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行业政策 服装品牌建设四重奏之“政策环境篇”



  近日,由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内的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在行业内引起了强烈关注,同时也掀起了新一轮有关纺织服装业品牌建设的热烈讨论。本期,我们为您带来《品牌,来了!》(服装品牌建设四重奏专题),带您一起去了解当下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品牌发展之路。

  新闻回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不仅提出了加快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还明确了加快自主品牌建设的工作任务及相关政策措施。

  政策环境篇 

  为品牌营造“生态环境”

  “大力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是实施落实《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张莉在第六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重申,七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工信部将与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建立会商机制,从增强企业实力、营造市场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开拓海内外市场等几个方面,加快推进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工作。

  让微笑曲线的嘴角翘起来 

  《指导意见》中提到,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当前,在纺织工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时期,以服装、家纺等纺织终端产品为重点,加快推进纺织行业自主品牌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谈到近些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品牌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东辉说,品牌建设是协会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协会很早就意识到,要想使中国纺织业摆脱长期处于国际纺织产业链低端的局面,就必须走由大到强的道路。因此,在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协会就明确提出了“两个贡献率”,即: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就是要让产业“微笑曲线”的两个嘴角真正翘起来。这其中,一端是提高设计研发、技术创新能力;另一端就是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附加值。 

 纺织服装行业政策 服装品牌建设四重奏之“政策环境篇”
  “此次工信部等七部委下发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指导意见,体现了政府层面加速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决心,这意味着国内优秀品牌将会迎来更有利的成长环境。”杨东辉表示,去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增加了困难,但同时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产业升级的迫切性。 

  “作为最了解行业发展状况的行业协会,即便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文件,我们也会始终遵循行业发展客观规律,努力提高行业企业的两个贡献率。”在杨东辉看来,品牌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纺织服装行业的品牌建设尤其如此,“有些东西是需要历史积淀的”。

  品牌生长需要稳定、适宜的土壤 

  “其实,具体到企业来讲,政府的扶持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为品牌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不是某种短期的奖励措施。”杨东辉如是说。的确,一个真正好的企业,一个有希望的品牌,并不在乎一次百八十万元的奖励,而更需要一个稳定、长久、适宜的生长土壤,这包括政策、商业环境和社会舆论。 

  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各司其责,全面完善自主品牌建设在技术进步、财税支持、规范流通领域经济秩序、金融支持、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产品质量监督、名牌发展战略等方面工作,就是要全力营造适合自主品牌的生长环境。 

  《指导意见》中提到,要营造公平规范的国内市场环境,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实现国内外服装、家纺品牌同等市场待遇。积极支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开展服装、家纺自主品牌进名店、自主品牌推广、市场拓展、信息咨询、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活动。商业企业对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实行“五优”:优惠进场、优先上柜、优先宣传、优先销售、优先结算。 

  这样的政策措施是国内优秀品牌普遍欢迎的,因为在国际一线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国内的知名品牌却受到来自“名店”的不公平待遇。 

  此外,实施自主品牌重点工程对企业品牌建设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自主品牌重点工程就是要按照“扶优扶强”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托行业组织,选择100家左右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和培育,形成一批国际化服装、家纺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建设,企业是主体,市场环境和政策措施都是外部条件。服装、家纺企业首先要树立自主品牌意识,提升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努力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正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所指出的那样:“品牌价值是融合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统一体。”如果自主品牌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好,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自主品牌建设大潮之中。因此,品牌一定要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品牌创新道路,跟踪模仿的路是走不通的。

  延伸阅读 

  《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要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全方位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实现我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国际化,增强服装、家纺行业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 

  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健康、规范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培育发展一批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知名品牌为标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服装、家纺企业;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 

  基本原则: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策为引导。 

  六大工作任务: 

  一、提高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综合实力。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四、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五、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六、实施自主品牌重点工程。 

  六大政策措施: 

  一、支持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二、为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三、扶持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四、加大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保护力度。五、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业企业的作用。六、加强组织领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8052.html

更多阅读

全球十大婴儿服装品牌 十大服装品牌电子商务之道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  凡君“现在还不触网的品牌,10年后将被消费者遗忘”这句话一点都不危言耸听。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支付的实现,智能型电子商务信息化交易以及网络技术手段的加强,服装网络营销市场的增长速

服装品牌 扫描我国服装品牌建设

  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发展迅猛,新进品牌不断出现,但是,从营销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看,许多新进服饰品牌还停留在低层的推销或者模仿式的营销,本文就目前品牌营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谈几个观点,意在抛砖引玉。     成长中的困惑    

服装品牌建设:让中国品牌轻装远行

        当人们发现用十亿件衬衣仅仅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的时候,也许会感慨于“数量经济”为“质量经济”所取代。有人也许会反思我们沉迷数量增长多年,得到的仅仅是欧美诸强在酒足饭饱后的残汤剩饭,权衡得失后,开始寻找中国产品物

温州男装贴牌 温州服装品牌发展透视之贴牌加工现象

         作为中国服装产业的风向标,温州无论是自创品牌还是清明星树品牌形象,无论是率先推出品牌虚拟经营模式,还是大规模地转型搞贴牌加工,总能在业界产生极大的反响。在“名牌兴市”的倡导下,起步较晚的温州男装以高起点、

声明:《纺织服装行业政策 服装品牌建设四重奏之“政策环境篇”》为网友守卟住德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