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巨头 日化巨头宝洁与联合利华拉锯战
宝洁旗下的每个品牌都以不断创新,不断优化组合见长;联合利华则以发掘潜在市场,满足本土消费者需求取胜。同时,宝洁结合产品、价格、渠道以及地点等因素灵活多变地制定相应促销策略;联合利华则更侧重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来选择差异化促销方式。也因此,它们各自为消费者提供着不同的好处,保持着各自的吸引力。 只有竞争,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角逐,才能保持货真价实的品质。就像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麦当劳与肯德基一样,在日用消费品行业,宝洁和联合利华就是这样一对欢喜冤家。 一直以来,联合利华与宝洁的“拉锯战”是全球日化行业永远的主题。但现在,拥有70多年历史的联合利华已尽显老态:1996年以来,联合利华销售额连连下滑,与此同时,宝洁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2004年,联合利华和宝洁的收入都接近520亿美元,宝洁的全年利润是64亿美元,而联合利华的利润只有24.2亿美元。最终,宝洁取代联合利华成为全球日化用品的老大。 2007年3月,在中国蛰伏21年的联合利华终于推出全新去屑品牌“清扬”系列,而“清扬”的横空出世促使这对冤家再次“拔剑相向”,联合利华这次似乎要一举打破宝洁在去屑市场的垄断地位。 “舍得”取道
“如果有人一次次对你撒谎,你绝对会?D?D甩了它,对吗?”毋庸讳言,小S的代言,现在既是广告语也是流行语。 “清扬”从2007年2月份开始全面铺货,利用春季进行全面推广,在其洗头水销售高峰的夏季时分,在消费者的思维里已经留下了清扬去头屑的印象,再加上春季试用的效果及习惯,清扬的产品将在夏季迎来第一个购买热潮。3月25日正式开始投放广告。各大卖场的促销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而清扬的广告,更是暗藏杀机。清扬一上市就赢得了消费者一片赞扬,而清扬在以央视为主的各大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轰炸,更使得海飞丝措手不及。 提及“联合利华”,大部分消费者便想记起得是力士、夏士莲、凡士林、奥妙、和路雪、等。但在洗发水市场,多年来很难觅得联合利华的身影。无论是品牌数量还是品牌深度和市场占有率方面,联合利华与宝洁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去屑品牌的缺失,这或许是联合利华一直以来的痛。目前,联合利华旗下力士、夏士莲洗护发品牌要对抗的最大对手无疑是宝洁的五子连珠?D?D飘柔、潘婷、海飞丝、伊卡璐和沙宣。赛迪顾问之前一份报告显示,宝洁在中国洗发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5%,其中飘柔、海飞丝、潘婷三者之和占据了半壁江山。 长期以来,去屑市场空间很大,洗发水品牌的去屑功能诉求似乎也都大同小异。因此,想占领市场,仅仅只是功能诉求到位,招数狠一点,是不够的。联合利华当然更清楚这点。 宝洁的品牌发展能力向来为业界称道,其众多洗发水品牌之所以能看起来“一致对外”,不但在于宝洁勇于“自我攻击”而做到“共同繁荣”,更得益于清晰的品牌线诉求:海飞丝是去屑专家,潘婷专长是营养保健,飘柔使头发光滑柔顺,沙宣彰显专业美发效果,而伊卡璐蕴含草本精华。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在2007年4月2日,对5351人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对于“去头屑”这个日常问题,60%的人对去屑效果不满意。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海飞丝上市十余年,其去屑效果并未如其广告诉求明显。“清扬”恰到好处的抓住了海飞丝的这根软肋,对其进行攻击。清扬的“维他矿物群”的商标注册(TM)和专利申请,清扬将其功能诉诸科技,也让消费者在长久以来的去屑、顺发等无穷尽的空头广告中看到新的希望。对于没有更好选择时才选择海飞丝的顾客来说,清扬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而其“男士专用去屑”更是别出心裁,首创“男士专用”成为我国首款专为男士所设计的洗发产品。 有分析认为,清扬直指海飞丝是联合利华产品优化组合之一,这样的布局就是直接针对宝洁而来。此前,力士品牌衍生的炫彩系列,定位有所提升,有意向沙宣的专业形象靠拢,而原有系列则盯准了潘婷的市场份额,而夏士莲则对抗中低端的飘柔和伊卡璐,力士比拼中高端的潘婷和沙宣。 “清扬”对性别区分的细分策略是洗发水市场的一次革命,因此联合利华没有像宝洁那样,采取以功能为消费驱动力的多品牌模式,而是采取了以情感利益为消费驱动力的产品品牌策略,这背后的指导与支撑,其实是和联合利华一系列品牌整合瘦身战略分不开的。 从1999年开始,联合利华在全球实施整体瘦身行动,几乎囊括了各个战略层面,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品牌层面瘦身,从其2000多个品牌中,精选400个重点推广,在中国推广还不到20个;二是产品层面瘦身,果断退出非主营业务,专攻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食品及饮料和冰淇淋等优势系列;三是企业组织架构瘦身,把14个独立的合资企业合并为4个由联合利华控股的公司,使经营成本下降了20%,外籍管理人员减少了3/4;四是总成本领先,从2002年开始,联合利华一边在合肥兴建联合利华合肥工业园,一边将上海的生产基地逐渐关闭,逐步移至合肥,目前联合利华工厂用于生产的奥妙洗衣粉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到今年年底,联合利华所有的日化用品的生产都将在合肥工业园实现,形成了统一的生产基地,联合利华的综合效益也因此提高了30%。 实施全球瘦身战略之后,联合利华在全球的业务取得了可喜的的增长,仅2003年度的净利润比2002年度的21亿美元飙升了38%达68亿美元之多,全球拥有员工近29万人,在90个国家拥有生产基地,全球拥有近500余家分公司,是世界第一大冰淇淋、冷冻食品、茶和香皂制造商,世界第二位的牙膏和肥皂制造商,世界第三位的护发产品生产商。消费者也开始慢慢喜欢和接受联合利华这个品牌了。 宝洁“霸道”掘金 宝洁自创立至今,一直是美国声誉卓著的公司之一:它的品牌家喻户晓?D?D比如1946年推出的“汰渍”和1961年推出的“帮宝适”;它的营销充满创新?D?D在1880年代,宝洁是美国公司里率先做全国性广告的公司之一,在1930年,它在广播剧“MaPerkins”中插入广告的做法是“肥皂剧”一词的由来。它的管理方法也成为业界的标杆:在1930年代,宝洁发展了“品牌管理”的概念;它更长期被视为美国商界的黄埔军校?D?D通用电气公司CEO伊梅尔特、3M公司的CEO麦克纳尼、eBay的CEO玛格丽特?惠特曼和微软的CEO巴尔默均出自宝洁。 但在1990年之后,宝洁曾经的辉煌在变幻的市场面前似乎迷失了方向:它的18个顶级品牌的大多数的销售收入都在下降。同时,大型零售商有了更强大的谈判能力,不断压低产品价格。危情之下,宝洁的舵手们实施了酝酿已久的“以毒攻毒、有的放矢”策略,于是便有了震惊业界的吉列并购案。 并购吉列给宝洁带来每年10亿美元的协同效应,而宝洁可以用节省下来的这部分资金用于加大广告投放,开发新型护肤品、染发产品及婴儿护理产品等方面。事实上,在宣布收购吉列之前,宝洁就把节约下来的数十亿美元成本用于加大广告投入、搞促销活动、不断推出新产品,让联合利华、高露洁棕榄、金佰利等业内同行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在收购吉列后,凭藉更加雄厚的实力,宝洁又将短期降价蚕食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的策略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 对于像宝洁这样的竞争对手来说,联合利华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或许是目前惟一的可行之道。 联合利华进入中国的时候,因为政策的限制,只能合资,当时上海市轻工业局(上海轻工控股集团的前身)下属的上海制皂厂、上海日化二厂、上海牙膏厂等纷纷和联合利华设立了上海利华有限公司、上海旁氏有限公司、上海联合利华牙膏有限公司、上海伊丽达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但是双方在发展战略上存在分歧,而且合资公司的架构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管理效率。1999年,联合利华合并转制,放弃与上海日化、上海牙膏厂等的合资关系,转而直接与它们的上级机构?D?D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合作,组建了联合利华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使联合利华对其中国业务控制力大大加强。 因此,联合利华打破了原有的渠道格局,将大卖场、超市、量贩店等现代通路独立出来,作为直供客户和主要客户,由联合利华直接负责供货。其余的客户全部归类到传统通路,仍然由分销商负责供货。与此同时,联合利华分销商体系进行了调整,将分销商数量从原来的600多家精简成现在的400多家,这些分销商承担的业务量还和原来差不多,但是他们更加稳定且富有竞争力。 联合利华的产品还从“新”字开始,从包装上做文章。