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善:将华泰证券打造为国内一流券商



有人把今年以来华泰证券的高调扩张比喻为一头睡狮的苏醒,也有人把它比喻成一匹脱开缰绳的骏马开始飞奔......无论比喻成什么,充分说明的是华泰证券的高速成长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和惊诧。

  素来“低调不张扬”的华泰证券为何会变得“咄咄逼人”?素来信奉“稳健规范”的华泰证券为何会一下子变得“来势凶猛”?华泰证券高调扩张的背后潜藏着公司怎样的战略意图?下一步华泰证券还将采取什么样的举措?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华泰证券董事长吴万善。

  转型篇:

  准确判断形势及时进行战略调整

  记者:今年以来,公司动作濒濒,迅猛扩张的高调收购与其之前稳健低调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发生如此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吴万善:华泰今年以来确实做了几件大事情,先是控股联合证券,然后入主长城伟业期货经纪公司,接着在香港设立华泰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但这依然没有改变我们“稳健不张扬”的风格。

  公司高速发展或者今年以来动作濒濒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公司多年来稳健经营积累了发展的基础。近两年,多家问题券商被托管或关闭,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历史问题清理不力,委托理财规模大到难以控制的地步。我们在敏锐意识到市场问题的时候,对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得比较彻底,得以轻装上阵。如当年的国债回购、委托理财,但我们态度坚决,清理迅速、到位。此外,虽然我们的营业部也出过一些问题,但属于局部的、个别的现象。总体来说,我们管理比较规范,控制住了大的风险,避免了大的问题。

  其次准确判断了券业发展的形势,及时进行了战略调整。在2001年之前,公司一直给予股东较高的股利回报,回报率基本上在20%至30%之间,企业对参与我们的增资扩股很感兴趣,公司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跨越幅度较大的增扩。应该说,在证券公司第一波增资扩股的浪潮中,我们的步子相对于其他券商而言迈得较小,给予了股东较高的回报;但在第二波增资扩股的浪潮中,我们的资本金从8.5亿迅速增加到22亿,比大多数券商走得更快一些,而且时机掌握得更好一些。现在回头看,这一步走得非常关键。这四年的调整期,我们能够走得比较稳,比较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这次增资,增强了公司的资本实力,提高了有效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经验篇:

  团结、稳健、创新是公司发展的三件法宝

  记者:华泰证券高速成长的经验是什么?

  吴万善:总结华泰证券十五年的发展经历,特别是近年来,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公司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谋求了发展,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最主要的因素有:

  一是有一个稳定、团结的领导班子。目前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大多是公司创建时的“元老”,对公司经营管理情况非常熟悉,互相之间非常了解,工作中能够团结协作,紧密配合。领导班子的稳定、团结,保障了公司文化的传承、管理风格的稳定和经营理念的延续。此外拥有一支忠诚度高、业务能力强的员工队伍。

  二是稳健的经营。公司长期秉承“高效、诚信、稳健、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严格管理、审慎经营、规范运作,始终保持稳定持续发展势头。公司和新生的中国证券市场一起成长、发展和壮大,经受住了证券市场风风雨雨的考验。

  三是坚持创新。创新是我们工作永远的重中之重,是公司发展的灵魂。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把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动力,以创新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突破口,从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再上升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使我们在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中始终保持了不断超越的竞争态势。

  现实篇:

  华泰仍处于券业转型的初级阶段

  记者:华泰证券如何看待自己在券业当中的地位?

  吴万善:华泰证券近年来公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一流券商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差距,特别是与国际一流券商相比,华泰证券的发展仍处于券业转型的初级阶段。

  首先,随着加入WTO后过渡期结束日期的临近,外资金融机构将大举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多样化的服务,将对我国券商造成很大的冲击。可以坦率地说,国内券商在投行、资产管理等高端客户市场上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第二,混业经营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混业经营的券商。

  国际大环境下,中国混业经营已暗潮涌动、悄然逼近,银行、保险纷纷向证券渗透。但券商现有的营业网点、资本实力、客户资源等不能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相比。他们利用其网点多的优势,必然会争夺走一大批低端客户群。中国的证券行业正面临内外夹击的生存态势。

