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服装批发市场
“商”是温州市的最大特色。温州服装经历了从马路市场、棚架市场、入室摊位到展位式商铺的过程。现在它又面临新一代市场———网络会展式市场发展的机遇。温州服装市场正处于一种新的秩序即将生成的前夜。 温州的服装商店和市场比比皆是。有国内外名牌专卖总汇,那里的西服和T恤上万元一件;有经营中档品牌的,很受工薪阶层青睐;也有服装批发市场,虽然较为低档,但新潮而便宜,大部分是外地客商在此做批发生意。 “温州的经济最初是靠专业市场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温州早年的十大专业市场堪称中国市场最早的东方启动点。温州专业服装市场是如何兴起的,连温州人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市场带动下的服装产业 专业服装市场的沉浮维系着无数服装小企业的兴衰。当年温州家庭工业异常灵活,但单体狭小,如一盘散沙,企业的张力与产品的辐射力都十分有限。温州市数千家服装企业,很多是作坊式的小企业,它们选择千家万户商贩式的专业市场这一商品交换形式是历史的必然。然而,企业要“做大”就必须不受专业市场的限制,要打出自己的质量品牌,编织自己的销售网络。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温州服装业的发展,许多企业都脱离了专业市场这一企业发展初期进入市场流通的惟一通道,开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方式开拓市场,有形市场逐渐被无形市场所取代。 今天,一批批温州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日益壮大,雄厚的实力非昔日可比。它们已逐步有能力从最初有形的专业市场依托中脱胎而出,构筑起自己各具形态的有时往往是“看不见”的新型购销网络。诚如他们说的“我们已经丢开了曾经赖以生存的专业市场这根拐棍。”这一商品交换形式的质变,同样是历史的必然。如今,温州服装品牌在全国市场上的营销做得风风火火,知名度越来越响,在国内行业中窜红势头很猛,风头很劲。 服装市场的“落榜” 温州的服装占全国内销市场的10%,是中国服装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去年年产值达302亿元,其中销售超亿元的企业有16家,这些数字就是温州市提出“建立服装名城”以实施特色经济的原因和基础。最初,温州服装市场带动了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为何市场发展的脚步却停滞不前?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预计2003年浙江全省成交额超百亿元市场近10个,而温州一个也达不到。2002年,全省评定命名四星级市场6个,五星级市场1个,而温州无缘。义乌小商品市场建立十几年来,已发展到第五代市场,而温州商贸城、瑞安商城等十几年来基本处于“原地踏步”阶段。尽管上世纪80年代初的温州服装市场闻名全国,然而,它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一个个“落榜”的消息仍是频频传来。与大江南北的急起直追者相比,仅在距离温州200公里内就有年成交额超过100亿元的全国集贸市场巨无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绍兴中国轻纺城”,温州专业市场的先发优势已不复存在,出现了明显的相对萎缩。
![温州瑞安服装批发市场 温州服装批发市场及其发展简介](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581516692674.jpeg)
市场关键是特色 现状温州传统服装市场,如妙果寺、动力头、五马商城、白马商场这些曾经辐射全国、红红火火的市场的没落,正说明没有质量、没有品牌是没有前途的。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在温州市委、市府的重视与关怀下,温州服装市场应运而生。 目前,温州服装市场已具有商品款式新、品种齐、价格低的特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慕名前来批发,如从事服装批发零售的站前商贸城、金泰·温州服装批发市场、动力头服装批发市场、铁井栏童装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