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知乎出人才 中国历来多人才,自古就缺好体制

 自古知乎出人才 中国历来多人才,自古就缺好体制


——贺国家人才发展大会召开

 

美学史上有句名言:世界从来不缺少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神。唐朝思想家、文学家韩愈也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从三皇五帝到如今,可谓田间遗老,人才不少。也庸俗一下,用到我们国家的人才环境,我认为我们这个国度从来不缺少人才,缺的就是好的人才管理体制,当然也包括人才培养体制。

历览前朝君与国,用人标准先看“德”——阿谀奉承得高位,直言敢谏遭贬谪,一朝天子一朝臣,越是忠良越凄凉。屈原怀才投江死,孔子生前游列国。李白长安不久居,杜甫茅屋草难固。隋朝虽然开科举,纵入进士难致仕。韩愈被贬八千里,苏轼发配岭南外。史圣奈何受宫刑,岳飞枉死风波亭,难怪亚圣发议论,天降大任于斯人,劳其筋骨苦其志,动心忍性方成才。用人唯亲太寻常,家即是国国亦家。制度保护家天下,君主选才先看“德”。有才无德不好使,奴才听话耳根顺。人若有才少奴骨,可怜英才遭天妒。皇权文化几千年,造就奴才毁人才。

再看今天民为主,考制一改人才来。不论出身贫与富,勤奋好学终有成。当年多少乡下娃,而今群星耀华夏,党的政策贯彻好,山沟飞出金凤凰。

可怜一朝钱迷眼,权钱交易生腐败。专家学者用权换、博士硕士拿钱买。大学全是官僚体,教授变身成老板。全民兴起公司热,眼前利益重一切。六十分万岁成时髦,刻苦钻研被人称“傻帽”。可怜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今天居然再现“读书无用论”的怪调!

呜呼哀哉!不管白猫黑猫抓到钱就是好猫!大学也以追逐经济效益为主,教授不以做学问为主,学生不以读书为主,用人不以能力为主(看关系论利益),教育大计,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岂可只顾眼前利益?长此以往,堂堂大中华,若干年后,谁还敢称人才辈出?

今天召开的国家人才战略大会,终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才兴旺的曙光!人才代代有,体制最重要!钱学森泰斗生前关于我国人才之问,答案就在体制!人治是人才的陷阱,健康的体制才能成为人才成长的摇篮。

只有全社会尊重人才、重视人才,青少年人人立志成才,并且让人才生活的体面荣耀,当人才成长的土壤丰润的时候,才有可能人才辈出。当这一切都有制度保障的时候,中国的人才战略就一定能实现。

我们不必再盼天公重抖擞,只盼国家政策真落实。幸甚,中华!中华,大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62595.html

更多阅读

知乎网怎么玩 知乎微博

知乎网怎么玩——简介知乎是一个类似百度经验的平台,通过知乎你可以了解到各行各业的真实知识和经验,为你的行动做好参考。那么很多新手朋友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玩转知乎。让小编一一介绍一下。知乎网怎么玩——注册登录知乎网怎么玩 1

“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 中国崩溃论 知乎

资本市场/冼岩同在美国甚嚣尘上,这种基于政经上的蓄意敌视,并不能在国际上抹杀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反而暴露了其居心险恶的用意。在“中国威胁论”在美国甚嚣尘上之时,一种新的“中国崩溃论”又开始在海外流传,并且传销于中国内地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 故乡其实地上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以上这句名言出自鲁迅的故乡,它富有哲理,许许多多不同的人都对这句话进行了不同的解释,这里我也来讲讲我的理解。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个乐观,一个悲观。乐观的是:路都是人造的,你可以创造一个新

“孰为汝多知乎”中“为”与“知”的读音的探讨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这一篇文言文中各个字的读音,真是难为坏了各位老师,尤其是文章的最后一句——“孰为汝多知乎?”中“为”与“知”的读音,老师们根本弄不准究竟该怎样读才正确。我也查了不少资料,但依然是一片茫然。后来,无意间上网查资料,看

声明:《自古知乎出人才 中国历来多人才,自古就缺好体制》为网友黄昬裏莋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