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日化品牌 与狼共舞,本土日化企业的三条出路(1)



2006年,中国日化行业“乱花渐欲迷人眼”。高露洁、SK-Ⅱ等跨国巨头频曝品牌危机;本土日化企业不断上演败走麦城的悲剧;行业领军企业加紧走马圈地与渠道整合;行业诚信问题愈演愈烈……,日化行业已走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当2006已成往事,2007悄然启幕,面对国际巨头的强势打压、营销环境的持续恶化、本土日化企业举步维艰、更加迷茫。前进的道路在何方?发展的方向又在哪里呢?

――外资“入侵”时代,本土品牌发展策略的冷思考

文/郭俊

与狼共舞,我们准备好了吗?

入世5年,我们叫喊多年的“狼”不仅来了,而且来势凶猛。在大众洗护领域,以宝洁、联合利华为首的国际巨头对本土企业进行疯狂打压。在高端品牌领域,以欧莱雅、资生堂为首的洋品牌抢占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在中低端日化领域,欧莱雅收购小护士、羽西,强生风传收购大宝,民族品牌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尽管我国日化行业增长势头强劲。然而,本土日化企业的春天还是那么遥远,随着越来越多国际日化巨头对中国市场疯狂的攻城掠地,本土企业不得不“与狼共舞”,遭遇着从品牌、产品到渠道、终端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1、广告传播危机:资金不足,痛失媒介话语权。

国际日化巨头在强大的资金实力支撑下,主流媒体传播资源几乎尽入外资之手。宝洁2007年央视招标段广告投放额就高达4.2亿,已牢牢掌握住媒体话语权。本土日化企业因资金不足,进退两难,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满盘皆输。

2、渠道掌控危机:短兵相接,终端策略举步维艰。

在渠道掌控上,国际品牌不仅在一级城市高端市场占据绝对优势,还向二三级城市和农村市场步步渗透。而高额的终端建设费用让本土日化企业望而却步,本土企业与外资短兵相接,对渠道分销商和终端的掌控能力的严重缺乏,终端策略举步维艰,

 本土日化品牌 与狼共舞,本土日化企业的三条出路(1)
博锐17

3、产品研发困境:人才缺失,固步不前难长远。

外资企业通过提供优势的学习平台与成长空间,更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引领消费潮流。而本土企业由于战略性人才的流动和缺失,品牌及产品战略飘移不定,缺乏系统性和可执行性,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品牌建设危机:缺少忠诚,想要被爱不容易。

宝洁、欧莱雅等国际日化巨头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品牌发展历程,通过长期系统的品牌规划,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已俘获殆尽。而本土企业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甚烈,品牌战略飘移不定,产品及服务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难以形成品牌忠诚,发展极不稳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3383.html

更多阅读

美国西部电影《与狼共舞》 1989 美国西部片快枪手电影

《与狼共舞》是1990年凯文·科斯特纳执导、编剧并主演的一部电影,获得当年包括金像奖在内的七座奥斯卡大奖。此片描述美国在1860年代,南北战争结束时,一位美国士兵与印地安苏族的故事,这部电影中有不少台词坚持使用苏族的语言说出,采用英

《与狼共舞》观后感——梁海棠之我见 梁海棠

喜欢谍战剧的我最近又被《与狼共舞》迷住了!  其他情节不用多说,自然与其他的谍战剧大同小异,只是其中的一个人物--梁海棠,让俺心生无限感慨!  这个国军西南总署的女特务,是个集美貌智慧勇敢于一身的女杰,她有着超强的特工技艺,枪

声明:《本土日化品牌 与狼共舞,本土日化企业的三条出路(1)》为网友銗镎命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