  第三,行业整合速度将加剧。目前18家创新类券商占有80%的市场份额,其中经纪业务占有了50%。美国证券业务80%主要集中前4大券商手中,未来国内券商资源也将会进一步向优势券商集中。公司收购亚洲证券、控股联合证券之后,市场份额虽有所上升,但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等指标有待进一步提高。

  思路篇:

  发展方向是证券控股集团

  记者:公司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吴万善:公司的发展方向已经很明确,那就是建立证券控股集团。对大型券商而言,证券控股集团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结构,既有利于各项业务的发展,又有利于风险的防范。

  公司相对控股南方基金管理公司45%的股权,该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目前在基金业位居首位;2004年,公司与美国国际集团合资组建了友邦华泰基金管理公司。2005年5月,公司托管了“亚洲证券”,并成功受让亚洲证券证券类资产;2006年7月,公司以7亿元持有联合证券70%的股权,成功控股联合证券;2006年7月,公司以49%的持股比例入股长城伟业期货经纪公司,一举成为长城伟业第一大股东。2006年8月,证监会批准公司以自有资金在香港设立华泰证券(香港)有限公司。至此,一个集证券、基金、期货、资产管理为一体的证券控股集团初现雏形。

  思考之一:综合治理给证券业做强带来什么

  如果说稳健经营让华泰证券获得了生存的可能,那么,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中“扶优限劣”的政策则让华泰证券获得了发展机遇。在综合治理当中,华泰证券与其他创新类券商一起承担起了风险类券商的处置重任。在此次综合治理中,一批区域性的中小券商通过重组托管收购了很多风险类券商的证券类资产,从而彻底改写了证券业的格局。

  2005年3月获批成为创新试点资格券商后,4月份就受证监会委托托管亚洲证券,并顺利成为亚洲证券证券类资产的受让方;今年7月又以7亿元持有联合证券70%的股权,成功控股联合证券;几乎同时,华泰证券又以49%的持股比例入股长城伟业期货经纪公司,一举成为长城伟业的第一大股东。今年8月,华泰证券以自有资金在香港设立华泰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短短几个月里,华泰证券的大事件不仅让市场目不暇接,而且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华泰证券在证监会综合治理中享受到的发展机遇。

  从华泰证券高速成长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证监会在综合治理中“扶优限劣”的政策导向:作为优质券商,华泰证券不仅借此实现营业网点规模的扩张,而且帮助其完成了证券控股集团的战略布局。据不完全统计,在综合治理中享受到政策优惠的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在收购问题券商后的营业部数量均突破了100家,分别达到174、171、120和119家。这不仅使这批原本处于区域性的中小券商,一跃成为全国性的综合类券商,而且完成了其营业网点的初步布局。

  综合治理到底给证券业带来了什么?华泰证券高速成长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稳健经营的重要性,而且给公司的治理水平和风险控制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华泰证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三年综合治理最重要的是让证券公司认识到了自己的本原是为客户提供中介金融服务。在这样一个命题下,证券公司才开始明确什么东西不能做,什么东西可以做,混沌的思路此时才开始明朗。

  除获得快速扩张的机遇外,“扶优限劣”政策也使得华泰证券等创新试点券商在业务发展中受益不浅。集合理财、权证业务、资产证券化等让其它券商羡慕不已的业务创新幸运地降临到了创新类券商头上。一方面,这些创新业务使华泰证券获得了直接的收入,另一方面,这也使得华泰证券在业务创新上能够取得先发优势。这从今年上半年华泰证券5.28亿元的净利润构成中,我们也可以清晰看到创新业务对这位券业新秀的贡献。

  思考之二:如何兼顾稳健低调与积极创新

  稳健低调与积极创新孰轻孰重,在证券业发展中确实是一个难题。积极创新一方面意味着领先一步抢占先机,另一方面意味着面临首吃螃蟹的风险;而低调不张扬意味着稳健经营,但却可能丧失很多发展的机会。

  在华泰证券15年的成长故事中,“高压线坚决不碰,违规的事坚决不做”的低调风格被很多人批评为“长期不作为”。但是大浪淘沙,当一批积极冒进的大券商典范轰然倒下的时候,华泰证券的低调似乎又多了一层新的含义“金融企业没有因为发展慢而倒闭,只有因为风险控制不到位而破产”。

