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次贷危机即将来临 危机来临 营销背景该何去何从



  世界大势

  随着金融危机的全球化蔓延,目前全球的寒意仍在持续。在金融业成为先躯之时,越来越多的实体产业受到波及。世界性巨头的纷纷倒闭,无疑使实体经济更加缺乏信心。一个个峰会的举办,各方面专家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为某些企业提供了参考,但却挽救不了濒临危境的企业。

 中国次贷危机即将来临 危机来临 营销背景该何去何从
  无论是美国第三大汽车厂商克莱斯勒公司的倒闭还是通用汽车的艰难重组,又或是全球各大知名企业都纷纷裁员,都显示了危机的严峻程度。

  在度过危机的过程中,无论是国家、行业、还是企业,都需谨慎决策,谨慎投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5月25日就警告说,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如果得不到合理应对,将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而恢复的过程也是漫长的,全球都要为此做好心理准备。

  当然,在金融危机中受创的不少企业,都在积极采取各种策略对抗危机,房地产、钢铁、服装乃至奢侈品行业都在积极地采取缩减成本、调整战略决策等方式,以尽快摆脱危机带来的经营影响。

  中国现状

  中国的稳定发展,似乎成为金融危机中唯一可以给全球信心的国家。拥有2万亿外汇储备,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年增长率仍保持在8%,这些事实在引发全球觊觎的同时,也给了中国国内企业更大的发展信心。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部分品牌目前面临的压力。中国铝业(10.67,-0.08,-0.74%)集团大幅减薪,世界第四大个人电脑生产厂商联想集团全面裁员,是中国面临压力的具体体现。中国玩具企业纷纷倒闭,钢铁行业大幅受挫,纺织服装出口也面临萎缩,这些现状,成为中国不得不努力应对的大困难。

  中国现状在稳定中还透露着严峻。不过在稳定的大背景下,在目前国内多数中小型企业转型速度快、改革成本低的现状下,中国企业在危机中仍有许多转机,尤其是现在国际众多同业企业大受创伤之时,也正是中国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崛起的好时机。

  面对经济危机,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企业,都必须为解决经济危机努力思考,寻找经济危机下的解决之道。许多企业通过企业裁员、缩减成本等手段来度难关,但并不太奏效。在此时,企业通过科学的整合营销手段,来解决企业的品牌问题和市场问题,应是一条长远的而且具实效的明途。

  尤其是对中国企业而言,更应重视营销的作用,通过营销来塑造品牌。因为与国外品牌的高附加值相比,中国生产企业缺的最大一块就是品牌这个利器。中国企业辛苦加工出来的高品质产品,标上中国的品牌只能卖几元、几十元,而如果加上国外的品牌就能卖上几十、几百元,甚至更多!就是因为双方品牌的高度不同,里面的价值含量不同所致。那么,在危机之下,在萎缩的市场与克制的消费需求下,在国外高附加值品牌纷纷受挫的现在,实效的营销战略更成为中国民族企业实现品牌破局的关键。

  所以,中国企业要把握机会,在危机中实现突破,在危机中能够及时完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身与转型,使企业进入发展的新平台,在新的竞争平台上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分工与合作,成为可与国际品牌企业相抗衡强势性企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8922.html

更多阅读

巴蜀松:中国可能最早摆脱次贷危机影响转

很可能是这样,因此这轮全球的股市调整,中国股市也应该最先见底大幅度反弹,技术上也可能这样。随时准备出现大涨。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铁路?附:巴蜀松:中国可能最早摆脱次贷危机影响2008年10月27日06:18 上海证券报 作者:唐真龙   

美国次贷危机会不会在中国重演? 中国次贷危机

这几天研究富国银行,得出的这篇文章。算是副产品吧。拿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不停有人在嚷嚷中国也有危机。银行股的表现倒是比危机都危机,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为了解释这个事情,先要明白美国的次贷危机。

梅新育:次贷危机下的中国机遇

次贷危机已经成为1930年代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以来最大的经济金融危机,由于这场危机中心位于目前把持世界经济政治霸权的美欧,而中国相对境况较好,危机虽然会给我国外向型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但同时也是百年难遇的机遇。如能充分利

中国次贷危机 《楼市迷局》第一章之金融海啸祸起次贷

无论您在公元哪一年翻开这本书,21世纪的第一场(希望也是最后一场)世纪金融危机的爆发时间都是2007年,它的起源是一个原本陌生,如今却众人皆知的名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本来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经济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往往就要以

次贷危机的成因 次贷危机之后中国证券业的发展路径

  应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充分吸取美国证券业在次贷危机中的教训,持续推进中国证券业经营模式的转型  次贷危机之后中国证券业的发展路径   课题组  金融危机是金融体系变革的催化剂。次贷危机的连锁反应,一方面导

声明:《中国次贷危机即将来临 危机来临 营销背景该何去何从》为网友后知后觉后想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