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增:求繁易,求简难得!



 市公司企业,是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下做到这一点的?许多人都在讲,这要归功于其董事长张永增的治企机理:治大国若烹小鲜,认定目标,简化流程。张永增认为,一个企业,一件事情,本来是很简单的,很多人却想得太复杂了,然后再以更为复杂的办法去做,结果耗费时日,影响了进度。这个世界上,想要事情变得复杂很容易,可是如何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处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执行的。”菩提语:凡事皆有因果。这个因果被张永增看得更深更透,将万事万物的方法论归宿于“多则惑,简则明”,这是大道于简的绝妙范本。

  张永增是沉思者,他总能让思想穿越迷雾看见彩虹;张永增是明鉴者,他总能让是非曲直在他的简易词典里一清二白。如果说“道”是方法论,那么“简”则是方法中的“上乘之法”。修行“道”与“简”是张永增成功的不二法则。

  单纯——草一样的青春

  首次接触张永增,他的纯粹与个人修养,让记者非常意外。尤其在谈及过去令人心动的热血青春,张永增更是直抒胸臆:“我那时的想法很单纯,因为所处的年代不好,家境又贫困,所以我那时就是怎样生活得好点,可以说是简单极了。”

  在记者看来,张永增的青春时期更像是一块贫瘠草原上的小草一样,生命力顽强,但生存环境恶劣,所以他满脑子想到的就是如何生存。据张永增自己说,他是农民出身,四姐弟中他为长子,家境的贫寒让他根本感受不到席幕容的诗中的生活“充满泥土的芬芳”,淳朴的他想的是生存!努力的生存下去!

  可是生不逢时,1968年,张永增中学毕业就被迫辍学,回到了原籍。“其实,那时候中学生已经很了不起了,在当地算是一个知识分子,凡事有点优先呢。”但张永增不敢多想,单纯的落地生根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像草一样以简单方式迎接四季复杂的变局。不久,他的优秀被乡政府发现,被招去做了个书记员。

  “能做到书记员我心足矣,因为一是可以把我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之中,二是还有一份丰厚的工分待遇。”张永增告别了田间的体力活儿,开始了脑力劳动,拿到的工分也比以前高了一些,这对解决张家的困难起到了救济作用,张家也为出了他这么一名知识青年感到高兴。张永增自己也很喜欢这份整理文案的工作,虽然琐碎,但很充实。

  明义——沉甸甸的责任

  从1968年到1971年,张永增在书记员岗位上一干就是四载春秋,凭着他不俗的表现,本来可以在仕途上大有作为,而1971年的一次号称为“劳役大招兵”的民工招聘潮,意外的改写了他的人生。

  是什么原因使张永增放弃仕途这一光明的前途呢?而要去的新目标又是怎样的境遇呢?对于一向从简思考的张永增来说,他只知道新工作待遇那是相当地丰厚,是一般机关人员需要15年工龄才能达到的薪金标准,即使是收入最优厚的上海人,相比也略显逊色。而张家上有老、下有小,作为长子的张永增倍感生活贫困与艰辛,穷则思变,没有什么比远离饥饿更能拨动人心了,张永增就是冲着这份报酬而去的。目的地:200多公里外的邯郸,工作类别:高危的煤矿工。

  “当时,邯郸发现了一个大煤矿,便在衡水招收大量矿工,而我就是最先报名的。”张永增回忆道。对于这种危险的职业,张永增觉得意义非凡,因为总算是体会到与天斗、与地斗的其乐无穷。“那时候,矿工的生活很好,每天可以吃个够,一个月还分发一瓶酒,此酒正是地产品牌衡水老白干。”是金子放到哪里总要闪光,1968年的国家政策虽然给张永增关上了通往大学的门,而自强不息的自学之路却打开了他命运的一扇窗,他被破格录为了矿上的首批技术员。

