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英才杂志社主办的2007“创造价值?贡献中国活动”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宴会厅隆重开幕,欧莱雅荣获了“十年贡献”大奖,作为欧莱雅中国区副总裁,兰珍珍发表了获奖感言。 兰珍珍1984年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曾在大亚湾核电站、TOYOTA新加利多尼亚分公司任职。精通法语、英语和日语。1993年进入欧莱雅,1996年至今任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主管对外交流和公共关系。 不安分的心 上世纪80年代初,兰珍珍如愿以偿地考取大学。这是她平生第一个转折。 毕业后,兰珍珍被分到了成都外办下属的旅游公司,做的是涉外旅游。兰珍珍认为,作为一个外语系的毕业生,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让她可以通过国外的旅游者,以及天南海北的旅游机会去见识这个世界。 1986年,兰珍珍从成都来到了大亚湾,她评价当时的举动完全是“被动的”。 “我只是想有了这份工作,今后就有机会被派往法国,见到更大的世界。所以毫不犹豫地去努力调往广东的一家合资企业。” 从相对保守的成都要调工作到当年改革开放气息浓厚的广州,户口是首要的障碍,兰珍珍为此作了很大的努力,甚至不惜找关系开“后门”。 一年多之后,兰珍珍如愿以偿获得去法国的机会。 至今兰珍珍仍然记得这样一幅情景:在从戴高乐机场到巴黎市中心的路上,她拎着两个大皮箱,满脸倦意;一幅巨大的霓虹灯广告一闪而过――一个典型的法国女人穿着法国的名牌服装,在巴黎街头闲庭信步。 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来说,这是一种几乎完全陌生的生活方式,兰珍珍已经被此深深吸引。 在法国的工作即将结束之前,兰珍珍做了一生中最大胆的举动之一――辞去大亚湾的工作,留在法国。 后来,她随着老公去了法属新加里多米亚岛。 在那个有漂亮海滩和海洋气候的小岛,兰珍珍依然无法得到她所渴望的认可。

“对任何事情都不要轻易放弃。工作上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可以选择,只能抓住机遇。”兰珍珍说。 进入欧莱雅 1993年的时候,香港正是经济飞速发展之时,不说广东话都会受到歧视。兰珍珍将自己的简历发给了很多公司,但很少有回音。 她用流利的法文或者英文打电话,并冒充是老板的私人朋友。很多老板电话里就很严肃地拒绝了兰珍珍。 欧莱雅的老板虽然知道她是撒谎,但还是同意见面。 “我很激动,还刻意打扮了一下。”珍珍说。她穿了件小西装,里面配了件小红毛衣,这种搭配有些土。面试结束的时候,老板还是特意说了句“你的红毛衣特别好看”。这句话让兰珍珍备受鼓舞――“永远不要伤害一个人所作出的努力。”她后来在欧莱雅也十分注重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