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5年公司正式营业算起,安利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有12年了。现在来探讨安利的成功之道,我想除了优秀的产品、良好的公司治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等等这些因素之外,安利一直秉持的“诚信立业”的企业理念和经营之道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诚信生存 所谓“市以诚为本,诚以信为基,信以德为源”,相信这个道理谁都明白。诚信不仅是社会和消费者对企业的要求,更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首要条件和立足之本。企业拥有诚信,标志着企业的成熟与发展,也是企业和企业家人格力量的表现。可以说,企业的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诚信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资料显示,通过对300个世界大公司的调查,人们发现那些严格执行商业诚信的公司比没有执行的公司为股东多创造了两倍的价值。 对安利而言,诚信则有着更多的涵义。我们在中国起步时,正好赶上中国直销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当时,被老百姓称为“老鼠会”的非法传销机构打着直销的名义,混淆视听、牟取暴利,使得人们对传销/直销避之唯恐不及。在这种情况下,像安利这样的正规直销公司没有办法不受到冲击和误解。以至于每位安利员工都有着不知多少次这样的经历:每次结识一位新朋友,都免不了要跟人家解释直销和非法传销的区别。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生存发展,如果安利不能恪守“诚信立业”的企业核心价值,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事实上,外部环境在诚信方面对安利提出的要求更多,也使我们经受了更为严格的考验。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要求实际上促进了安利的健康成长。 承诺是金 安利进入中国后,一直实行的是无因退货保障制度,即承诺消费者使用产品不满意时可以随时全款退货。然而1997年时,安利却因此经受了一次大规模“退货风波”,让公司交了几千万的“学费”。当年的夏天,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有一些人挨家挨户收购安利产品的空瓶,然后带上自制的安利购货单据,到公司经销处要求退货。不仅如此,也有一些用户也将安利产品用完后,拿着空瓶子来要求退货。 对于是否给这些人退货、是否全款退货,公司内部有一定的分歧。不少员工认为,面对这样的行为,我们如果还照样履行承诺,就太冤了。尽管如此,公司最终还是给这些人办理了全款退货。我们当时的考虑是,制度是我们制订的,如果在执行中出了问题,那是我们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出了问题。尽管于情于理于法,安利都有充足的理由拒绝对这种行为履行最初的承诺,但那样的话,尽管会避免几千万的损失,却是以牺牲公司对客户的承诺为代价的。而时至今日,我们还是对当初没有“失信于人”而感到宽慰。

逆境中方显诚信本色 “退货风波”平息后没多久,安利又经受了一场更大的考验。1998年4月,鉴于当时国内非法传销活动猖獗的情况,政府出台了传销禁令,严禁所有传销行为。像安利这样的正规直销企业同样未能幸免,不得不停业整顿。在与美国总部紧急磋商后,我们确定了“不慌、不乱、不离、不弃”的八字方针。当时,很多外资直销企业都撤离了中国市场,在那样一种几乎是风声鹤唳的情形下,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是很困难的,也是带有极大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