2001年,夏士莲采用由英国著名包装设计公司Brown公司制作的新品,融时尚于高格调之中,精美醒目。产品上推出全新蕴含天然精华的自然营养洗发露,在保持原有天然配方基础上,添加更多营养成分和全新果味香型,散发自然芬芳。倍添愉悦的美发新体验,并赋予“活力来自营养、活力来自年轻、活力来自激情”的功能和形象概念。在此基础上推出的全新人参营养洗发露,针对长发消费者提供更多营养滋润,获得了市场成功。 比较宝洁和联合利华的经营之道,可以发现,宝洁的产品和品牌,从香皂、牙膏、化妆纸,到海飞丝、飘柔,横跨洗涤用品等多个行业,采用强强并购等方法使得自己的品牌不断被消费者接受;联合利华则以上海为桥头堡,实施多品牌产品阵营,并在大品牌的支持下进行着品牌延伸策略的经营取舍之路。 品牌扩张“殊途同归” 现代企划鼻祖史蒂芬?金明确地定义了产品和品牌的分界。“产品是工厂所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极易过时落伍,但成功的品牌却能经久不衰。” 宝洁和联合利华作为同一商业领域的日化公司,不可避免地产生激烈地竞争。尽管竞争激烈,但在经营管理上也难免有很多相似之处:多品牌战略、差异化营销、内部竞争法则等。不过在具体竞争细节的选择上还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比如品牌扩张。 建立一个成熟的品牌需要千锤百炼,而且成熟的品牌也需要不断维护,品牌扩张实际也是品牌的维护。宝洁和联合理华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扩张采用了两种非常典型的扩张术,但最终目的还是?D?D扩大自身品牌的竞争优势。 双方随即为解决争端展开谈判。联合利华的发言人称谈判的目的在于确保联合利华的利益得到维护,但拒绝发表进一步评论。《财富》杂志曾经报道联合利华公司要求宝洁赔偿1000至2000万美元,并由独立的第三机构核查宝洁未来二至三年的产品计划,以防该公司利用取得的机密推广产品。此外,联合利华更要求宝洁将洗头水部门的主要职员抽调到其他部门工作。 宝洁公司对事件的细节守口如瓶,不过该公司坚持说并没有将窃取的情报应用在该公司的生产和销售业务上。宝洁还说,它已经与联合利华密切配合,力求事件得到完满解决。宝洁的发言人指天发誓地说:“宝洁公司没有使用也不会使用得来的情报。这是一个不幸的事情。” 这一间谍事件随后引起了舆论的极大争议,人们普遍质疑,搜集情报是否可以不择手段。另外,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宝洁公司先有间谍活动后主动坦白交待的做法。根据美国1996年制定的经济间谍法,一家公司通过行窃或欺骗的手段刺探另一家公司的商业机密的行为,就构成了犯罪。但是从垃圾堆里寻找机密是否合法,法律条文却没有明确规定。美国竞争情报学会对此也很迷惑,一方面,他们明确指出在垃圾堆里寻找机密是违法的,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美国有许多州的法律都认为一家公司的垃圾是被??弃之物,因此是不受保护的。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对于互为对手的宝洁和联合利华来说,在任何时候他们都会深谙此中哲理。不过,现在宝洁深陷“牙防组”事件,难以自拔,品牌形象大打折扣;联合利华恰在此时“清扬”上市,似乎有些恰逢其时,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宝洁争锋相对还是联合利华怒发冲冠,这都与他们无关。套用一下清扬的广告词?D?D因为,如果有人一次次对你撒谎的话,你绝对会?D?D甩了它。 相关链接: 宝洁公司: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总部设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宝洁公司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织物及家居护理、美发美容、婴儿及家庭护理、健康护理、食品及饮料等。旗下知名品牌有:帮宝适、汰渍、碧浪、护舒宝、佳洁士、伊卡璐、飘柔、海飞丝、潘婷、舒肤佳和OLAY玉兰油等。 联合利华:联合利华集团是全球最知名的日用消费品公司,总部位于荷兰鹿特丹及英国伦敦,整个事业集团共分北美、欧洲、亚太、拉丁美洲、非洲与中东等区域事业体,公司是英、荷合资企业,在100个国家设有分公司,产品行销网遍及150个国家,是全球获利最佳的公司之一,在88个国家拥有约300多个业务机构,1000多个著名品牌的产品在150多个国家销售,整个集团现有员工近30万人。 如果说联合利华在使用“中华”是“借鸡生蛋”的话,那么宝洁对“熊猫”洗衣粉的收购无疑就成了“买鸡生蛋”。对于“买鸡生蛋”,买主有了更多、更大的自主权,从而使得品牌扩张更直接方便了。对于“熊猫”洗衣粉,宝洁采用的是借你的鸡来让你无鸡,进而无蛋。 