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市之日起,俞敏洪就多了一个头衔—“中国最富有教师”。转眼两年过去,这个略显消瘦的中国男人显然已成为华尔街投资者的新宠。新东方的股价从最初的发行价每股15美元一路扶摇直上,直至稳定到近期的每股70美元左右。截至2008年一季度,俞敏洪持有新东方公司4400万股,持股比例为扩大后股本的31.18%。据此公开数据测算,俞敏洪家族的财富总值将达到58.96亿元。
在俞敏洪财富激增的同时,新东方的版图也实现了飞速扩张。据俞敏洪介绍,目前新东方在全国已经拥有40多家分校,200多个教学点,7500多个正式员工。而在七年前,它只拥有3所学校和23个教学点。
“人生不能用财富来衡量,新东方上市之后虽然让我财富增加,但是财富对我来说只是符号。”俞敏洪说,“我们近期收购了长春和北京最好的高考复读学校,我想新东方将来的策略还是以大学生为主体,逐渐向两端人群延伸。除了继续在新东方奋斗,我现在也有能力和财力去完成我的个人梦想,那就是办个小型的人文大学,希望能把它办成百年名校。”成为最富有教师的四个步骤
回首新东方的创业之路,俞敏洪把它划分为四个阶段,同时这也被外界戏称为成为最富有教师的四个步骤。
第一阶段,俞敏洪把它定义为个体户+夫妻店阶段。他至今忘不了在中关村刷电线杆广告的情景。1991年,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自己出来做英语培训班。前两年的冬天,北京中关村二小的门房里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俞敏洪自己拎着糨糊桶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里贴广告,往往刚把糨糊刷在电线杆上,广告还没贴上,就成冰了。后来,因为市政建设,来人要拆新东方外面的两根电线杆,俞敏洪急了,死活不让拆,最后花了7万元保住新东方门口这两根吃饭的家伙。
“有人说我对电线杆特别有感情,这话说的,跟小狗似的,哈哈!”谈起这段创业经历时俞敏洪多次这样自嘲,“后来自己觉得找到了人生奋斗的道路,干得还不错,我妻子就辞职来帮我,新东方就从个体户变成了夫妻店。”
1996-2000年底,新东方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朋友合伙,团队创业阶段。经常把《曾子》中的“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挂在嘴边的俞敏洪深知伙伴和团队的重要性。俞敏洪想起了海外的“兄弟”徐小平、王强和包凡一。他不远万里,前去邀请他们回来一起建设新东方。他们怀着创业的激情和对自由的憧憬来到新东方。靠着这种梁山聚义的草寇方式,借着当时英语学习热和出国热,新东方开始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2001-2004年底,新东方迎来最痛苦的时刻,用俞敏洪自己的话说,就是打架阶段。这一阶段新东方要把合伙人变成股东,进行拆分改制,完成真正的股份改革。
这其中最头疼的是利益问题,做大了,股份怎么分?新进入的市场怎么分?“创业之初的伙伴们在新东方日进斗金后,不再像以前一样安于自己的分成,逐渐产生了利益纠葛。由于以前没有一套机制来规定剩余利益的归属,大家开始了争执和吵闹。”
王强、徐小平先后向俞敏洪递交辞职书,新东方三驾马车中的两驾要脱离组织。俞敏洪曾经的上铺兄弟包凡一也提出辞职,吵着要求退股。2004年,另外两大支柱胡敏、江博也相继出走。曾经的“盟友”纷纷“造反”,新东方快到土崩瓦解的边缘,俞敏洪到了创业最艰难的时刻。
但新东方最终没有崩盘。“我比较像刘备,常常用眼泪来赚取其他管理者的同情,我的柔弱个性在新东方内部起到了黏合作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走向极端。这是新东方没有崩盘的重要原因。”俞敏洪这样总结当时的危机。
从2005初开始,俞敏洪认为度过危机的新东方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国际融资阶段,经过成功的机构改造,俞敏洪带领新生的新东方团队完成了凤凰涅磐。而这两年来,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华尔街成功的表现,也使得他“最富有教师”的头衔更加稳固。
mangazine·名牌:在你带领新东方整个创业过程中,你认为最开心和最艰难的是什么时期?
俞敏洪:真正开心的应该是创业的第一阶段,那时候从无到有,什么事情都自己去做。第一年赚了10万,第二年赚50万,虽然赚的钱少,但增长速度很快。最重要的是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奋斗的道路。
最艰难痛苦的是第三阶段,就是新东方的拆分、打架阶段。最遗憾的是当时对公司的掌控不好,如果用现在的脑袋和眼光去做2001年的改造,也许1年就很完美地改造成功了。但当时我很迷茫,我的那些创业伙伴们也迷茫。当时我迷失了方向,我不知道下步该如何进行,他们和我是同学、朋友关系,也不怕我,所以那一段时间才会在新东方形成一个漩涡式的困局。
mangazine·名牌:创业成功很大因素上有一个成功的团队,你和你的团队有些什么沟通方式?
