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地广的中国是发展最快的市场。这里有中国本土品牌,也有像联想这样在中国和海外同时成功的企业。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哪个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获胜,该企业就会引领世界市场。” 联想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2007年《财富》),因2004年收购美国著名的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而闻名于世。这件轰动世界的事件展示了向世界腾飞的中国力量。此后联想干脆把总公司搬到了美国。 当时力挺收购IBM的主角就是杨元庆。当时联想的其他董事几乎都表示反对,但联想的创始人、董事长柳传志相信杨元庆的判断。 联想收购完IBM后,柳传志交出经营大权,出任控股公司董事长,之后,杨元庆离开CEO的位置,出任联想总裁。但是,看到源自美国的世界经济危机阻碍了电脑产业的发展,杨元庆2009年2月重新回到联想CEO的位置,公司创始人柳传志也重新出任总裁一职。 杨元庆归位后,大打所谓的“保护和攻击”(Protect and Attack)战略口号。 “联想迄今为止致力于千方百计在中国内需市场创造出更多的利益。现在,我们应该更深入挖掘中国市场,并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拓展。首先,将招集中国顶尖人才,把他们输送到今后要开拓的新兴市场上。其次,将把更多中国的热门消费产品推介到海外市场。” 杨元庆最近每隔一个月就要往返于美国和中国一次,他正在深谋远虑的一个重要的未来战略就是,把中国打造成联想的设计中枢。他说:“我们要努力培养企业创新的基因,而不是模仿,要使联想产品的商标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变成‘中国设计 (Design in China)’。中国技术人员的创新力量现在并不比美国差,但工资却非常低。” 杨元庆在采访前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展示的新产品都突出了“中国设计”这一概念,切实体现了他作为CEO的经营哲学。 小型笔记本电脑“IdeaPad U1”和“Skylight”以及智能手机之一的“LePhone”都属于这类产品。这些新产品比其他产品更小、更轻、更灵巧,随时随地可以网上冲浪。 尤其是IdeaPad U1,可以把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分离出来用作平板电脑,堪称开创了“混合笔记本电脑”的新形式。电池使用时间也从至今为止最长不过10小时左右大幅提高到最长60小时。 再说LePhone,它是以谷歌的智能手机Android操作系统(OS)为基础制作的,比三星电子先走了一步。这些产品本月初在美国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博览会首次亮相,并包揽了主要奖项。特别是IdeaPad U1被网络新闻媒体CNET、笔记本电脑专门杂志和美国杂志《科技新时代》等评为最佳电脑、最佳笔记本电脑和未来产品。 联想的移动互联网战略使用了“乐”字,叫作“乐计划”。其主旨是,首先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然后走向世界。 杨元庆说:“关于智能手机,也将首先推向中国市场。在中国取得成功获得信心后,再进军世界市场。” 从他的话语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这一巨大市场的“分量”。中国市场正在逐渐壮大,从规模上可与美国匹敌,从质量上也成为消费世界最尖端产品的实验平台。记者便想,正因为有着如此庞大的市场,所以他才敢说“中国即将赶超韩国”。
![杨元庆:中国IT市场赶超日韩是大势所趋](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53428816536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