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万里,星河灿烂。 历经28年风雨磨砺的广西柳州两面针公司,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同起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沐风雨,历艰辛,一路前行。 28年,历史长河一瞬,两面针人培育出的民族奇葩花香四溢。惊回首,汗水与辉煌同在,效益与股民相连。 民族品牌铸尊严 谱写辉煌成就史 在日寇入侵中国、日用商品断货之际,柳州先后建起5家生产肥皂的私人枧厂,虽然规模不大,但“质量优良,获利甚丰。”1956年1月,这5家私营小厂合并建成公私合营的柳州市肥皂厂,并推出了柳州本土生产的第一支牙膏――“南方牌”牙膏。此后,以“牙膏”为主线的两面针“编年史”在一步步发展壮大中延伸。 1963年,工厂过渡为地方国营企业,定名柳州市日用化工厂,牙膏车间也正式建成投产,柳州市“专业化生产牙膏”的历史由此正式开始;1979年,第一支两面针牙膏研制成功。牙膏生产设备实现第一次重大技术改造,年产能1000万支。 1980年1月,柳州市牙膏厂正式成立,两面针中药牙膏生产经营进入迅速发展时期。1994年,柳州市牙膏厂改组为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设备实现第二次重大技术改造。2004年,公司成功上市,建立两面针新工业园区,两面针荣登中国化工500强。2006年1月,再登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100最具价值驰名商标”排行榜。
![柳州国企改革两面针 两面针柳州两面针建厂28周年(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453699894457.jpeg)
“两面针”的“公示价值”为24.223亿元人民币。从作坊生产的私人枧厂到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企业,两面针??过的是民族工业自强不息的岁月长河。从第一支两面针牙膏面世至今,28年来,两面针谱写的是民族品牌崛起和辉煌的成就史。 柳州牙膏生产最初的家当只有两套手工操作的制管设备和1台老掉牙的灌装机,年生产能力仅为10万支;如今,两面针的现代化生产线可年产牙膏6亿支,是“起家”时的6000倍! 当年,柳州牙膏曾拥有19个牌号,但没有一个真正受到消费者好评,有的国营商店曾将积压的柳产牙膏当作垃圾倒掉;如今,两面针中药牙膏已连续25年获得全国同类产品销量冠军,“国家质量标准示范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以及“中国名牌产品”等众多荣誉。 资本运作攀高峰 股民利益重千斤 2004年1月30日,中国上海。 随着一记响亮的锣声,中国牙膏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两面针人从此开启了新一轮资本运作大幕,且短短3年时间,即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截至2007年三季度,该公司资产总额已达50.56亿元,净资产达41.18亿元,分别比2003年末增长了532%和880%;2007年1至9月,公司实现净利润达6.24亿元;至2007年底,该公司股票总市值已攀升至近100亿,是上市之初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