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余年高速发展,中国房地产于2014年正式跌至谷底。全国房地产主要指标:住宅地产、商业地产成交额和建设开工面积均呈重度下挫态势,按此推断,如无明显的助推政策问世,2015年乃至之后数年,房地产依然会保持下挫趋势。
此时,很多迷茫躁动的开发商都在思索同样的问题:房地产行业是否衰败?今后又该何去何从?第一、拨开迷雾,路在前方!
首先,从严格意义上说,房地产市场目前并非衰亡期,而是高速发展必然遇到的震荡调整期,这是事物发展必然规律,即便国家不让政策进行刹车干预,市场规律也早晚会出现予以调整。
其次,国家逐步转移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房地产上下游涉及六十余个产业已经共荣共损,国家调控只能慎重而缓慢,所以,在现阶段新出现的支柱产业只能小口逐步蚕食房地产市场占据的空间,而无法快速代替。本阶段,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不会受到严重冲击。
再次,目前行业内受到影响的产品多为市场饱和或者濒临淘汰的产品,并非全行业产品,部分新型产品已经受到社会的认可和热捧,以及国家的支持和扶持。
还有,所谓的住宅和商业地产过剩只是相对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因为无论住宅还是商铺,都是社会所需,只要社会还在发展,就必然有需求。目前只是需要时间消化。
综合来看,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确处于震荡调整期、低谷爬升期,这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机遇,此时对行业里笨重而庞大的传统大企业是致命打击,却是中小企业的快速上升的机会,谁能更快地走出低谷,谁能更快地找到出路,谁就是下一轮房地产市场的领跑者。
第二、顺势而为、变者生存!
房地产企业的能否在所谓的严酷环境里存活下去,甚至快步发展,取决于企业是否变通,具体来说就是是否具有顺势而为的眼光和魄力。
以产品来说,现阶段,传统的住宅产品和商铺产品均已相对饱和和过时,不能抱残守缺、硬等政策帮扶,期望消化老产品,必须调整开发顺应新的环境下市场所需的产品和对已有老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如此,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政策三方面的要求,从而继续逐鹿中原。
首先,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
比如席卷全国的旅游大浪潮下衍化出来的旅游地产:各类度假基地、旅游景区、儿童乐园、农业观光项目、红色旅游项目等,http://www.aihuau.com/同样具有房地产所拥有的高投资、高回报表现,开发商在其中可获得运营收益、商业租赁收益、餐饮住宿经营收益、度假型住宅产品销售收益等各种收益。西安周至的“沙8226;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和袁家村的火爆,就是本类项目前景无限的一个佐证。
又如商业细分后的主题(专业)地产需求:儿童游乐商城、淘宝创业城、茶城、小商品城、果蔬交易中心等。这些主题地产类项目有着很明确的消费群体,且在该类消费群体中具有趋同性,操作得当,往往会迅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此类项目在国内多有成功者,无需举例。
其次、开发或升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称为动脑筋的产品,多是在传统的产品中推陈出新,深挖消费者真正需求的升级产品。
比如老年社区,在中国进养老院是个关系到面子和生活质量的问题,许多老年人不愿去养老院,那么必定需求一个配备有有规模化医疗机构、无死角监控系统、24小时救护服务等等的不同于养老院的养老社区。
再如中国的中产阶级对人身、财富等安全尤为看重,现有的普通社区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安全需求,因此一个有着智能居家安防系统、无死角监控、学龄儿童出入社区检查等各种安防设备及检查措施的社区就是他们的最佳居所。
又如90后人群对网络的依赖和自己经济能力的双限制,除有家庭资助购房外,多无合适的居所,那么可满足购买拎包入住、提供短租、长租等居住需求的社区,有着无死角高速网络的社区,有着虚拟在线互动及交友功能的社区,势必受到年青一代人的追捧。小米公司开发的“小米青年公寓”其实就是本类产品的试验版。
需要说明的是,新的环境下,房地产企业需要作出战略层面上调整和改变,如果依然执迷于推广手段、楼书内容、价格策略等普通战术层面的调整,那么只能苟延残喘。
用孙中山先生的话来作为结束语吧:“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