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遴选工作思路对策 黑龙江省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对策思路



                            

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了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在绝不放松农业、国有企业等经济发展‘第一战场’的同时,积极开辟经济发展的‘第二战场’,大力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翻两番、奔小康的战略目标。”这是总结我省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立足于对省情的再认识提出的战略方针,是切实解决黑龙江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调整、改善经济结构的有效措施和缓解财政紧张局面、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整改造的重要出路。

根据省委提出的总体思路,立足于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奔小康的战略目标,制定我省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总体思路

(一)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从全省看,鉴于“第二战场”内容广泛,又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要防止一哄而上倾向,应把“有重点,全面发展”作为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的基本点是:

1、以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实现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为目的。

2、为了改变非国有经济薄弱的局面,必须立足于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劳动力、资金、技术向非国有经济流动。

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选择对全省牵动作用大、具有全局性、超前性、与国内外市场对接度高、见效快、能够引发经济全面振兴的产业,重点倾斜,加快发展。

4、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服务行业和生产待业内贸和外贸,城镇与农村等各个方面统筹兼顾。增加数量,改进经营方式,开拓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深度和广度。

5、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要与绝不放松“第一战场”、发展农业和搞活国有企业密切结合,互相渗透和促进,共同发展。

6、行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多功能作用,逐步形成城乡结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二)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重点

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必须立足实效、选准重点。近期应把重点放在制约因素小、易起步、见效快的产业;放在产业关联作用大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先导性影响的产业;放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急需的产业。重点发展乡镇企业这支对国民经济具有牵动作用的生力军,第三产业这个广开生产和就业门路的经济领域,民营科技这个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佳载体,与国际接轨有效形式的“三资企业”。近期起步阶段,要坚持规模扩张和上质量、上水平相结合,以数量扩张为主,在发展中提高。只要产品有市场、有效益就鼓励发展。

从远期看,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要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重点放在开拓生产和服务的深度,发展深加工业和新兴的服务业,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立足上质量、上规模、上水平、提高竞争力。在发展中,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在提高中求发展。一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各种企业集团,增强竞争力。二是鼓励分散的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向城市核心企业靠拢,实现多种形式的联营协作与配套生产,建立专业化分工体系。三是城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向高新尖方向发展,配套产品向非国有企业扩散,围绕产品升级换代,在竞争中逐步形成城乡之间、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体系,促进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力量。在发展中,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的重点相交叉又各有侧重。

(三)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行业发展方向和措施

1、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开辟“第二战场”的主力军。发展乡镇企业要依托我省丰富的农副产品和林、山产品资源,以发展精深加工业为重点,围绕优势资源开发系列产品。一是充分利用乡镇企业现有基础,加快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围绕产业延伸,狠抓一批带动乡镇企业发展的项目,在规模和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三是增加乡镇企业的投入。市、县每年都要从财政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扶植乡镇企业的周转金;继续增加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投入;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发挥农民集资办企业的积极性。四是逐步打破乡镇企业按乡、区行政区划分散布点的格局,建设好乡镇工业小区,发挥乡镇企业相对集中的集聚效应。五是坚持多元结构,多轮驱动,实现乡镇企业快速、高效、全面的发展。六是城市国有大中型企业一些配套产品向乡镇扩散,促进乡乡镇企业的发展。

2、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优化经济结构、改善人民生活、如期实现我省经济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第三产业要在继续大力发展传统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金融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综合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旅游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第三产业的同时,兼顾资金密集型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坚持国家、集体、个人、私营和“三资企业”一起上。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如铁路、邮电、广播电视、城市基础设施,要以国家为主,同时鼓励集体和私营承办。为提高人民素质的部门,如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要积极鼓励个人和私营来办。属于直接为居民服务的部门,如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行业,应以集体、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经营为主。国家办的第三产业,要进一步推行以产权改造为重点的股份制和民营化,搞活经营机制;集体办的第三产业实行“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多劳多得”的原则;个体和私营的第三产业允许雇工,并在场地、税收、办理执照上给予照顾,鼓励发展;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第三产业。

