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 Vuitton几乎季季都有艺术家来助场。Miuccia Prada本季也别出心裁地请来了年轻画家为她的时装面料挥毫泼墨,Dolce&Gabbana顶着改变风格的争议,唤醒了人们记忆中的印象派大师安东尼?华托,Moschino Chip&Chic的裙摆上也“飘”动着著名插画师的即兴之作。瞧,时尚与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如胶似漆。到底是以才华横溢著称的大师们黔驴技穷,还是艺术家们实在扛不住名利双收的诱惑?或者,这又是一次互利互惠的商业运作?
“Nurseof Greenmeadow,2002”为Richard Prince“Spiritual America”系列作品的一部分。
Richard Prince是谁?以情色作品见长的当代艺术家?哦,不,恐怕不仅如此。本季Louis Vuitton那些在各大时尚报刊头条上搔首弄姿的“俏护士”们,将会让他成为下一个“村上隆”。也许很快,他原本那些积满厚厚灰尘的作品,就将被那些富得流油的商人们从“索斯比”或者“克里斯蒂”以高昂的价格领回家,从此挥别那阴暗的画室,在水晶灯与大理石的环绕下享受贵宾的礼遇。紧接着,Richard Prince会竭尽所能地利用得来不易的商机,将个人作品最大可能地发挥其商业价值。是的,就像村上隆笔下那个古怪精灵的小魔女一样,很快那些“俏护士”的归宿便不再只有时装而已。那么,Louis Vuitton难道白白做了冤大头吗?肯定不是,时装大鳄想做的永远不是“伯乐”而已。先看看因为艺术家的参与所带来的表面功效吧。正是因为有了Richard Prince推波助澜的热辣噱头,才成全了本季评论家对Louis Vuitton铺天盖地的品头论足。
Marc Jacobs 春夏系列中向Richard Prince致敬部分
人们似乎对往日上流小姐的“下流”转型,流露出了极大的兴趣。不过,这个拿“性暗示”来挑逗观众眼球的伎俩,在艺术情操的包装下,非但不显得下作掉价,反而让部分人对MarcJacobs设计的诙谐幽默大加赞赏。虽然,负面的冷嘲热讽也大大存在,但恰恰因为有了不和谐声音的存在,才能引发激烈的争论,免费的宣传也得以在争议背后无声无息地蔓延到消费者眼中。
艺术作品为时尚产业所带来的仅仅只有话题性而已么?当然不止。其本身存在的艺术价值完全可以提升消费品的身价,为后者赋予更具内涵的消费品位,尤其对于价格高昂的奢侈品来说,完全可以摘掉空洞、“大金牙”帽子,以高段的手法满足购买者的虚荣心。况且,你不能否认,把艺术大师们那些充满美感和新奇创意的作品注入到消费商品中,本来就是对时尚品商业价值的升华。
至于时尚和艺术到底谁踩着谁的肩膀上位,看看这双赢的局面,与其说是互相利用,倒不如借用自嘲是当代艺术推销员的房方的妙语:“时尚和艺术就是狼狈为奸。”
Part1艺术就是最奢侈的时尚
典型症状:将时尚与艺术的结合推向登峰造极,小到一个普通的酒瓶、一件时装,大到一辆宝马汽车、一幢奢侈品的旗舰店都可以经过加工再造,成为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成功范例:AndyWarhol、MarcJacobs
作为“波普艺术”的鼻祖,AndyWarhol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撮合时尚与艺术“联姻”的始作俑者。并不像其他刻板的艺术家一样,听到“商业”二字就报以嗤之以鼻的态度,相反,他却专著于将充斥流行文化的“粗俗”产品点化为真正的艺术珍品。并让这种作法在商业气息浓重的60年代,深深扎根于美国的商业文明。他曾在1968年的报纸广告上,大肆地宣扬着艺术商业理论“我将会以个人名义推出下列任何一类产品:时装、香烟、胶纸、摇滚唱片、电影器材、食物、钱!”
