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贵阳市各大商场促销频频,一些平时并不重要的节日也被当做节庆大肆开展促销活动,商品折扣也较往年更大。不少消费者向本报反映的情况则与大折扣相反——消费者回家一算,并没省钱。原因:很多商品的原价越来越高。
端午、六一过后,才安静了一个多礼拜的贵阳商场又开始在促销上大做文章。记者发现,由于从现在国庆节的近4个月里都不会有大的节庆日,因此商家将平时并不重要的父亲节也纳入促销节庆,有的甚至以“年中庆”的名义推出打折活动。
记者昨天在市内各大百货走访发现,不少当季新品的标价都高得惊人。去年一双新品凉鞋的标价基本在500元左右,今年至少要六七百元,更高的则在千元以上,一个女鞋专柜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商品的出厂标价确实比往年高,单鞋的标价已经快赶超往年靴子的价格了。一家百货商场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商品出厂价走高的现象已经持续有几年时间,今年凸现比较明显,但很多新品一上柜就开始打折,商家促销力度也大于往年,配合商场的很多活动,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应该不会吃亏。
一品牌女装经销商则一针见血地指出,金融危机下商品轮番轰炸性的促销已经使市场显得有些疲软,现在消费者不仅是无折扣不买账,折扣不到位也同样不买账。很多厂家提高出厂价不仅是应物价上涨的需要,也有应对频繁促销的考虑。
贵阳市商务局有关人士认为,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商场间的促销活动越来越频繁,折扣力度也越来越大,生产厂家为保利润,只得从标价上做文章以保证利润。据不完全统计,自金融危机发生后,贵阳市商场的促销频率比往年至少多了一倍,往年,商家在一些小节日一般都不搞促销,现在则是逢周末就搞促销。事实上,从“五一”至今,各大商场以各种节日名义推出的促销大战就有5轮之多。如何走出“越折越贵”的怪圈,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可能是商家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