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收购富通 中国平安收购富通 从为之兴奋到噩梦一场



 收购方:中国平安

  被收购方:富通集团

  收购时间:2007年11月

  成交价格:累计投资人民币238.7亿元

  整合状况:随着富通集团的巨额亏损,双方从交好走向了交恶

  面对即将四分五裂的富通集团(Fortis),最大单一股东——中国平安终于打破沉默,以一张高高举起的反对票联合一半股东,在比利时富通集团股东大会上终止了出售富通资产的进程。

  2月11日,同属比利时和荷兰两国的金融机构富通集团宣布,公司股东投票否决了将部分银行和保险业务出售给法国巴黎银行的提议。

  被否决的议案包括荷兰政府购买富通在本国的资产、比利时政府收购富通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购买富通集团比利时银行75%的股权及其在比利时保险业务的10%的三笔交易。这是一次维护平安大股东尊严、强调公司治理原则的胜利。

  但这仅仅是意味着中国平安争取到了待市场回暖后投资翻本的机会。因为自2007年10月以来中国平安已累计向富通集团投资人民币238.7亿元(合27.8亿美元),由于该集团股价大幅下挫,进而连累中国平安这笔投资的价值缩水了逾95%。

  如果上述一系列出售富通银行的业务得以通过,富通将走向解体。当初平安在欧洲再三甄选、投资238亿元人民币、持有4.99%股权的富通将不复存在。业内人士评估:“如果比利时政府把富通比利时银行75%的股权和10%的国际保险业务出售给巴黎银行,富通剩下的价值只相当于出售前价值的20%。”

  目前,富通的股价已从当初中国平安投资时的均价19欧元下跌到不足1欧元,如果投资的主体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投资价值无疑被全部抽空。

  这一笔让中国平安当初为之兴奋的海外投资,目前看来已经是噩梦一场。根据2008年12月2日富通集团的公报,在拆分后,富通目前仅剩国际保险业务、66%的结构型投资组合权益与汽车融资的资产同负债,且富通将不再涉及任何银行业务。至200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富通仅报于0.93欧元。

  可以确定的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随着双方从交好到交恶的演变,中国平安收购富通案已经宣告失败,这家试图通过海外并购扩张的保险公司,未来的国际化金融公司之路会继续走下去吗?

  平安的战略

  1995年,中国平安开始着手将产、寿险在经营上分开,但分业的核心问题——产、寿险的资产分立及原有的信托、证券的股权安排,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和相关法律问题。因此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什么样的分业模式,成为对平安公司管理智慧的考验。

  中国平安注意到,国际金融业的流行趋势是由昔日的分业走向混业,各国的金融保险业都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压力下,通过集团控股的组织模式实行分业经营和专业化管理。

  全球排名前20的保险企业中有15家采用集团控股模式实现分业经营,比如广为中国公众熟知的友邦保险的母公司美国国际集团,比如在中国有合资公司安联大众保险公司的德国安联等等,都采取了这一模式。

  经过对各种模式的比较和思考,结合长期以来对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的观察分析,中国平安的掌门人马明哲认为,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才是中国保险业未来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

  随后,中国平安向监管部门提交的方案是集团控股模式,即一家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产、寿险子公司和投资子公司,由集团公司对业务、财务、投资、人事、计划和风险内控等重大决策进行统一管理的分业模式。

  为了迅速和国际保险业接轨,中国平安开始了自己在国际化进程上的摸索。

  艰难国际化

  在此次投资富通之前,中国平安投资约11亿港元参与了香港惠理集团的公开发行,惠理基金是香港一家主要投资于高增长大中华股市的基金,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50亿美元,旗下共有5只基金,主要投资于A、B股和H股。

  中国平安购买了该公司1.44亿股,占惠理集团发行后9%股份。平安在此笔投资的浮盈为8900万港元。这也让中国平安尝到了甜头,并把富通银行列入收购名单。

  富通是一家以经营银行及保险业务为主的国际金融服务提供商,在欧洲公司中排第20名,其股票在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的泛欧交易所第一上市。这家从2000年开始迅速崛起的银行在鼎盛时期拥有了900多亿欧元的总资产、486亿欧元的市值。

  但自2007年4月10日富通创出29.58欧元的新高以来,因次级债问题富通已连续四个月下跌,这也为中国平安提供了并购的绝佳机会。

 九鼎收购富通 中国平安收购富通 从为之兴奋到噩梦一场

  2007年11月,中国平安即宣布,以18.1亿欧元(约196亿元人民币)购入了荷兰/比利时富通集团的9501万股股份(占富通集团总股本的4.18%),成为富通集团单一的第一大股东。随后,中国平安将股权增持至4.99%以及在次年同比例参与富通增发,累计投资资金高达238亿元。