  张永增这个“老三届”勤学、耐劳、实干,而且文化程度又不错,不久便由技术员提为班组长,后来又提为副矿长。1987年,张永增不仅在技术技能中脱颖而出,而且对煤矿的管理能力也有口皆碑,被推为衡水煤矿矿长。对于担任煤矿领导一职,张永增认为:“那是一份更大的责任,有着数百名矿工家属的重托之职。”张永增直言道,“煤矿有三怕,一是怕救护车警笛响,二是怕发大水,三是怕瓦斯。”特别是每天夜里,总是睡不好觉,心里不踏实,怕电话响起,每天如履薄冰一样提心吊胆。当经历了那些生离死别的矿难之后,当目睹那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之后,张永增更加视安全为头等大事。在全国先进煤矿评比中,张永增保持着五年无一次事故、无人员死亡纪录,他个人也获得全国优秀矿长称号。对于这份荣誉,张永增表示作为矿长这不过是基本功。基本功是最简单的,简单的做好了就是最杰出的。张永增坦言:“生命可贵,确保生命安全也算是给乡亲们一个很好的交代,否则,我会愧对江东父老的,留下终生遗憾。”

  归来——与老白干的缘分

  时光荏苒,韶华渐远,张永增在煤矿一呆就是二十载,转瞬人到中年,自己仍奔波于矿山与衡水两地之间。对于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的煤矿,张永增顿觉时光无情,自己的精力已经达不到这份高度紧张的工作所需。出于呵护矿工生命的初衷,张永增向煤矿主管部门衡水市轻工局提出变动岗位的申请。

  令张永增没有想到的是,领导给他安排的去处竟然是衡水老白干酒厂。说到衡水老白干,这正是煤矿上分发给矿工的白酒,兴奋时,大家用它来庆贺;低迷时,大家用它来解忧;孤独时,大家用它来遥寄相思之苦……二十载返回故乡,所就职的单位正是自己有着特殊感情的衡水老白干,岂不快哉。

  一进入衡水老白干,张永增就担起了厂里产能扩建的重任。当时,衡水老白干卖得相当好,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产销脱节现象,产能扩建迫在眉睫。政府关于在衡水市南区扩建200亩的项目批文早已下达,但就是迟迟不见动工。刚进厂的张永增,以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的身份挂帅扩建项目。他每天泡在一线,与施工工人同吃同劳动,寒来暑往,终于顺利完成了任务。此项目的建成,将衡水老白干的产能由2000吨扩大到10000吨原酒规模,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厚积薄发的基础。

  张永增从此开始潜入酒道,认真研究起中国白酒的出路与未来。再加之先前矿山的那一段衡水老白干情缘,张永增越来越对酒产生了兴趣,除了汗水与智慧,还有他冥冥之中注定的不了情。

  一年后,原董事长辞职离去,主管部门非常赞赏张永增在矿山上的管理才能与治企方略。张永增在众望所归中,登上了衡水老白干掌门人位置。在张永增主持下,公司先后制定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若干规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民主管理企业制度,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职工在企业各层次层面上,参与经营决策和各项管理的工作程序。在具体工作中,他把来自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要求作为“第一信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职工对奖金分配和扣罚办法有意见,他亲自调研,及时修改了12条不合理的奖罚制度,并调整了个别部门的收入水平。这些亲民作风使得衡水老白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和谐时期,并一直延续至今。

  简明——“我只做了四件小事”

  从1991年至今,张永增在衡水老白干度过了十七年光阴,这十七年是衡水老白干量变到质变的十七年,也是衡水老白干成长为新名酒崛起的十七年。张永增认为:“衡水老白干的今天来之不易,它打破了河北无名酒的纪录,是企业团队精诚合作的结果,而我的十七年着实简单,不过是历史棋盘上的一个棋子。说来也惭愧,十七年里,我只做了区区的四件小事。”

  人才工程

  这些年,坊间传颂衡水老白干的团队为——“雷厉风行的团队”,“白酒里的战斗机”。这些说法虽然有些神,但却揭示了张永增十七年苦心孤诣营造的人才工程,终于如衡水湖上的荷花绽放了。