3、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民营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现代化、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重要途径。民营科技企业因其融科技、经济于一体,具有高素质、高效率和运行灵活的双重优势,是在改革中发展起来的一支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是提高我省经济素质,实现国民经济低投入、高产出、快积累的主要途径。一是继续办好哈尔滨和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结合地方经济基础,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逐步形成支柱产业。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与高节能五大技术领域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无污染的精细化工项目,并逐步形成规模和支柱产业。通过企业出资、贷款、吸引外资、发行债券,利用自办企业收益资金、创办股份集团募集股金,争取省、市政府拨款或政策性投入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开发区高速发展。二是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采取“一厂一角”、“腾笼换鸟”、“国有民营”、“对接配套”四种模式推进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特别要使高新技术切入大中型企业,促进我省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三是全省有条件的地市也要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园区,把高新技术与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高新技术开发的重点。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或人才,引导发展一批以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新技术、培训科技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民营科技企业。

4、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当前,我省七大资源型城市地区发展后续、替代产业,要以煤化工、煤电、煤钢转化,石油、木材的精深加工,非金属材料、建材、食品、药材、造纸和第三产业为重点。在发展措施上,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资源尽、城市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强发展后续产业、替代产业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领导,形成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的合力。各级政府要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摆上重要日程,并从全局利益和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发展规划,并有计划分步骤地落实。经济调控部门要制定联动措施,形成各种手段和调控措施的合力,促进替代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全方位开放,广泛开展联合协作。要打破条块分割,走优势互补之路,逐步改变市矿(林)两套城市设施的格局,双方在互利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双方受益,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区域内大矿藏、大农业、大林业、大水面、大边境、大口岸的优势,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集团联组、项目联建、市场联办、科技联营、分层次、分项目推进。要扩大与省外的联合协作,利用本地区资源、劳动力、设备、口岸等优势,积极向有实力的企业集团靠拢,向市场发育好、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靠拢,向外贸龙头企业靠拢。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建立替代产业发展项目库,选好项目,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利用外地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发展替代产业。要继续实施外向型带动战略,全方位开辟国外市场,由侧重于引进资金和项目转向资金、技术、项目、人才、设备和管理同步配套引进,上一批高、新、尖的替代产业项目,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5、国有大中型企业开辟“第二战场”。要改变我省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沿袭就主业抓主业、就国有抓国有的经营方式,使之摆脱困境,其本身也要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一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改变国有企业单一经营的模式。资源性地区国有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深度开发,加快发展替代产业;军工企业要大力发展军转民产品,开辟民品市场;其它国有大中型企业也要发展市场需要的非主业产品,做到多个轮子一起转,谁发展快就发展谁。二是通过产权改造,发展混合经济,改变单一所有制形式。以包、租、卖和股份制改造等方式转换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机制,使国有企业抄近道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三是实行开放经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资金、人才,开拓国内外市场,走高起点、现代化的生产经营之路。四是通过配套改革,把企业中应由社会负担的功能分离出去,使企业轻装前进。

(四)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产业布局

为防止产业发展趋同化,根据各类地区的不同性质、特点,在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中,其产业发展也应有所区别,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1、哈齐牡佳四个综合性城市。共同特点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多,经济、技术实力比较雄厚,但第三产业不发达,城市功能不完善。因此,要把大中型企业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和发展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科技企业作为重点,增强现代化、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经济技术实力,强化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幅射力。

2、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伊春、大兴安岭等七个资源性城市和地区。主要是立足本地资源,以发展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为重点。突出煤化工、煤电、煤钢的转化,木材和石油的精深加工,非金属材料、建材、食品、医药、造纸工业和第三产业。

3、乡镇小城市。这是沟通城乡的纽带和桥梁,要制定好规划,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搞好乡镇工业小区,突出发展乡镇企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林产品、山产品的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为适应外贸需要,边境口岸小城镇应加快港口建设,增加吞吐能力,发挥对外窗口作用。

4、农村。在稳定提高和优化粮食产量、质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扩大多种经营,促进贸工农的全面发展,逐步形成农、工、商、运、建、服协调发展的格局,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

三、主要对策

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过去计划经济那套管理办法已不适用,必须采用市场经济新的管理方式,创造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

