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接连提及了半月之久的国泰君安显然作为老牌国企缺乏危机公关的机制和能力,不仅没有及时对此项负面事件积极作出反映和澄清,反倒欲盖弥彰,越抹越黑。一方面体现出,这个作为国家门户的机构的营销软肋,另一方面,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不过是杯水车薪,沧海一粟而已。之所以这样说,绝非空穴来风。 简单的说,人们看到了在老百姓的投资都不饱的情况下该企业人员人均百万年薪,而事实上,这些表面的薪水却不过是能够曝光的一面,还有不能曝光的一面呢?单拿此类国企公司招标一事来说,很多外行人看起来都是璀璨而真实,而事实上所谓招标不过就是企业各链条负责人权钱利益的一个集合点。所有的结果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而是关系论英雄,仅广告制作投入一项费用一年就达数千万,岂止是百万年薪可以代表的了的?!虽然作为专业人士,以智慧真正帮助企业提升的笔者来说,对此项非正常合作行为非常鄙视,但不能不说无论是产品、服务、广告、甚至招聘,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各个环节都已是蛀虫满满。更直白的说哪个都是“捞钱”的肥缺,何止百万可以衡量? 除此之外,抛开收入门黑洞不谈,单就此次事件来说,更可见国企之营销白痴行径。他们可以端着酒杯和合作伙伴摇曳买醉,却不知何为市场,何为公关,何为口碑?!凭借关系的胡乱合作一通,可想而知无论是其自身还是服务者都是无法完成市场营销、危机公关等这样高级行为的。更为可笑的是,其对于自身认识的盲目自我崇拜,不仅没得调整进步和改善,反倒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实说到底,在中国像国泰君安这样的机构、企业有很多,以往有人保护,但今天作为一个舆论公开的时代,受到市场和消费者、公众媒体的监督,很难依靠保护主义过活,如果这个认识都尚未相通,那无疑将是作茧自缚。反之,假若其聪明之举,当下当积极进行危机公关。 其一,要对此事件进行正面回馈,而不是只是发出一个无理无据的无人影说法。召开正式发布会,企业新闻发言人正面发表对此事合理的解释,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接下来会怎么处理做好表态,尤其是关乎如何对用户负责及此项行政费用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到位。 其二,舆论的整体回馈,线上线下都必须要进行舆论整合,公关软性,加上事件澄清,以及枪手服务,加之对接下来的后期引导服务等需悉全数到位。并且要对负面舆论进行封杀,在速度、面积和监督力度上必须足够。 其三,与此同时,要开展正面形象积极传播,与门户、媒体等进行合作,以访谈、专栏、视频等形式联合参与,传递企业正面形象,2009年公众服务计划等,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形象翻盘。 其四,对客户的服务跟踪体系提升,把钱花在客户身上,举办几次事件营销的活动,以博取客户的再次信任和买单。 其若不动,常此以往,2009,休矣。
![刘达霖:国泰君安“收入门”不过是沧海一粟](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51386926818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