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是个大趋势,如果只是守住中国市场,未来的路只会越来越窄。但“走出去”的步子不能太快,不要盲目拓展业务。
![李东生:“走出去”是持久战,步子不能太快](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540287261467.jpeg)
2009年,TCL的全球化经过了整整十年的历程,终于实现了整体赢利,取得国际化战役的初步胜利。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企业“走出去”是一场持久战,一定要有坚持的毅力、务实的发展观,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胜利往往在“再努力一下”的坚持中。 1999年开始,TCL挺进国际市场。其间,我们遭到过重大亏损,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艰难。但我始终坚信,从长远战略上看,“走出去”是必然的。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大趋势,国家与地区间的经济壁垒将会越来越少,中国的开放度也会越来越高,如果只是守住中国市场,未来的路只会越来越窄。 十年来的历练和坚持,如今的TCL,已度过扭亏、维持阶段。目前,我们在人才储备、技术创新积累、国际化管理架构搭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我们由扎根本土的中国企业向放眼全球的国际化企业的历史性转变,完成了涅槃式的重生。 在付出很大代价的同时,我们也取得了可贵的经验和积累。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企业全球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是走出去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只是每个阶段所处时间周期因为大的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等因素会有所不同。不要期望马上就可能有很好的效果,需要做好长期的战略,具有坚定的全球化发展的历史使命感与决心。 当然,走出去还要做更多的研究和准备,包括业务的研究、市场的研究、资金的筹备,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准备。要注意寻找适合自己企业业务特点的、能把自己竞争优势很好发挥的,或者能够延伸的业务模式、区域不要走得太快,不要盲目拓展业务。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确实很大,但它是客观环境造成的,从企业内部来讲,TCL的竞争力已经有明显提高。这轮国际金融危机会造成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重新洗牌,对中国企业可能倒是一个机会,也许能在这轮洗牌中,提高我们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