过有效利用中间体与5M之间、5M彼此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交叉影响,动态性的不断设想、调整直至确定中间体和5M工作的实际内容,并在这种不断策划和调整中以逐渐接近的方式达致中间体的实现。工作主体在事前没有确定不变的工作结果设定,工作过程也不是独立的,而是以深度团队化工作方式相互贡献和参照着推进。
第三,从创始点到成熟点,五个成熟度提高工作全程并行,而非像当前的做法那样分阶段先后开展。5个成熟度在提高过程中交互影响,需要相互参照和响应,因此必须在并行下协同推进。成果集成模式下,各项工作也可以并行,但也可以串行——并行只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而在过程集成模式下,必须选择并行,否则,工作对象就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不只是生产效率的高低问题,而是生产实现的可能性问题。
商业性创新项目的工作模式是5M过程集成模式,概括起来说就是:“综合提高”五个成熟度,“系统推进”项目进程,“有机实现”创新目标。
用过程集成模式的观点看,“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提法上就有问题。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两阶段工作模式下的产物,在5M过程集成模式下,每个阶段内都是(科技)成果与产业(其它四个成熟度工作)的结合,从整个创新项目看,要么是创新目标物——商业综合体还不够成熟,要么就已经可以进行产业规模化运营了。
当前,我国企业在商业性创新项目实施上,虽然科研工作一定程度的采用了过程集成模式(比如集成研发模式),但整体看,仍以结果集成工作模式为主——表现为先科研再产业化的两阶段模式,甚至三阶段工作模式:先科研——提高技术成熟度,在技术上达到中试程度;再工程化——提高制造成熟度及进一步提高技术成熟度,在技术和生产上完成从中试到规模化生产阶段的工作;最后是企业孵化——提高业务模式、市场和组织管理的成熟度,达到规模化运营的程度。这类做法违反了创新工作规律,必然导致缺少创新成果、成果转化或转移困难、产业化发展难以成功等各类产研结合问题。变革方向不是阶段越专业化越好,而是过程越集成越好。当前,产业园区和技术服务中介在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与此有关(相关分析,详见《产业园区和技术服务中介能解决创新发展问题吗?》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