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会:下注资本市场做大海鑫



  “从不会抽烟到现在天天烟不离手,一年多来,李总越来越沉默了。”李兆会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描述他眼中的年轻老总:经常独自一人坐在宽大的写字台后,嘴里叼着根烟,一脸深沉。的确,数十亿元的资产和上万人的生计全部压在这副尚显稚嫩的肩膀上,李兆会的压力非外人所能体会。

  2004年,李兆会真正掌握海鑫实权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抛出6个多亿的巨资进入资本市场。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动作,也是一个超常动作,还是一个高难动作。时间是2004年11月12日,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59356.89万元的价格,受让 中色股份(行情 股吧)所持 民生银行(行情 股吧)16053.525万股,成为民生银行的第十大股东。据中色股份董事会透露,他们近半年来,到处寻找民生银行的买家,先后接触过为数不少的企业,最后因海鑫实业价格出得高,所以双方很快成交。民营企业参股银行的例子很多,大多是出于通过参股银行从而获得一个相对稳定便利的融资途径,但像李兆会这样愿意花费如此高价的例子却并不多见。截至2003年底,海鑫实业的净资产为18亿多,而他们给民生银行的总支付价款为6亿左右。

  同年11月18日,上海海博鑫惠公司从黑龙江富华集团手中获得华冠科技(行情论坛)21.5%的股权,从而成为华冠科技第二大股东,华冠科技第一大股东是万象集团下属的万向三农,其持股29.95%。从上海海博鑫惠的注册资本构成来看,自然人周晓冬出资2000万,占11%的股份;山西海鑫实业出资16000万,占89%的股份。也就是说海鑫是上海海博鑫惠公司的控股公司。从公司的经营内容来看,他们除了从事一些进出口业务以外,主要是为李兆会在上海展开资本运作提供平台。上海海博鑫惠成为华冠科技的第二大股东后,其所处的地位非常微妙,第一大股东万向三农所持的股权为29.95%,万向三农长期以来一直在谋求对华冠科技的控股权,之前的10月26日,万向三农受让了富华集团6.2%的股权,随后富华集团又将剩余的股份给了万向。正当外界普遍认为万向将最终获得富华集团手中剩余股权的时候,李兆会闯了进来,由此在华冠科技的前两位股东名单上同时出现了两个知名民营企业家的名字——一个是鲁冠球,一个是李兆会。据了解,李兆会并不会进一步谋取对华冠科技的控股权,他目前的这番行为仅仅只是从一个战略投资者的角度做出的,同时也为万向三农做了一个配合性的运作。万向三农此前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了29.95%,如果进一步则比例将超过30%,这样就会引发收购,而又无法申请豁免,因此他们引入了山西海鑫这样一个策略性的合作伙伴。

  李兆会进入资本市场,是否能为海鑫赢来大把大把的银子,在这一点上,东镇人是不看好的。理由是李兆会太嫩,他根本没有“赌场”经验,是猴子一夜之间不可能变成老虎。即使这一次赌赢了,也是瞎猫子碰到死老鼠;如果赌输了,他本来就该输。对李兆会来说,不赢是正常的,赢是不正常的。人们的这种心态好比是——富人手里的金子,是假的也是真的;穷人手里的金子,是真的也是假的。一位海鑫人直言告诉记者,李兆会虽然是海鑫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说穿了,那只是印名片用的,企业的大小事情都是他手下的一帮“军师”在处理。这些“军师”,有集团招聘的,也有县政府直接派来的。公司大的决策都是这些“军师”研究好了向李兆会汇报,然后,李兆会根据感觉点点头或摇摇头。

  如果一个企业发展只是靠董事长的“点头”和“摇头”行事,这个企业是不会走得很好的。然而,李兆会的企业在他的指挥下发展三年却战果辉煌。

  据海鑫的一份资料介绍:

  2003年海鑫总产值超过50个亿,上缴利税超过10个亿,为当地财政贡献3个亿,成为历年来海鑫发展最迅速、最好的一年。

  2004年,海鑫完成总产值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同年,海鑫被评为纳税全国民企第一。

  2004年8月,海鑫靠产品优势,凭竞争实力,在即将兴建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原材料招投标中逐鹿群雄,一举中标。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海鑫依据合同将为杭州湾大桥工程提供价值1.6亿元的优质钢筋。

  三年来,李兆会还为海鑫2100名员工办理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先后投资7200万元为员工建设了13栋住宅楼、31座小别墅,拿出347万元重奖贡献突出的人才,一次奖励10辆“帕萨特”汽车,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民营企业员工奖励的先河。另外,海鑫公司先后投入1200万元对员工进行培训,组织350名员工参加成人高考,输送120名员工到武汉科技大学深造,举办各种培训班380余次,受训员工达27000人次。

  从海鑫公开的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兆会三年来立下的战功,这在中国“第二代富豪”史上也可谓“凤毛麟角”。然而,在东镇人看来,这些成绩要么是由机遇带来的,要么是他父亲留下的基础。他们认为,钢铁价格从2002年10月开始,一路猛涨,才使海鑫的效益翻了一番;另外,在李海仓去世之前,给他留下了很好的人脉,建立了一个非常广泛的公共网络关系,包括联营单位,业务单位,甚至包括销售、客户、原料供应商等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多年为海鑫积累的信誉。这些都给李兆会提供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平台,李兆会不赢也赢。

