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日化行业曾经造就出许多国人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但在宝洁、联合利华等跨国巨头大举进入后,日化市场被迅速吞噬殆尽,国内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近年来随着自身实力的逐渐壮大,国内企业开始纷纷向跨国巨头叫板,巨头们当然不甘心让出市场,于是日化行业开始硝烟弥漫。 保卫美加净 短短几年内,国内的知名品牌美加净就经历了辉煌、沉沦、再到回归的曲折,这其中的巨大损失,恐怕也只有上海牙膏厂自己最为清楚了。 失去的品牌。 上海牙膏厂做梦都想不到,原本对携手联合利华寄予的厚望,换来的却是自主品牌的没落。1994年,上海牙膏厂与联合利华开始合作,联合利华获得了“中华”和“美加净”两大品牌的使用权,首轮使用期到2000年底,并为此按销售额向上海牙膏厂支付一定比例的使用费。 其后就开始了美加净的噩梦,联合利华每年对自有品牌洁诺投入高额的广告费用,却对美加净不闻不问,没有广告等于将美加净雪藏起来。联合利华甚至压低美加净产品的原料,同时降低价格,使美加净沦为低档品牌。在联合利华的打压策略下,美加净产品的市场销售大幅下降。 美加净回归。

在看清联合利华的真面目后,上海牙膏厂在租借期满时毅然收回了美加净的使用权。在采取设计新的包装、改变用料、重新进行市场定位等一连串措施后,美加净牙膏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均有了大幅提升。 上海牙膏厂从美加净的复苏中看到了希望,对于同时租借出去的中华品牌,尽管销量位居国内市场之首,但销量上的波动也令人不得不对联合利华有所怀疑,况且找回信心的上海牙膏厂自信能够做得更好。 联合利华意欲何为。 若论营销实力,联合利华绝对远在上海牙膏厂之上,为何在美加净回归前后市场表现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呢?人们不禁要问,联合利华意欲何为? 对于美加净品牌的沉沦,联合利华自己的说法是品牌策略调整,因为美加净与中华定位过于接近,因而将美加净品牌用于出口,是国外市场环境的恶化使得美加净一蹶不振。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根本站不住脚,既然美加净与中华如此相似,联合利华为什么还要一起买进呢? 联合利华与上海牙膏厂合资的真正动机已经很清楚,通过并购获得中国品牌使用权是假,打压竞争对手才是其真正目的,开始几年对美加净的品牌经营只是挡箭牌而已。只不过这些伎俩在精心的伪装下,难以短时间被识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