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占有率不仅仅是市场对产品的反应,同时也代表了企业整体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市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不管处于整个流通链上的哪一个环节都不能脱离市场的考验。除非具有垄断优势或者垄断资源。但是能够独霸一隅的可能性在美容化妆品专业线企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决定了其市场的竞争程度必然达到白热。 化妆品专业线企业无力操控大面积市场,攻城略地局限性很强,导致市场被分割过小,同时使得企业精力分散,扩张实力下降。
![化妆品专业线:整合将蓄势待发(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475081797201.jpeg)
1.地域性差异。外部条件的不同,在企业来讲,需要通过不断的市场磨合才能有一定的适应度。通常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不愿意将触角伸入与企业所在地或发展地不同的地域。这样虽然降低了风险成本,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放弃了风险价值。一般来说化妆品企业会把市场按区域划分。在华南市场由于化妆品企业众多,导致地缘销售变成原地销售。也就是说,在产品生产地及其邻近或类似地域部署销售。原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却没成想造成了扎堆竞争的局面。把原本饱和的市场瓜分的更加细小。而在其他区域市场的表现同样乏善可举。 2.市场扩张能力弱。随着国人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美容化妆品市场并不像很多人所说的在持续萎缩。这个蛋糕一直在不停的做大。但是却没有做强。专业线上的企业想吃一口这块蛋糕并不容易。由于实力有限,规模较小,没有能力准备合适的“刀叉”。过去在美妆市场刚刚起步的阶段,曾出现过到嘴的蛋糕“消化”不了的情况。到了20年后的今天,这样的好事情一去不复返。美博会上小企业都希望能够迅速签单,使得有限的流动资金真正流动起来。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资金的流动似乎也有“聚众效应”,得利的多半是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企业。新兴的化妆品企业不经意间成了陪衬,大把的钞票打了水漂。 3.泡沫市场虚增,有效经济缩小。每年都有数据表明美容化妆品市场的扩大。但是从业人员的增加,市场规模的增大,却没有改变市场份额的分配。因为想到这个商机中分杯羹的企业增加得更快。一些企业,甚至是展会声称的订单额,交易额包含了很大的水分。错误的信息给人的信心逐渐在行业理智觉醒之后,成为最大的矛盾。到底市场的容量是多大,到底今天投资化妆品能否带来巨大的回报都成了不可知。眼看着日化市场逐渐出现巨无霸企业,日化市场越来越商机无限,专业线上却还没有得到对市场的最真实认识。另外恶性竞争也导致利润率的下滑。价格战成了唯一能够“得心应手”使用的杀手锏。脱离了合理的竞争手段,服务没有了,品牌没有了,潜价值没有了,剩下的就只有价格。最终资金的回笼速度放长了,价格体系也被遗失殆尽,对利的追逐,目的性就突出的有些赤裸。 4.行业环境不完备,行业素质有待提升。20年的发展,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只是刚刚开始。作为新的产业,它在GDP中占的份额还不足以证明它存在的真实价值。这样一个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产业,发展空间应当讲是很大的。但是20年的发展还没有能够完善整个行业的操作环境。企业管理的缺陷,销售策划的单一和陈旧,责任意识的淡薄等等,都在力证这个行业还需要一个很长的阶段来规范。每一个行业都有其发展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背后最重要的当然是人力资源。长久以来,化妆品企业沉淀下来的各种文化或者说是风气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生产力的要求。陈旧的习气很大的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