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与山西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8月8日签署重组协议,在历时5个多月的谈判后正式入主长钢。分析人士指出,首钢与长钢的重组,是钢铁产业振兴规划颁布后又一例跨地区钢企重组,是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响应。
优势互补
据悉,首钢将向长治市国资委支付5亿元,获得长钢90%的股权,剩余的10%股权仍由长治市国资委持有。重组后的长钢则更名为“首钢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首钢重组长钢后,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投资190多亿元,使长钢的年产能到2012年时能达到600万吨钢规模,而其目前的产能只有360万吨。经此并购,首钢届时的预期产量也有望达到1800万吨。
北京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认为,首钢在长材和建筑钢材方面有技术优势,而长钢的主要产品有H型钢、棒材、线材及热轧等,两者结合之后产品更为齐全,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
在此之前,由于板材的高附加值,因此钢企的发展多向板材看齐,但是板材在此轮钢价飙涨行情中受益不多,相反受益最大的则是之前被认为是低附加值的建筑钢材。
契合地方利益
徐向春表示,此项并购体现了山西地方政府的开放态度,当然也是其看重首钢相对省内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帮助长钢做大做强。
据了解,长钢原本应由山西本省的太钢集团进行重组,但由于首钢和长钢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这项跨区域收购最终得到山西省国资委等部门的同意。
记者注意到,在首钢与长钢签订协议的同一日,首钢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分析人士指出,显然首钢与长钢的合作有着溢出效应,对山西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在首钢与长钢的签约仪式上,山西省省长王君亲自出席,各相关部门领导陪同,山西的煤焦、重工、钢铁、煤矿等重要地方资源企业负责人也悉数到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山西省对于此项并购的重视,认为引进首钢对全省其他钢铁关联行业的发展都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全国并购势起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新创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特别是不同于央企身份的宝钢,首钢只是作为一个地方钢企,能够在跨区域并购上走出这一步,“很了不起”。
从年初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有望在9月底出台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条例》,中国钢企的兼并重组正日益从纸面付诸到实际行动中。3月份,宝钢以20.214亿元取得宁波钢铁56.15%的控股权,迈出了振兴规划出台后钢企重组的第一步。目前,宝钢在广东组建广钢集团,在浙江并购杭钢的行动已经浮出水面,山东钢铁集团的内部整合也正在进行。
不过李新创表示,虽然政策上鼓励联合重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利益上的分歧,地方政府往往难以行动。他个人觉得钢企联合重组的困难还在于政府。
业内人士称,《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条例》将着重解决钢企跨区域兼并重组后的税收分配问题,中国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也有望进入实质化阶段。
首钢集团简介发展历史概况
首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前30年累计产铁28.6万吨。解放后首钢获得了新生,1958年建起了我国第一座测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我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70年代末首钢二号高炉成为当时我国最先进的高炉。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下属股份公司、新钢公司、迁钢公司、首秦公司、高新技术公司、机电公司、特钢公司、首建公司、房地产公司、实业公司、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等子公司,在香港有上市公司,在南美洲有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 2007年集团销售收入1090亿元,实现利润水平43亿元,钢产量1540万吨,职工近8万人。在中国企业联合会按2006年数据评选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首钢销售收入列第10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首钢列第36位。揭开了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成为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首钢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获得了巨大发展。从1979年开始,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放权让利"的改革。首钢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从1981年到1995年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承包制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有力地促进了首钢的发展。首钢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技术改造,二号高炉综合采用37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我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高炉;通过购买国外二手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先后建设了第二炼钢厂、第三炼钢厂、第二线材厂、第三线材厂、中厚板厂、3万立方米制氧机、自备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使首钢生产规模迅速扩大,1994年首钢钢产量达到824万吨,列当年全国第一位;同时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1979年到2003年,首钢集团累计向国家上交利税费358亿元;资产总额从21.45亿元增加到626亿元,增长28.1倍;销售收入从15.55亿元增加到479亿元,增长29.8倍。2003年首钢集团实现利润10.3亿元,社会贡献总额82.5亿元,工业增加值70亿元;集团在职职工13.51万人。(世界企业家 作者:韩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