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中,谁也没有在风暴来临之前做好准备,谁将立于不败之地,现在还是个迷。2008年,由于国外消费力下降导致的出口受滞、国内宏观调控紧缩以及生产成本上升等等压力,国内众多服装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倒闭边缘。温州在这次的风暴中应该是受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温州这个城市坐落在沿海地区,所以靠着海岸发家,服装出口较发达。 走在温州街头,隔不了多远就有一个服装厂。霓虹灯广告上,为温州服装代言的港台明星阵容豪华:任达华、周华健、郭富城……服装已经成为温州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数字显示,温州有服装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值400多亿元,国家免检产品17个中国名牌……但是,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在接受采访时,反复阐明:生产、加工能力不是温州服装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精髓,商贸成功才是温州服装业走向全国、全球的关键。
![温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金融风暴 温州服装企业分析](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591395495313.jpeg)
温州服装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步入辉煌顶峰。特别是1996年,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相继走上联合创新之路,产生了报喜鸟、森马、庄吉等知名品牌,这就是炫目一时的温州服装“96现象”。 2008年以来,温州服装行业形势异常严峻,温州市瓯海区西服企业一季度订单急剧下降,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几近休克,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业内专家坦言,温州服装产业投入的设备优势逐渐消失,温州服装因此面临挑战是必然的。一些服装企业近些年来在生产上盲目扩张,企业不堪重负,面临危机,陷入OEM困境,若经不住考验就将被市场淘汰出局。 温州服装商会会长陈敏分析认为,目前温州服装行业进入了调整期,尤其是男装西服企业正面临市场饱和的挑战,但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正常现象,经过重新洗牌,温州服装产业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其未来格局将呈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鲨鱼型,在专业领域做精做强,做大加工;一种是鲸鱼型,把整个行业的所有门类大小通吃,做大品牌。一方面,因为温州服装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缺乏竞争实力和优势;区域结构趋同,技术装备水平低,难以体现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也是造成现在企业频频倒闭现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