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一个夜晚,在遥远的法国巴黎,在美丽的艾菲尔铁塔下,不同肤色的模特正在倾情演绎来自中国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彩妆。这是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第一次在世界时尚之都亮相。在中国市场遍布洋品牌,本土品牌相继被外资收购和吞并的背景下,这无疑为举步维艰的本土化妆品行业开创一个“墙外开花”的新模式。 “墙外开花”的化妆品来自天狮集团,而令人惊奇和不解的是,天狮的这两个彩妆品牌--法都和雅洛迪,为其做贴牌生产的还是有多年知名化妆品制造经验的法国芳香魅影集团。为中国化妆品做贴牌生产,对该集团来说,尚属首次。 在中国化妆品业近20余年的发展中,尽管中国市场的容量在不断扩大,却无一家化妆品品牌能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行列,相反,却屡屡被外资品牌挫伤。本土品牌不仅几乎在高端市场没有地位,面对日益被压缩的国内市场,也是苦不堪言。而“墙外开花”这条道路,应该是代表整个中国化妆品行业的一次尝试。欧洲占据全球化妆品市场30%的销售额,总额达1720亿美元。天狮集团总裁李金元说:“既然我们有能力去分割这个市场,我们就应该行动起来,让我们也成为他们眼中的‘外资’。” 我国是世界上化妆品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光内资企业就达5000多家。其中最多的还是国外品牌及合资品牌的OEM工厂。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了化妆品企业总数的90%左右,市场份额却只有不到20%。 自产自销,或者走低端路线,无疑会将自己抛入更为尴尬的地位,甚至会沦为连为别人贴牌都没资格的份上。而像天狮这样,致力于品牌建设,通过国际品牌为其代工生产,节约大量成本,转而专注打造品牌。而国际品牌的信誉与品质,未尝不是一条广大化妆品企业可以尝试的道路。 在过去10年间,宝洁、欧莱雅、安利等外资品牌已占到中国化妆品总销量的60%左右,销售额更是占了90%左右。显然,外资、合资企业已经在中国的化妆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这些品脾在中国市场的圈地运动,本土品牌越来越举步维艰。2003年12月,法国欧莱雅集团宣布收购小护士;紧接着在2004年1月,欧莱雅再次宣布收购羽西,一时震动整个中国化妆品行业。今年4月初,又传雅芳将收购丝宝集团。雅诗兰黛全球总裁连翰墨更是放言,中国已没有可收购的本土品牌!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思 中国化妆品“墙外开花”靠什么?](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473995649810.jpeg)
这句直白的“豪语”除了透露外资品牌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充分自信和野心外,更显现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尴尬境地。中国化妆品业已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如何另辟蹊径、“翻身自强”,也许不只是“墙外开花”可以回答的,但对我国的化妆品企业来说,无论如何,打造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永远是制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