俞敏洪:不同的时期沟通方式不太一样,在创业初期,大多成员都是我的朋友或同学,也没有什么具体职位设置,大家沟通很简单,没人把我当领导看,大家一起干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钱分钱,没钱干活。现在的团队层次和职位分得很清,除了一般的开会,喝酒吃饭沟通感情,我们还经常一起去徒步越野,希望能够通过徒步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团队的凝聚力。上个月,我们就去了内蒙古参观蒙牛,在草原上徒步四十多公里,把大家都差点走傻了。
mangazine·名牌:如果你的团队成员对你不满,你会怎么办?
俞敏洪:除了一般的发邮件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新东方每年都有两次常规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大会,大家坐在一起,心无芥蒂地互相说说对方的缺点。上周我的财务负责人还在当面直接批评我,说我的决策太随意了,收购长春的那个复读学校都不事先通报,好让他们做好准备。
mangazine·名牌:很多企业上市之后会更加注重资本层面的影响和运作,有没有看好的收购对象?你会不会进行多元化的投资,投资外语培训以外的市场?
俞敏洪:新东方不会进行多元化的投资,要投资只会是教育领域,而不会投资在其他陌生领域。对于收购投资我们一向都很谨慎,这几年很少收购。只是在近期收购了北京和长春的各一所高考复读机构,主要是他们有优秀的高中全科教育资源,而且适合彼此的整合。
mangazine·名牌:现在新东方上市已经两年了,你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最头疼的是什么?
俞敏洪:最关心的是新东方的健康发展,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新东方的品牌影响力。最头疼的事情是上市之后,事情多了业余生活时间更少了,时间的失去,使自己的生活不再从容。
上市之后的个人梦想
在俞敏洪看来,上市之后财富激增,新东方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模式,自己现在也已经无需为财富而奔波,是该到了实现自己的个人梦想的时候了。
“谈到梦想就必须从我一生最崇拜三个人谈起,他们分别是人生的三种境界,也是三个榜样。”俞敏洪说,“向孔子学习,战国时期就有三千弟子,一生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忍,向孔子学习,我要传承文化,办人文大学;向玄奘学习,终其一生,济世救人,寻求智慧,我要继续聆听大师讲座,吸取智慧;向徐霞客学习,我希望能够走遍世界,了解各地的风俗民情。”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在北京地区办个小型的人文大学,占地500-600亩,靠山面水,学生们可以安静地在湖边读书,年老后我也能去那里讲讲课。”俞敏洪说,“现在这个梦想已经开始实现,地址已经确定,大学已经开始在建设了,我将来一定把它办成百年名校。毕竟,从小我的母亲就希望我能做个‘先生’。”
这一刻,俞敏洪仿佛回到了江阴,又回到了16岁。那一年,16岁的俞敏洪正在一所中学教英文。当时,俞敏洪的英文还很一般,当地学校有位老师怀孕了,公社书记听说俞敏洪在学英语,就找到他去代课。当时俞敏洪的学生大约十二、三岁,所以后来他跟学生们成了朋友。这也是后来新东方教学风格的最初起点。
mangazine·名牌:美国很多互联网公司通过周星驰的电影来发散员工的商业模式思维,你平时看这类电影么?喜欢哪种类型的电影?
俞敏洪:周星驰的电影我也看过一些,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美国动画片电影,例如《功夫熊猫》、《花木兰》之类的。还喜欢看国家地理频道和探索频道的纪录片,我几乎每部都看过。当然,国内拍的一些历史正片,比如说《成吉思汗》、《大染坊》等等我也看。有时会组织员工去看一些励志的电影,比如去年我组织员工们去看威尔·史密斯的《当幸福来敲门》,看了之后还组织大家来讨论。
mangazine·名牌:你平时会有些什么运动和爱好?
俞敏洪:我不喜欢去健身房健身,我喜欢野外活动。喜欢散步,野外徒步,爬山,单板滑雪,每年都要去加拿大温哥华滑一次雪。
还有游泳,去真正的海里游泳。2006年有一次我在厦门海里游泳,游着游着就发现,我看不到岸边了,而且当时体力下降得厉害,几乎游不动了。当时心里很慌张,也很懊恼。心想,刚把新东方带入正轨,这回挂了可就太不划算了。
mangazine·名牌:你认为成功有什么秘诀吗?
俞敏洪:秘诀倒谈不上,但是你会发现,成功人士大都精力旺盛而且持久力强。你看柳传志、李嘉诚都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真正把职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和生命,全身心地付出。而且找对了道路,付出能出成果,这样就有成就感,人生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mangazine·名牌:你平时会读一些管理方面的书籍吗?
俞敏洪:很少读专业的管理书籍,但是像杰克·韦尔奇的《赢》, 吉姆·柯林斯所著的《从优秀到卓越》之类的管理书我都看过。现在喜欢读社会经济史类的书,比如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之类的书。
mangazine·名牌: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新东方的理念和精神,你觉得会是什么?
俞敏洪:A man is born to overcome difficulty(人生来就是要克服困难的)。(来源:mangazine·名牌 文:张轶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