  总之,人们不相信李兆会有那么大的能耐——接班三年,就把李海仓留下的小海鑫变成了李兆会的大海鑫。然而,接触过李兆会的人又有另一种说法,他们认为:李兆会是一个很有“爆发力”的人,他的接班,与鲁冠球、茅理翔的儿子接班不一样,他们是在正常状态下接的班,享受着“扶上马,送一程”的优厚待遇。而李兆会是在非正常状态下突然接的班,什么准备都没有就上任了,继承的难度比鲁、茅之子大得多。也正是这种特殊的接班,才使李兆会有特殊的动力。用辛存海的话来说:“李兆会绝不是糊不上墙的刘阿斗,如果说他还是个孩子,那么,他是孺子可教!李兆会虽然只有20多岁,但他已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澳大利亚上过5年学,大学所攻专业是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正好与管理海鑫对路;李兆会从小受到李海仓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经过集团高层的反复考察,他具有前董事长某些闪光的品质。其实,企业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企业家人格修炼的过程。

 李兆会:下注资本市场做大海鑫
  从官方角度看李兆会,他确实是一个成长很快的董事长,而且是一个有能力有个性的董事长,还是一个能集中集体智慧而进行决策的董事长。从这一点出发,李兆会进入资本市场并非“炫富”,也不是赌博,而是理智的选择,也是代表海鑫利益所作出的决策。据说,李兆会进入两家上市公司,都没有成为控股股东,他的目的和野心何在,海鑫没有向任何媒体透露。而有人猜测,李兆会收购万向三农的股份是因为他在为挺进资本市场、开展多元化经营做一些试探性动作,所以首先要学习一些经验,而在资本运作和实业运作上都有着成功经验的万向集团无疑是李兆会最好的学习对象。

  又有人猜测,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虽然民营钢铁企业的发展并不是很乐观,但山西具有煤炭、焦炭等发展钢铁产业所必需的原料优势,因此山西海鑫相对其它地区的民企来讲竞争优势还是比较强的。但仅仅凭借地理优势这一点显然不能让年轻的掌门人李兆会高枕无忧,事实上,在极为突然的情形下执掌海鑫集团、并在随后一年中遭遇了2004年的宏观调控后,李兆会不得不思索怎样才能把父亲一手创建的集团继续发扬光大,是否应该在钢铁主业之外寻求新的增长点。

  还有人猜测,李兆会两度出手国内A股市场可能是海鑫钢铁发出的一个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信号。海鑫钢铁目前的产量是两百多万吨,在行业内属于中等规模的企业,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海鑫很难在本行业中再进一步扩大,因此希望选择多元化发展。由于家电、汽车等高端产业投资需要上百亿资金,海鑫把眼光投向了农业和金融行业。农业是基础产业,而且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扶持,可以长期看好;而之所以选择进入金融行业,是因为可以把产业与资金结合在一起,对于将来融资也有很好的帮助。

  另有人猜测,好几家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在民生银行里都拥有股份,李兆会入股民生银行,虽然只占3.1%股权,但其最大的目的可能是想通过此次入股确立自身在中国商界中的地位,借此和国内的知名企业建立起比较牢固的关系,毕竟李兆会的年纪还很轻,入股后有助于提升自己。

  种种猜测,都不能透视这个初生之犊突然杀进资本市场的真正意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6985.html

更多阅读

李兆会:从阿斗变成李总

有人把中国198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称为“独生一代”,在富豪家族中,这一代应该算是中国“第二代富豪”,这一代是跳过了“艰苦创业”而站在一个辉煌平台上起步的“少富”。有人预言,在这一代中,10个继位者就有9个要失败。而李兆会就是中国“

车晓老公李兆会:80后山西首富资料曝光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李兆会(图片来源:资料图) 车晓老公李兆会(1981—),山西闻喜人,2005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任海鑫集团董事长。 发生在2003年1月的李海仓遇刺事件震惊全国,但同时这一事件也促成

山西首富李兆会 “山西首富”李兆会七年之痒

 28岁的“山西首富”李兆会正遭遇七年之痒。    “七年之痒”其实是个舶来词,是指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审美疲劳,就可能节外生枝或遇到瓶颈。50多年前,美国性感女星玛丽莲8226;梦露主演过的同名电影甚是卖座,“七年之痒”于是

独生一代李兆会:传统家族终结者

 2003年1月22日,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第九届执委会副主席、有“魔术师”之称的著名民营企业家李海仓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东镇遭歹徒枪击,经抢救无效死亡。3月,李海仓年仅22岁的儿子李兆会紧急接替被

李兆会:成长的代价《中国企业家》杂志

对这个年轻人的成就,外界持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肯定李兆会的能力,另一种则认为他正好赶上钢材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猛升   文/本刊记者 刘建强   李兆会出现在《中国企业家》的封面纯属偶然。   一个非常不幸的偶然。   200

声明:《李兆会:下注资本市场做大海鑫》为网友牵佑手卟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