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本土包包高端品牌 本土日化企业发力高端化妆品市场



近日,上海家联合股份有限公司高调推出旗下的百年日化品牌“双妹”,售价300元的香皂和上千元的香水……在金融危机下,本土日化企业选择了一条与国际日化巨头截然相反的发展路径,开始向高端化妆品乃至奢侈品领域进军。 

一直以来,在高档百货店的高端化妆品专柜,很难发现本土品牌的身影,国内日化品牌在高端化妆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白和商业机会。日化营销专家冯建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家化‘复活’老字号,是为了完成上海家化品牌的布局,使产品结构更加合理。” 

 泰国本土包包高端品牌 本土日化企业发力高端化妆品市场

诞生于1898年的“双妹”品牌,曾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世博会上摘得金奖,曾经红极一时,自80年代初逐渐淡出上海市场。目前,上海家化主要任务是让“双妹”重焕生机光彩。 

冯建军表示:“对于‘双妹’未来两三年的发展势头,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与上海家化内部人士交流中,冯建军感到:“‘双妹’品牌的战略规划清晰,被定位为‘东情西韵,尽态极妍’;此外,佰草集运作的成功经验也为其进军高端化妆品市场增添了砝码。” 

“不过,上海家化向高端品牌进军的模式,并不具代表性。”冯建军表示。目前,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约有5000余家,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了化妆品企业总数的90%左右,像上海家化这样的企业数量就更少了。 

“本土日化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销售渠道,尤其是二三级市场。”冯建军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极大跨国日化巨头在中国市场采取向下走的战略,加大对低价产品的投入。宝洁自2008年底,就在全国范围开展促销活动,涉及宝洁上百个品种;另一日化巨头欧莱雅也表示,将在今年推出一系列低价产品,以对抗金融海啸。 

冯建军表示,跨国日化巨头的主要优势在大中型城市,在高端品牌上已经具有稳定的地位。然而,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跨国巨头采用渠道下沉的战略,无非是想挖掘农村乡镇,以及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分散金融危机对其品牌高端产品的影响。 

作为本土日化企业集中的珠三角地区,企业数量虽然多,但是品牌的附加值非常低;而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的日化企业,不论是经营思想,还是经营意识,都为中国日化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冯建军的建议是,在市场相对不振的情况下,推出新的高端品牌具有一定难度。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家化的举动,既有自身势力的原因,也是顺应了日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本土的其他日化企业应该加强自主品牌的打造和建设,将重点落在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盈利能力上,练好内功的前提下,才能蓄势而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3693.html

更多阅读

本土日化品牌 2014戏谈中国本土日化企业的出路

为何非要在标题前加个2014呢?因为这篇文章的写作是有背景、有时限的,过了这个时间就过时了。     为何叫“戏谈”呢?因为不敢“细谈”,通病虽然一样,但是各个企业又千差万别,咱也不能一药百病啊。     这缘起于笔者最近看到的

日本高端化妆品品牌 高端化妆品市场的黄金时代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同时奢侈品消费市场也位列亚洲第二。另外有乐观消息预测,2012年,凭借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可能赶超亚洲第一的日本,从而成为全球第二大高端品牌消费市场。当然,所谓“奢

收购国际巨头 本土日化如何应对巨头收购

     最近,全球日化巨头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相继传出收购消息。其中,宝洁有意收购德国拜尔斯道夫,而联合利华将要收购美国护发用品生产商雅涛,欧莱雅可能收购雅芳。收购消息频出,犹如日化行业又一波强震,面对如此重磅消息,身处其中

中国本土日化品牌 外资品牌下乡,本土日化企业如何突破?

刊登于《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2010年9月上刊近期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化妆品工业论坛上,本土企业和外资巨头的渠道之战备受瞩目,其焦点不是谁获得了业绩的增长,也不是哪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又上升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渠道下沉”的大趋

本土日化企业 本土日化品牌靠什么崛起?

 本文刊登于《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这么多年来,本土日化企业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稍微有点追求和有点身份的人都会认为,在琳琅满目的国外品牌面前,谁还愿意选择本土的品牌?”更无奈的是,这句话是出自于大部分认为“稍微有点追

声明:《泰国本土包包高端品牌 本土日化企业发力高端化妆品市场》为网友吥乖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