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进入企业多,竞争白热化,资金投入高,市场更新快。各品牌无所不用其极,争相亮相荧屏,以大制作、明星代言人、高新科技概念等广告吸引消费者。护扶品是化妆品市场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类市场。中国广大的地理区域,使得高、中、低不同层次的护扶品都有相应分布的规模化消费群体;由于产品的新概念不断涌现,产品细分化进程加快,目前,市场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品牌起伏较大;中档产品的市场份额有较大幅度上升,表现出较佳的市场前景。在护肤类产品销售中,膏霜、乳液等占主体地位,其次则是洗面用品和沐浴露。这个市场由于起点较低,国有品牌中的大宝、小护士、清妃等都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但是也只限于中低档产品层面,档次有待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中一批强势品牌脱颖而出,如玉兰油、大宝、小护士、旁氏、碧柔、可伶可俐、高丝、欧珀莱、采诗、羽西、资生堂、强生、丁家宜等。这些品牌分别在洗面奶、面霜、面膜市场崭露头角,形成相对稳定的格局,但去年年底以来,外资品牌给纷降价,进入中低档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品牌要更大地赢得市场,除了保持销售高档产品外,要实现更大的利润,就必须在销售规模上取得突破。国内品牌如果丧失价格优势,中国化妆品业界将重新进行一次洗牌过程。 市场细分已成必然 根据不同类型产品、不同季节、不同地区,针对消费者的喜好和需要进行必要的市场细分,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大部分品牌而言,走专业化道路,实施市场补缺的战略将是务实的,在明确的有竞争力的占位的基础上,品牌之间的比拼更多地发生在市场操作层面,这要求不同的品牌应该选取适合自己的差别化途径,以差别化的市场策略赢得市场的主动。什么样的市场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样的市场是应该切入的?应该建立怎样的分销管理网络?如何有效地展开终端管理?不同的品牌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选择。比如在市场的选择上,一线品牌在一级市场寸士必争是合理的,但二线品牌如果以孱弱的体力参与这一市场的比拼,不仅没有效率,更有可能造成致使的伤害。相反,如果能在二级乃至看似贫瘠的三级市场扎扎实实地展开网络建设,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实,心怀全国市场的弱势品牌,如果能收住浮躁的心绪,集中资源在一个特定区域形成自己的品牌竞争优势,应该是非常实效的策略选择。比如,在终端的建设上,如果你自己的产品是富有竞争力的保鲜装小剂量包装,就应该通过推行形象店加专柜的终端建设策略,充分利用绿色消费风潮,实施高档产品的专卖营销法则,努力使自己成为市场中精致生活的标志之一,从而牢牢占据高端市场。未来要想树立一个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对每一个企业而言,营造强势品牌,实施细分战略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决胜中国护肤品市场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创新,这种创新一方面在于对新经济新变化的学习能力和超越能力;另一方面在于对市场运作层面的把握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对护肤品的选择是功能、品牌、价格、香型、包装等,谁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谁就是赢家。说到底竞争就是综合实力的竞争,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级人才(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专家与营销顾问)的竞争,谁能吸引到优秀人才为我所用,技术实力强劲,综合实力雄厚,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事实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业内知名企业都更加注重企业的管理、品牌塑造、渠道建设、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以获得更卓越的赢利能力、更迅猛的增长速度与更持续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化妆品行业的“营销创新”不应是理论上的“创新”,而应是意识上的“创新”、市场系列行为上的“创新”、注重品牌锻造的“创新”。市场是“动态”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将拭目以待。

一个企业需要品牌,一个产业更需要品牌。在品牌观念越来越无处不在的今天,护肤品产业呼唤更多的品牌。大浪淘沙后才会有鲜活的品牌成为日久弥坚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