  张永增说:“从1994年起,我就注意到白酒不能再一味地拼价格了,必须要有一支专业化的营销人才注入,才能促使白酒走向品牌化道路。”当时,张永增对于各路大学毕业生都钟爱有加。按照张永增的简单想法:尽管当时企业发展尚好,一时还找不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但将来企业还是会对各种专业类的人才都需要。所以他做主招聘了一批人才,其中有财会专业的、建筑的、化工的、营销的……不论专业是否对口,尚且蓄备留用。而现任营销公司总经理王占刚就是那时毛遂自荐加入的,两人上演了应聘场上现代版的可以流芳的“君臣对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永增未雨绸缪的用人观,在十余年后就得到了印证。1998年后,中国白酒进入低迷状态,衡水老白干也大受影响,利税锐减。原有的国营糖酒公司网络逐渐衰退,看到此情此景,张永增意识到自己先前招兵买马的人才用处来临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张永增将大中专院校学生与原销售人员整编成一个独立的营销公司,并派出人马开始自建另一个营销体系与网络。由于主动出击,很快建立起了以民营经销商为核心的市场网点布局,使得衡水老白干较为顺利地度过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

  股票上市

  对于如何做强做大企业,张永增在煤矿工作时曾经多次往返石家庄、北京等城市,办些融资、增资、新项目审批等工作,他深谙资本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企业要发展,最终还是要走资本运作与产业经营的双重道路。正是他脑子里一直徘徊着这样的念头,所以他时刻把握商机,打算让企业上市。1996年11月,以原衡水老白干酒厂为骨干的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此时国家出台了一些对酒业的限制政策,以致酒业公司上市四处碰壁,要上市只好寻找别的理由。

  1999年,衡水老白干的销售业绩开始大幅回升,他看到了北京牛栏山酒厂通过顺鑫农业进行资源整合成功上市。张永增突发奇想,衡水老白干为何不可以走同样道路呢?在他的主导下,衡水老白干与当地一家大型畜禽养殖企业进行了整合,再将产业延伸至啤酒、饮料、饲料加工、陶瓷、建材等行业,使整个企业形成了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经营模式,并组建了河北裕丰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开始以股份制运行了两年之久。试运行的成功,加强了寻求公开上市的决心,一纸申请递交给国家证券部门,裕丰股份顺利在上海成功上市。

  裕丰上市后,直接解决了衡水老白干资金来源问题,张永增将股市募集的资金,大量用于主业投资与经营,2005年实施再扩产,使原酒产能达到了5万吨规模,成就了名副其实的河北酿酒大王。

  品牌战略

  以前,说到老白干这个白酒品类,很多人都把它误归为“低档酒”,这对于衡水老白干来说,是个致命的软肋。有没有办法解决老白干低档酒的形象呢?张永增总结白酒行业的品牌演变规律,提出了副品牌战略。

  其实在2003年之前,衡水老白干的产品一超过20元,销售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而市场上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全兴的水井坊等酒价格高且卖得酣。这是什么缘故呢?自己的产品价格怎么就卖不上去呢?张永增召集总经理刘彦龙、营销老总王占刚分析对策,大家讨论来讨论去,忽然想到,为何不学习国窖1573和水井坊,认真研究衡水的酿酒根基,推出一款超高端的衡水老白干酒呢?在这种思想指引下,大家关注起衡水老白干的“前世今生”。这时,十八酒坊组建的历史事实进入到他们的视野,于是十八酒坊诞生了。从2003年该酒问世到现代,十八酒坊蓝宝石系列一直在石家庄卖得很火,去年仅十八酒坊就完成了衡水老白干两亿左右的销售额。而今年推出的淡雅上升势头最猛,有望突破6000万元的销售业绩……这些副品牌的活跃直接刺激到母品牌的价值回归。

