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种“歪打正着”的策略可能对于在一定时期内提升品牌知名度很有帮助,但对品牌的美誉度以及忠诚度却作用有限,甚至成了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的障碍。 和纳爱斯的“歪打正着”相比,隆力奇则平实多了,但平实中却透漏出一种专业策划的影子,从早期的“皮肤有问题,快找隆力奇”,到最近的“隆力奇,真的好实惠”,这种策划上步步为营的策略和其投放上一掷千金式的大赌相比,让人在很难理解之余却又不难看出,这是企业家独特作用的表现,策划是相对比较专业的事情,老板只能选择,不能干预,但中国企业比较重要的广告投放都是老板亲自决策,所以最能体现老板的风格和意志。 总之,他们在广告上的成功各不相同,纳爱斯善打情感牌,其广告的作用就像大战中的火力压制,有强功的味道,而隆力奇则以利益诉求为主线,其广告的作用正如进攻中的火力延伸,多以扩大战果为目标。但纳爱斯的问题在于,对火力压制的依赖过重,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火力压制的心理意义大于其实际意义,尤其当火力储备不足时,很可能就是坐失良机或者硬着头皮上,果不其然,纳爱斯牙膏就是这样,定位于时尚营养,并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对象,但却选择了以卡通明星为道具,这与其在委托理财失误不无关系,资金紧张,用卡通明星成本当然低了不少。但是,不难看出,纳爱斯牙膏还是沿袭其强攻的老路,但既然强攻就应该用明星代言,尤其对于以青少年为目标对象的产品,明星代言往往事半功倍,选择这个卡通明星看上去很精明,事实上这恰恰说明纳爱斯的火力储备不足,再联想其此前对人员工资的明升暗降,可以肯定的说,纳爱斯决策层是出于无奈,才选择这个卡通明星策略的。而隆力奇的问题在于广告策划和媒体投放在衔接上的显得不太和谐,专业精到的广告策划和的跟着感觉走的媒介组合很难长相厮守,也许这现在能还不是问题,但将来可能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产品进退 产品规划历来是中国企业的软肋,在产品规划上往往缺少前瞻性的思考和战略性的安排,产品之间协同效果差,结构不合理,许多企业的产品开发往往不是出于自己企业战略的的需要,而是看到市场上什么产品走的快赚钱,自己也跟着做,这种做法在取势很有一套,但许多企业就此而止步,忘了还要讲究布局,取势而忘局正是很多本土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根本原因,取势需要的是见缝插针,而布局则更讲究深思熟虑,虽然纳爱斯和隆力奇在产品布局有颇值得称道之处,比如隆力奇虽然产品种类繁多,但以护为主的主线却没有改变,是自己聚焦战略的自然演绎,而纳爱斯呢,虽然产品种类相对较少,但却一直坚持集中火力的原则,一次只主推一个产品,比如最近纳爱斯就集中力量做一个牙膏,但这更多的是领导人个人意识的体现,而非整个组织自然的科学规划,正如朴素的唯物意识不等于唯物主义一样,纳爱斯和隆力奇主要取决于领导人的朴素的布局意识也还不是科学的产品规划。 纳爱斯和隆力奇的这种表现让我想起了中石油和中石化,中石油主要是以油田为核心组建的,无论组织结构还是人的思维模式等都无不受此影响,而中石则主要是以炼油厂为核心组建的,同样,其组织结构以及人的思维模式等也深深打上了炼油厂的烙印,油田管理的主要是项目式的,而炼油厂的管理则是流程式的,对于项目管理专长的组织来说,组织结构调整的频率更高,所以其组织的灵活性较高,因而其抗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强,而以流程为中心的组织,其必然需要强调连续性、平稳性,所以其必须要有很高的标准化来支持,标准不统一,整个流程就无法连续进行,所以,中石化的在管理上很得国外投资商的信赖,因为它标准化程度高啊,而这在财务上的表现就是透明,而股神巴菲特投资中石油也不是偶然,因为它抗风险能力强,后劲足。
![纳爱斯和隆力奇:不同的成功相同的瓶颈(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46222527393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