不过,无论方式如何变化,同是世界知名的洗发水生产商,同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市场,联合利华却频频落后于宝洁,各中原因让人深思。第一:联合利华下属的子公司各行其道,彼此竞争;而宝洁的各路队伍在竞争中彼此合作,行动一致。第二:宝洁堪称是一品多牌策略的光辉典范,仅就洗发水来看,它的每一品牌都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独特市场形象,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从而赢得了可观的市场分额;相比之下联合利华则逊色许多。第三:联合利华的广告策略是全球性的策略,品牌代言人一贯是中外著名女明星,国际巨星与力士的国际品牌形象相互辉映;然而对讲求实惠的中国人而言,宝洁的做法也许更有亲和力和感召力,其广告主角大多是青春靓力的女生。 相对于联合利华,宝洁公司则更注重消费者,为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宝洁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调研系统,开展消费者追踪并尝试与消费者建立持久的沟通关系。宝洁公司在中国的市场研究部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把消费者意见及时分析、反馈给生产部门,以生产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使用的产品。 同时,宝洁公司在全球率先推出了品牌经理制,实行一品多牌、类别经营的策略,在自身产品内部形成竞争,使宝洁产品在日用消费品市场中占有绝对领导地位;联合利华则从20世纪80年代起采取集中战略。两家公司还非常注重广告宣传的方式和力度。宝洁公司每年的广告宣传费用占全年销售总额的八分之一,其广告覆盖面几乎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以中国为例,除在电视、网络和杂志上做广告外,该公司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聘请形像代言人、在高校设立奖学金、与国家相关部门搞公益活动等来提高其品牌的认知度。其次,宝洁的知识营销也是很典型的,特别是在洗发、护发类产品上,这一营销理念简直被应用到了极致,力争赋予每一个品牌个性。再次,宝洁还努力在利益诉求和情感诉求方面提高品牌的文化内涵。
更多阅读
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这种跨国快消公司市场部都做什么? 欧莱雅 联合利华
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这种跨国快消公司市场部都做什么?2015-07-15韩秀超市场部网毕业季将结束,大批的新人步入了职场当中,我们市场部也来了新人。在一次交流当中,我就问他们怎么选择了Marketi
宝洁与联合利华 宝洁vs联合利华
宝洁公司(Procter&Gamble):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2002-2003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为434亿美元。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86位,并位列最受尊敬企业第七。宝
起底职业打假人 起底宝洁“钓鱼式”裁员内幕
公司业绩低迷 管培生遭遇“被裁员” 日化双雄“裁员潮” 在过去的一年,日化企业真正感受到了隆冬的寒意。 宝洁和联合利华,这对日化巨头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裁员应对危机。这或是百般无奈之举,实际上也确为缩减成本
表情三巨头 日化巨头集体过冬 联合利华裁员2000人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受经济整体下滑影响,众多国际日化巨头在近期都采取裁员的方式以避“寒冬”,联合利华也不例外。 联合利华在近日对外公布,计划在2014年底之前将其销售的个人产品削减30%。此外,联合利华也计划削减大
联合利华和宝洁 联合利华与宝洁越来越像?
裁员、削减食品业务发力个人护理业务 近日,联合利华总部“迫不及待”地开出了2000余张解雇通知书,此举距离联合利华宣布“由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贬值抑制了消费者需求及竞争对手宝洁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扩张,公司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