  但稳健低调与创新进取也并不是完全相反的矛盾,在华泰证券稳健发展的成长故事中,也有很多首吃螃蟹的地方:华泰证券是业内最早开办网上证券交易业务的券商之一,率先推进集中交易,较早开发使用了综合客户服务管理系统(CRM);是上交所首只50ETF产品的主交易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做成了第一笔买断式国债回购交易;成功担任了湖北兴化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独立财务顾问和总协调人,这是第一个经证监会发审委重大重组审核委员会核准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项目。在上述一个个的第一当中,华泰证券也充分体现了创新的意识和优势。

  进入“后综合治理时代”,证券业环境和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过多地追求稳健保守,或许又将成为公司更上一个台阶的障碍。华泰证券董事长吴万善对此的看法是华泰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创新试点券商中抢先一步,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华泰证券的共识是,经过2至3年大规模的市场整合后,我国证券业应该形成综合性券商与特色型券商共存、以5到6家大型综合券商为主导的竞争格局。因此,即使是创新试点券商,也仅仅具备先发优势,但如果不有所作为,那么就失去了做强做大的机遇,就会被别的券商占领先机。市场经济的准则除了大鱼吃小鱼外,还有快鱼吃慢鱼。

  正是在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华泰证券开始树立起了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据悉,华泰就此提出,要把发展的观点作为公司文化建设的核心观点,上上下下,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管市场如何变化,要始终抓住发展这个中心,用发展来安排部署整体工作,用发展来评价决策正确与否。

  与此同时,华泰证券认识到,强调“加快发展”,并不是盲目的快,而是在充分的调研论证、风险可控基础上的加快发展,是在正确处理稳健经营和开拓进取关系上的加快发展。绝不容许以创新为借口去踏“红线”,以发展为借口去闯“禁区”,也绝不容许任何人因违规而玷污创新试点资格和公司声誉。

  思考之三:如何处理稳健经营与扩张的矛盾

  作为江苏券商的代表,华泰证券一直以来都将稳健经营摆在任何事情的首位,低调不张扬成为其最显著的市场形象。但是,市场各方在今年感受到了华泰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华泰证券今年大张旗鼓,动作频频,先是控股联合证券,然后入主长城伟业期货经纪公司,最近则是在香港设立华泰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显然,华泰证券的高调收购与其之前低调不张扬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发生如此巨大转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在处理稳健规范和快速扩张的关系上,华泰证券又能给业界什么启示呢?

  华泰证券有关负责人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的低调风格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之所以华泰证券今年会快速扩张,这其实是华泰在长期发展战略中水到渠成的部分。如果说华泰证券近期的发展势头迅猛,那么,这其实也是华泰长期以来稳健经营下的厚积薄发。

  事实上,作为一个江苏券商的代表,华泰证券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江苏的地域文化和股东的监管理念的共同影响,这使得其形成了“高效、诚信、稳健、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保持了低调不张扬的经营风格。一个客观事实是,华泰证券成立15年以来,部分业务在业内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多年来在业内名列前茅,资产质量一直较为优良,在中国证监会2001年首次披露的“没有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净资本符合要求”的证券公司名单中,华泰证券名列其中。回头看来,低调不张扬的指导思想虽然让华泰证券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发展中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但是,却因此避免了南方证券、大鹏证券在高风险冲击下轰然倒塌的命运,真正实现了“剩者为王”。

  就像华泰证券党委书记潘剑秋所讲的那样,华泰证券成立15年来,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风雨雨,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极为困难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坚持稳健经营、规范管理的原则,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当相当多券商面临困境的时候,华泰却在一心一意谋发展,而且发展的步伐还在不断加快,在全国诸多券商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创新试点资格。显然,这是华泰证券长期坚持“规范稳健”的结果。因此,“稳健”让华泰证券获得了生存的权利,也让华泰证券获得了先人一步的领先优势。

 吴万善:将华泰证券打造为国内一流券商

  当机遇来临的时候,华泰证券又及时出击,这使得其快速发展成为了可能。华泰证券董事长吴万善就曾经表示,在证券市场面临艰难环境时,公司能够经受住证券市场风风雨雨的考验,在证券市场行情变好时,又能把握住机遇,加快发展。