  然而在强行并购荷兰银行和金融危机蔓延的双重打击下,富通集团轰然倒塌。2008年10月3日,荷兰政府斥资168亿欧元收购原荷兰银行在内的原富通全部在荷业务,10月5日,比利时政府也与巴黎银行达成一项股权互换协议,使得富通在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业务也被完全剥离。这种情况下,平安不得不宣布157亿元亏损计提,并放弃了成立合资资产管理公司的初衷。(《世界企业家》[bossline.com]) 

  专家认为,比利时政府和荷兰政府的征收行为违反了其本国的法律,既没有征求富通集团股东的意见,甚至也没有取得富通集团董事会的正式授权,从头到尾都是荷兰和比利时政府一手包办,只在交易谈完了之后才拿着现成的文件,协迫富通的董事会来签字。显然,富通重组事件已经超出了纯粹商业交易的范围。

  巨额亏损换来的警示

  作为欧洲前15大金融机构之一,富通集团确实是中国平安学习的榜样,这家公司以银行和保险业务为主,在业内被称为“银保双头鹰”,而其投资管理公司在与前荷银资产管理业务合并后,拥有2450亿欧元的管理资产,这些让一直寻求打造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三大核心业务的中国平安羡慕不已。

  中国平安的主要收入来源仍以保险为主,银行业务虽然有利润贡献,但占整体利润的比重有限,资产管理对平安来说更是全新的开始,因此投资富通集团及富通投资管理公司,既可以获得投资收益,也能够获得技术,加速实现平安的金融集团之梦。

  当时,马明哲对这两次投资的评价说,与富通集团的合作是一次非常难得、稳健的投资机会,此次交易对中国保险行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它将帮助平安保险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的创新,“资产管理市场在全球特别是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项业务将迅速成为中国平安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入股富通集团之后,平安还与富通集团达成了以20亿欧元成立合资资产管理公司的协议。对此,平安集团表示:投资富通将让平安近距离学习富通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三驾马车的业务框架。然而随着富通集团的倒塌,中国平安被迫放弃了成立合资资产管理公司的初衷,双方希望拓展国际市场的计划也永无可能。

  中国平安的海外出击彻底遭遇了一次滑铁卢,这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国有企业国际化的担忧。因为,平安的“富通困局”不仅是平安自己的困局,也不仅是其流通股大股东汇丰保险、香港上海汇丰们的困局,更是国有资产的困局。

  由于中国平安、中铝力拓巨亏等事件,国资委已经连续发出预警,要求在海外投资并购、高风险投资、主业经营之外的发展战略投资项目等方面克制投资冲动。

  专家表示,事实上,平安与富通的恩怨情仇是一次成本巨大的提醒:在金融危机还没有消退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如何更加理性地制定自己的海外扩张战略?在全球化市场正在被匆忙地、凌乱地重新定义的新时代,中国企业应该学会选择,而不是盲目出击。因此,平安收购富通案也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带来了新课题。(来源:世界企业家网站 作者:陈益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5191.html

更多阅读

水均著:《中国五经富——小镇百年文化之谜》内容简介

中国五经富——小镇百年文化之谜一、【内容简介】本书以清末民国动荡的时代为背景,试图通过讲述一群来自国外的传教士,和本地一群莘莘学子的故事,揭开小镇的文化繁荣之谜,以此探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当年那些梦想中华民族富强的

一意孤行的意思 中国平安指责欧洲富通集团一意孤行拆售资产

中国平安保险与欧洲富通集团关系决裂,除了由于富通一意孤行拆售大部分资产外,其导火线是富通仓卒通知,以致平保委派董事错过修订出售资产计划的重要会议。  富通被指一意孤行售资产  接近平保的消息人士对本报表示,最令平保不满

一意孤行txt 中国平安指责欧洲富通集团一意孤行拆售资产

中国平安保险与欧洲富通集团关系决裂,除了由于富通一意孤行拆售大部分资产外,其导火线是富通仓卒通知,以致平保委派董事错过修订出售资产计划的重要会议。   富通被指一意孤行售资产   接近平保的消息人士对本报表示,最令平保不满

马光远:展望“中国平安通过换股收购深发展股权”前景

 6月8日,中国平安、深发展双双停牌,深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自6月8日开市起停牌,公司将于6月13日前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市场对此的解读为:中国平安将通过换股收购深发展股权。   平安入主新桥,传闻已久。随着新桥5年持

声明:《九鼎收购富通 中国平安收购富通 从为之兴奋到噩梦一场》为网友俗世的途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