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经营是很多企业到一定阶段后的发展方向方式之一,然而,这种经营方式其实是一场“危险的游戏”。事实上,有不少企业正是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败下阵来。 任何行业都应该做专做精 企业走“多元化”之路,必然有自己的理由,归纳起来无非就是多元化经营可以化解风险。企业是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主体,以多元化化解风险本无可厚非,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但事实上,多元化隐藏了一个更大的风险,即不专注。不管是东方不亮了,还是西方不亮了,这都是风险。想运用“东方不亮西方亮”来化解企业风险的思维其实走入了一个误区,在实践中也会带来一系列危害。回顾早年“巨人集团”失败的案例,不难发现,“巨人”的倒下就是因为自己埋下了多元化经营的陷阱。 因此,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做专、做精,这样才能够长久健康的发展。 服装企业应拒绝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与专业化 服装企业拒绝多元化发展 应安心做专做精](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562661964185.jpeg)
温州就存在因多元化发展而陷入困境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有的企业因盲目进行多元化发展,导致资金链断裂,经营陷入困境。最终,企业主只能无奈吞下苦果。 只有107万人口的福建小城晋江,拥有100多个发源自当地的品牌,安踏、特步、361度、利郎、七匹狼、九牧王……超过一半是驰名商标。这些本土品牌气场很强,攻城略地,似乎无坚不摧,大举占领了二三线市场。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晋江的服装鞋帽企业中很少有企业搞多元化发展。晋江品牌的发展与此有很大关联,因为只有做专了才能精,才能长远发展。 利郎总裁王良星表明:“生意人和企业家的区别在于,生意人的第一目标是赚越来越多的钱,所以他会去炒股票、炒房地产、炒煤矿,因为做房地产、做金融来钱来得快,但是这些钱来得太容易了,你不可能再安心去做服装;企业家不一样,最关注的还是做成事情。” 安踏总裁丁志忠更是明确表示拒绝多元化发展,他说:“一个人做生意要专注,做企业要做你懂的,虽然企业搞多元化有不少成功的,但是对于我们企业和我个人来说,好像是不适合的,所以不会考虑多元化。” 因此,如果你选择做生意,可以多样化的发展自己的事业;如果你选择做企业,那就要安下心来,认真的做好本品牌,以谋求更大的发展,服装企业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