  回顾华泰证券这些年的历程,华泰证券“由守转攻”的风格转变主要发生在获批创新试点资格之后。拿到创新试点资格之后,华泰证券管理层对证券业环境和格局的判断顺势发生了很大转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华泰证券的高速成长正是其领导班子审视度势的结果,对行业变化准确把握的结果。获批创新试点资格之后,华泰证券管理层认为证券业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抓住机会做大做强。因此在这样的观念转变下,华泰证券的发展速度明显提升。

  收购证券公司、参股期货公司,的确是华泰证券早年就确定下来的战略,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被迫不断推迟。在创新试点资格获批之后,各项业务进程就明显提速。因而有业界人士开玩笑说,华泰证券是用2-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此前2-3年的工作。

  如何处理稳健经营和发展扩张的关系,华泰证券的故事告诉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要克制住扩张的冲动,稳健经营永远是第一位;在行业转暖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就不能错过任何一次发展的机会。“有紧有松,有快有慢,的确考验公司管理层的政治智慧和行业判断能力。”某创新类券商负责人评价到。

  思考之四:证券控股集团有多大必要性

  在华泰证券2006-2010年的五年发展战略纲要中,已经将致力于建立由各种专业化证券金融服务子公司组成的证券控股集团的目标明确写入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当中。目前华泰证券相对控股了南方基金(45%)、参股设立了友邦华泰基金管理公司(49%)、控股了联合证券(70%)、收购了长城伟业期货公司(49%),设立了香港分公司,搭建了一个涵盖基金公司、期货公司、证券公司的证券控股集团。在华泰目前的金融版图中,惟独缺少银行和保险了。

  打造证券控股集团成为了华泰证券一个长远的目标和发展的动力。除了华泰证券,我们了解到,目前很多优质券商都相继提出了证券控股集团的梦想和目标。海通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以及即将诞生的银河证券等都提出了或者明确表示了打造证券控股集团的梦想和目标。那么证券控股集团会否成为证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证券控股集团的建设对证券公司的发展又到底有多大的好处?

  某创新类券商总裁对记者表示,证券控股集团是未来几年证券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认为,组建证券控股集团不仅是提升资本规模和实力,改善券商赢利模式、打造证券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巨头挑战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和一体化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它能使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随着《金融服务现代法案》在1999年11月的颁布,美林、摩根士坦利等以证券控股为主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在不断的兼并重组中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成功运作为我们的证券公司展示了努力的方向———证券控股集团。

  而且,为了应对内外竞争的压力,证券公司不仅需要扩大规模,更需要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上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不仅扩充资本实力,同时具备在业务和服务多元化方面的优势,也才能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证券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样的条件下,组建证券控股集团,凭借高效的管理构架和完善的母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而获取一体化经营的优势就成为一种适宜的选择。

  但也有券商负责人指出,组建证券控股集团与公司的发展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换句话说,证券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相关业务的协同效应,自然会产生证券控股集团的业态,但并不代表完成了证券控股集团的战略框架,公司的发展就一定能迅猛提高,相反相关子公司的防火墙制度如果不完善、出现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证券公司的危机或将放大。

  回到华泰证券的发展上,证券控股集团的梦想和目标成为华泰证券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这个梦想和目标为华泰证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鼓舞了士气,确实为华泰证券的高速成长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战略部署还不能完全代表华泰证券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华泰证券的发展仍然需要尽快让各项业务平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司各项业务的盈利能力。因为证券公司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仍然在于建立起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业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6195.html

更多阅读

华泰证券大智慧 下载华泰证券交易版

圈地黑金开发商点火,政府加油,老百姓跟风,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出了近十年的超级大牛市。这轮牛市主要受益者有二,开发商和政府,而买单者为老百姓,开发商迅速成为巨额财富集中人群并疯狂奢侈消费。广大老百姓只能在“安得蜗居一小间”的苦闷中

华泰证券专业版理财大厅的强大功能 华泰证券官网专业版

您在股票交易时是否遇到过下面一些问题:市场上资讯太多无法筛选?大盘走势看不清,满世界的股评水分太多?个股大涨大跌却不知道原因?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如何,怎样知道机构如何给其估值?今天给您介绍华泰证券强大的资讯平台——理财大厅如

声明:《吴万善:将华泰证券打造为国内一流券商》为网友最阳光的笑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