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2009中国营销
下海创业头几年,我一直没敢给父亲母亲讲,父亲一直希望我做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母亲对我当时所在的石油勘探研究所那个稳定的工作非常满意,经历过人生动荡的父亲母亲,他们心底是极其希望他们的儿子安安稳稳过一生的。 创业前几年很苦,租赁过民房、看守所的“小阁子笼子”、建材仓库,摆地摊推销,深夜钻研技改做机器,因为不想让父母亲为我担心,所以下海的事对他们一瞒就是好几年,直到1999年公司稍微有了一些模样,那已是我们搬的第五个“家”时,我才邀请他们去看一看我的公司,得知我下海的父亲母亲才第一次见到“皇明”。记得我背着父亲(父亲年轻时得病瘫痪)从一楼到三楼时,我能感觉到父亲那颗忐忑不安悬着的心慢慢放平静,对我的创业才不像一开始知道消息时的担惊受怕了。 第二次“视察皇明”是在2003年的冬天,那时我们已搬到第七个家,父亲在总部看了当时的产品展销,母亲在看到厂房里没多少树时,“指示”作为绿色产业的皇明,要多种树。2009年,这是父母亲第三次来看皇明,也是皇明的第八个“家”,陪同父亲母亲在新的办公大楼、科技馆、文化馆、蔚来城等等的“视察”,我能感受到父亲母亲发自心底的笑! 为了我的创业,让我的家人为此担惊受怕,这不是我的本意,但我心里明白他们在知道我下海的那天起,已把晚年所有的心思放在儿子创业的成败荣辱上了,商海行船不像在“公家上班”(父亲的话)那般稳靠,但我的父亲母亲知道儿子已经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后,他们选择的只有支持!!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博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黄鸣:我的父亲母亲(200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543115069972.jpeg)
我已从青年转向中年,但心中永怀的是一颗少年壮志的心,感谢我的父亲母亲,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妹妹一家,为了照顾父母他们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如果没有他们任劳任怨的精心伺候,我不敢想能有今天。有了他们的支持,我就有了精神可依赖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