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冤家不聚头。台湾首富郭台铭和内地新晋首富王传福在窃取商业机密案还未了断的时候,在业务层面的火药味也越来越重。 郭氏 悄然布局电池产业 昨日,有消息称郭台铭将通过彩色滤光片厂虹创收购台湾锂电池厂商超能源。据悉,由于台湾超能源陷入财政危机,因此其在竹南旧厂,包括厂房、设备都在对外贱卖,因此外界认为,郭台铭的鸿海一直想大规模切入锂电池市场,这次是个绝好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池市场恰好是郭台铭的“死敌”王传福起家的行当。目前王传福的比亚迪是全球第二大锂电池生产商。
![郭台铭 王传福 郭台铭与王传福业务层面的火药味越来越重](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541029910157.jpeg)
实际上,郭台铭觊觎电池产业已久。欲把台湾超能源揽入旗下,已经不是郭台铭第一次期望染指电池产业。 早在今年5月,郭台铭旗下的正崴集团被曝出和美国电池制造商Boston-Power合作。美商Boston-Power是电池领域的新锐,凭借环保高效锂电专利和4500万美元的投资短短两年间一跃成为电池行业里的宠儿,并在内地广东设有生产基地。但是,毕竟和电池厂商合作与拥有全套的锂电池生产线并不能相提并论。因此,郭台铭此番收购台湾电池厂商超能源引发外界遐想联翩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王氏 鸿海未来的榜样? 与郭台铭在电池领域动作频频相比,昔日的“电池大王”王传福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凭借电池领域多年来的积累,比亚迪摇身一变,成为新一代“绿色汽车的领军企业”。正是顺应了“科技”、“环保”、“创新”、“新能源”等诸多关键词,连股神巴菲特也在去年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今年比亚迪的股价从13港元一跃升到72港元,因此43岁的王传福以396亿元身家成内地首富。 与王传福相比,郭台铭目前在商业上还遇到点麻烦。先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鸿海股票大幅下挫;后又推出在内地三年建万家电子卖场的计划被指信口开河。而最近一季度的财报虽然摆脱了一直以来的低迷,但是仍未达到分析师的预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台铭还会执着于和王传福的恩怨吗?郭台铭、王传福的恩怨始于2006年,当时郭台铭的富士康以窃取商业机密为由在深圳法院起诉王传福的比亚迪。富士康始终认为比亚迪的做法令富士康损失了人民币51.3亿元的生意。双方已就此交锋3年,有4位比亚迪员工被判刑。至今这起案件还未了结。 在外界看来,尽管王传福目前仍然身陷“剽窃富士康商业机密”的案件,但是几乎无损他在商业上,特别是在资本市场获得的青睐。为此分析认为,郭台铭与其总是以“受害者”心态和王传福打官司,不如效仿“老冤家”凭借电池产业这样的“新能源”概念在业务上杀出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