AndyWarhol的“ABSOLUTVODGA”画作(左)开创了所谓的“ABSOLUTART”
波普艺术作为时尚的一种呈现方式,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于是便有了那只著名的酒瓶——ABSOLUTVODGA。据说AndyWarhol曾深深为其造型时尚感所折服,正是因为,那厚重的瓶身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其后,KeithHaring、KennyScharf等著名的艺术家也争相为“ABSOLUT”创作出了许多著名作品。而后者正如你今天所看到的一样,的确成为了闪烁着艺术光芒的时尚宠儿。
以时尚工业作为载体,艺术似乎尤其容易散发出点石成金的气质。继YvesSaintLaurent后,新近走红的澳大利亚设计师TinaKalivas,再次巧妙将蒙德里安色块拼接的绘画风格融入时装设计中,配合她精湛的剪裁技艺,立刻吸引了国际时装评论家StephenTodd“对含蓄趣味的独特触觉”的好评。但要说把艺术风潮在时装界中,玩得登峰造极的还是MarcJacobs,他任创意总监的LouisVuitton一手将济济无名的艺术家们捧为当代艺术风口浪尖上的先锋人物。同时,他精湛的眼光也让每次烙上艺术标签的商品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尖货。
前景预测:当越来越多的时尚产业将目光投放到与艺术家们的合作时,合作的形式也会更多元,除了绘画,装置、行为艺术、电影、音乐……也会变得前所未有地时髦起来。
Part2时尚品牌一招手,当代艺术竞折腰
典型症状:今天的当代艺术家们不再把作品对准画廊和美术馆这些三年五载都捞不着半滴“油水”的地方。艺术市场的空前繁荣,让尚未被成功“宠幸”过的艺术家,不甘于眼瞅着别人发达。与时尚产业的合作,很可能就是功成名就的速成方法。
成功范例:周铁海、村上隆、RichardPrince、山口兰、丁乙……
刘晓东的画作《三峡新移民》以2200万的天价让人惊得目瞪口呆。谁也不会想到今天的当代艺术市场会如此活跃,尽管有人讥讽风光背后飘浮着的都是人们头昏脑涨的繁荣泡沫而已。不能否认,用作品换来的“名利双收”的确实实在在地摆在了面前。但是,机会只能眷顾一小拨幸运者,剩下怀才不遇的大多数们甚至可能连饭钱都挣不来。在艺术价值得不到肯定的同时,谋求作品的商业价值就成为了艺术家们的诉求。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家丁乙与他社记的Hermes丝绸方巾
随着时尚行业与艺术行业的亲密接触,商业市场为艺术的呈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为那些确实有“料”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往庸俗里说,一旦与知名时尚品牌合作,对名气的传播速度和经济收益都有百利而无一害。正如你看到的,日本插画家山口兰与植村秀合作,为其设计四款限量版洁颜油;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家丁乙为Hermes设计限量丝绸方巾……在商品叫好叫座的前提下,艺术家们也成功地由幕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当代艺术家周铁海正是因为多年前一句“我要用奢侈品为我的作品包装”,得到了LouisVuitton的青睐,将画作悬挂到了顶级奢牌的橱窗里。这一举动不仅意味着在全球商品生产的产业链中,中国人已经开始进入创意的前端,对周铁海个人来说也正是跨越国籍界限,身价飙涨的开端。
前景预测:商业市场需要的是有独特视角及艺术个性的作品,艺术品的商业价值正体现在它对时尚潮流的指导作用上,品牌不是要找第二个设计师,而是在寻求与设计师碰撞出火花的对立面。
Part3玩时尚的变艺术,玩艺术的变时尚
典型症状:早两年,玩艺术和做时尚的可是互相看不上。前者管后者叫“没文化”、“低俗”和“爆发户”,后者管前者叫“穷酸”和“假清高”。可是,现在尝到甜头的艺术家们都身穿Gucci、脚踏Dunhill,摸出一钱包还是LV的。玩时尚的却开始比拼谁的艺术收藏多,谁的设计作品更生涩。
成功范例:JohnGalliano、HusseinChalayan、沈黎晖……
阔别10年之久的清醒乐队出了新的专辑。引人注意的是唱片封套——一个包裹着LouisVuitton印花皮格的卫生器具。曾几何时,坚决与时尚划清界限的文艺青年,让每个人都以为他们是那么的邋遢、落伍。但是今天,这个现象似乎有所改变。艺术家们不但在作品中很赏光地给了“时尚”面子,生活也要比我们想象中要讲究得多。更多的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艺术家,手里更是有我们闻所未闻的摩登玩意儿,从复古铁皮玩具到限量牛仔裤,从一水儿洋文的音像制品到需要预定的进口房车。艺术家们着实从鄙视潮流转换成了领导潮流,仿佛一副人人都要成为AndyWarhol的样子。
John Galliano的秀场就像是一场舞台剧
有趣的是,艺术家们改头换面的同时,时尚的操盘手却都在忙着绞尽脑汁把艺术鼓捣出花来。有人把时装设计大师
Hussein Chalayan直接称为艺术家。也许他设计的服装永远不能穿在你身上,但是他成功地通过服装设计这一手段明确表达了个人前卫的美学观念。让时装与艺术两个本来单独的实体之间存在了相互对话和影响的可能。在他的时装秀上,录像、装置、摄影等艺术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那种用设计作品来反映社会现象和哲学观点的调调,简直与艺术家的表达手法如出一辙。如果说Hussein Chalayan将艺术时装化,那么John Galliano一定是将时装艺术化得最彻底的那个人。他的T台上充斥着挥之不去的舞台情节,从艺妓式妆容到电影女神Marlene Dietrich的中性着装,处处都有影像艺术的影子。在他的理念下,艺术为时尚所能做的并不只是吸引眼球的噱头而已,而是真正地将两者切入体肤的二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