当前我省经济环境很不宽松。虽然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有了很大变化,但由于我省是最早进入、最晚撤出计划体制的省份之一,现在还处于撤离之中,因而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旧体制、旧机构、旧章法、旧观念、旧习惯还在严重地束缚人们的头脑和手脚。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按计划经济体制发展经济有一套经验和方法,但怎样用市场经济的新机制去发展经济还没有趟出路子。计划经济那套管、卡、压、乱干预,加上以权谋私,是我省经济发展环境差的主要表现。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封闭体系改变不大。一是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体制把千千万万个企业变成一架大机器上的部件,企业对政府的依附关系没有彻底改变;企业“小而全”、“大而全”、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二是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等级森严的身份界线还没有完全取消。三是把人才用行政指令性计划分配到各单位和企业去,吃大锅钣或一定终身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人才难以流动。干部和人才选择任用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选拔和使用干部没有完全打破传统的观念和陈规旧习的束缚,还没有全面把握新时期用人标准的内涵,在选人用人上视野不宽,胆量不大,渠道不多,机制不活,干部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人尽其才的环境尚没形成。二是人才发挥不了作用。特别是

大学、科研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科技和管理人员比较集中,又人浮干事,发挥不了作用;而乡镇企业等非国有经济人才又严重缺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解放思想,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用好干部和人才是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三个支点,必须切实搞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我省与沿海先进省市差距很多,最大的差距就是解放思想不够,在指导经济工作过程中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迟迟不能从计划体制束缚中解脱出来。为适应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需要,主要应解决三个方面问题:

1、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解决“一左二旧”的观念。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在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唯一的标准,打破过去计划经济中形成的旧框框、旧模式、旧做法,大胆改革,勇于探索,不断促进经济发展“第二战场”向深广方向发展。

2、解决解放思想言不由衷的问题。有些同志口头上也谈解放思想,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固守陈规,仍是老一套。在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过程中,要放宽政策,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就使一些部门和人员失去既得的权力和利益,从而出现阳奉阴违、“中梗阻”等问题。这就要求党的干部必须光明磊落,从整体利益出发,真正彻底的解放思想,言行一致地去开辟经济发展的“第二战场”。

3、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广大群众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很不满意,对搞市场经济有着强烈的要求,他们的思想比起许多在计划体制下工作的干部较少束缚。因此,解放思想就要强调全省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解放思想,这样才能在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实践中起到领导和带动作用,才能不断发现和总结群众创造出来的新经验、新办法,才能迅速打开经济发展的局面。

(二)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1、政府部门要形成支持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合力。在机构改革中,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过渡,http://www.aihuau.com/由过多的干预向积极服务过渡,形成支持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合力。一是财税部门要采取“先予后取”的方针,改变政策,积极支持“第二战场”的发展。二是工商部门要简化手续。象七台河市那样对新上的非国有企业采取登记制;对支持的产业减免工商管理费。三是计划部门要把非国有经济发展列入计划,重点扶持。四是银行要像七台河那样,划出贷款资金的一定比例,支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五是纪检部门要为非国有经济“保驾护航”,像七台河和哈尔滨市那样,对企业采取挂牌保护。

2、采取倾斜政策。非国有经济发展,生产要素的配置,主要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对政府来说主要是搞好政策导向。一是制定支持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其发展。二是从市场出发,制定产业政策,引导非国有经济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三是发布和传递经济信息,使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三)用好干部,用好人才

 公开遴选工作思路对策 黑龙江省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对策思路
1、在全省实施“能人战略”。在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干部德才兼备标准的前提下,更新用人观念,改革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起用能够打开工作局面的优秀人才。

2、采取倾斜政策,促进人才向非国有经济流动。一是在原有人事部门制定的优惠政策基础上,再进一步放开,加大力度,促进流动。二是人事部门应对大中型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调查摸底,根据非国有经济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做好工作,加速流动。三是引导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二战场”,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鼓励科研、大学和国有企业科技人员领办乡镇企业、民营科技和街区企业。五是支持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开辟第二职业,积极支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3、在实践中培育和发展优秀企业家队伍。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众多中小企业的出现,在实践中必然会出现一批杰出的企业家,我们要采取鼓励、保护和培养的政策,让他们脱颖而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352.html

更多阅读

A11作业:“一带一路”与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

“一带一路”与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建设,将极大的推动沿线中国和亚欧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本文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哪里?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两会”前,《人民日报》有篇署名任仲平的重要文章,称我们的问题出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还把转变发展方式说成是“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可是,在我们见到听到的“两会”上,房子的声音、低碳的声音高过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声

台山经济 台山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揭牌

     7月5日,广东省中小企业局(省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局长张文献为台山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揭牌,并出席省地共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基地签约仪式。省中小企业局服务与指导处、技术进步处有关同志,江门市经信局有关负责同

声明:《公开遴选工作思路对策 黑龙江省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对策思路》为网友氣質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