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经商办企业的规定 教“小老板”经商](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450179317460.jpeg)
每一个经济学理论都有一个起点,就是不同的理论都有不同的约束条件,条件不同了,运用自然也不一样。这一点充分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很多先进的理论,在中国人的环境中就不适用了,一不能怪理论不好,二也不能盲从理论。好的方法和经验也一样,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由此,我可以理解一个叫“古古”的财经作家几本“小作品”为什么能够畅销。初看一下,他的书都是“下里巴”,但是,自然有“下里巴人”要看“下里巴”的书。好不好不是看高不高雅,而是看对不对路子。《你为什么是穷人》和《穷人缺什么》这样的话题,自然对了那些是穷人但是又不甘继续做穷人的路子。 当这些“穷人”开了窍之后,纷纷都要做小老板了,做了几天小老板后,又开了财富的窍门还不够,应该多学学经营之道。从哪里学,从竞争对手那里学不到,那就先看看最先进的经验吧,于是小老板们的书架上一人一套“哈佛商业经典”。但是,真正看下去的能有几人,最终成了个摆设。 于是古古先生决定一鼓作气,再给小老板们写本书———《中国式商道》,名字起的挺诈唬,实际上就是一个标题一个标题地让你记住,一段故事一段故事地让你听懂。不是致富手册,不是经营宝典,不谈具体经营管理策略,不介绍具体方法,没有图表,也没有数据,《中国式商道》就是给你讲故事。 用古古的话说:“立场决定方法,出发点错了,结果也不会一样。小老板去听大老板传经,中国人去听外国人教训,如果真的听进去了,把自己也当成了大老板,当成了老外,一招一式都跟着他来,那你一定要吃亏的。” 书评者不是小老板,所以也不喜欢“下里巴人”的快餐书,但是,中国有大把大把的小老板,他们想要成为大老板,就不得不从下里巴人做起。直面现实,一针见血,行文简单而不乏幽默,《中国式商道》应该是对了小老板们的胃口的,至少,能够让他们轻松地看,会心地懂,拿来就能够用。 为大老板服务的人多,替小老板着想的人少。古古能够着眼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经营活动入手,用中国式思维,以随笔的方式,谈企业管理和经商的智慧。因此,既不同于时下很多华而不实的商务类杂书,又不同于艰深晦涩的经济学著作,《中国式商道》能让人轻松看懂又能回味无穷,并能得到实在的启示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