  如今,衡水老白干正是凭借双品牌的威力,显示出王者风范,远远将省内的其它品牌甩在了身后,今年直接指向10亿目标。

  老白干香型确立

  老白干香型的确立,可谓张永增的智慧之举。“衡水老白干之所以没有进入过去的中国名酒之列,是因为将其归类于清香型白酒阵营之中。实际上,老白干与清香酒有些不同:一是大曲,老白干用的是小麦大曲,清香酒则是大麦+豌豆大曲;二是工艺,老白干采用传统的老五甑和两排清工艺,清香酒为清蒸清烧二遍清工艺;三是储存期不同;四是理化指示不同,风格不同。”张永增如实介绍道。

  为了给所有老白干酒正名,1989年9月20日,全国老白干香型白酒协作组在天津成立,全国17家老白干酒厂参加了会议,并推选天津某企业为组长,衡水老白干为副组长。不料,后来天津这家企业转向做浓香型白酒了,将组长之职闲置起来。衡水老白干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接过了组长的职务,并派出人员对全国17家老白干酒厂的工艺进行收集整理,逐一分析,就大曲菌种筛选等八个课题作了深入研究。为此,张永增成立了科研所,并达标为国家重点研究所,由公司总工张志民带队,对老白干香型进行了长达10年的潜心研究,最终于2005年通过了老白干香型的确立。如今,相关标准已经上升为国家标准,为国内所有老白干香型带来了生机,成为了衡水老白干差异化竞争的又一有力“尚方宝剑”。

  生活——简朴归真

  “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要去过分复杂化,还是简单最好。”张永增说,自己曾经有着很多想法,喜欢书画,喜欢收藏,但是工作掳去了业余爱好的时间,于是,他将上网工作变为自己的爱好。“一天可以上网六七个小时,不觉得累,因为能学到很多东西,诸如管理企业的方法等。”

  “我非常推崇古人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我个人并没有什么传奇,我只是把很多事情分解下去,该自己做的不能推脱,该别人表现的一定让给别人去建功立业。我自己并不想当英雄,故所有业绩都是他们的,我不过是一个最本位的社会自然人。”张永增乐呵呵地向记者讲起生活感悟来。

  听市场部部长葛运献讲,张总还是书画协会的领导呢。记者观察到,张永增办公室很简洁,常规的办公套件,地上没有软绵绵的地毯,衣帽钩上并不像其他企业家备着华服,靠背的墙上只挂着一幅王羲之的仿品《兰亭集序》,除此之外,就是屋子的主人张永增了。

  如今,年事已高的张永增,为了工作,放弃了许多,但他仍然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质朴之心。有朝一日,犹如当年羲之一样,邀三朋四友,盘石茶饮,集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回忆衡水湖畔的做酒甘苦,抑或成为现代版的《兰亭集序——忆衡水老白干激情澎湃的岁月》,岂不妙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6231.html

更多阅读

恒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夜深了,还没有困意,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从书架上取出《世说新语》,随意翻到一页,看到上面的一段话,不觉痴了。桓公指的是东晋时期战功

张德芬:孩子有问题,根源在这里!

【编者按 】寂静法师说,孩子是父母的未来——因为中国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太多的爱、心血和希望;法师还说,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待孩子的态度、模式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习惯和命运,最终

绿水:盘古开天,明日开始反弹!

绿水:盘古开天,明日开始反弹!午后大盘冲高回落,个股分化的厉害。午间博客中谈到,指数在扭转的过程中虽然震荡起伏,但短期是有收复2100点的可能,因为短期有变盘需求。当我讲短期目标的时候,有朋友问我2177点呢?当我讲2200点中期波段目标的时

黄永厚:画风幽姿,人永少年

     《读书》杂志的读者每期会在封二看到黄永厚的画。尽管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大哥黄永玉,黄永厚的画自有独特气象,更写得一手奇文。刘海粟说黄永厚:“文真、字古、画奇。”朱屺瞻则说:“画这种画要读好多书。”  黄永厚在北京郊区

声明:《张永增:求繁易,求简难得!》为网友你在我身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