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富士康跳楼事件
今天早晨看到南方日报报告,富士康“十一连跳”了,记者采用的是"又"字.
全文如下:
南方日报5月25日讯(记者杜啸天)今天早晨六点半左右,一名大约二十岁的男员工从富士康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华南培训中心员工宿舍四楼坠下,已经确认死亡,死因不详。
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11宗员工坠楼事件,共造成9死2重伤。
富士康“十一连跳” 是员工的抑郁症,还是管理的失衡?
之前华为极少数员工出现自杀的现象,华为老总任正非写了文章《要快乐地度过充满困难的一生》(华为任老总写给抑郁症员工)。他在文章中提出“华为不断地有员工自杀与自残,而且员工中患忧郁症、焦虑症的不断增多,令人十分担心。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员工积极、开放、正派地面对人生?我思考再三,不得其解.”
不难看出华为员工有忧郁症的确比较难理解,也容易理解,为什么?
其一、华为是全员持股,每个员工工资待遇都非常的高,就最低工资标准被,本科生一毕业进华为就5.5K+1K的补助,这样的待遇在中国企业界是算费用的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为员工有什么好抑郁,所以任总不理解。
其二、可以理解,华为员工会有患忧郁症。华为的网格化的管理结构,高速的流程化管理,每个员工处于高速度流程下作业的高科技作业员,每个人对节奏是都有限的,超出了这个范围,人思想没有得到疏导,就容易想不开,就会觉得人生失去了意思,人一失去了价值观,就轻生,所以能理解。
而富士康“十一连跳” 是员工的抑郁症吗?
显示有这样的一方面,大家都知道富士康被外界评论为中国的血汗工厂,普工,的艰辛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流程化管理,机械化管理,在中国普工的生活状态是处于非常的弱势,生活状态也是处于亚状态。大部分的收入是源于加班的工资。休眠的不足,高速的流程运转,这样的人如同美国当年搞笑人物提的机械人,员工容易出现抑郁症,在怎么精神疏导,都很难扭转局面。
富士康“十一连跳” 更暴露了富士康企业的管理失衡?
其一、这个首先是体现在富士康的管理制度上面,特别的薪资方面,大家都知道台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中国的管理人员待遇是完全两回事情的。而中国大陆的员工在大部分的台资企业里,只能升到副级,正级管理人员都是台湾人。在职业的成长道路上不平等。
其二、台湾和大陆员工的待遇是不一致的,干同样的事情,产生的价值回报却不一样,而且非常的悬殊,相差几十倍,显然,这个是不平等的,心理落差与失衡也是富士康“十一连跳” 在企业管理制度不足所暴露的顽症。
善待生命,并希望珍惜生命!
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
首先,是需要对普工的职业路线有所规划,企业更应该站在为普工长远的人生角度去规划内部员工的成长路线,普工不是这样乘年轻就出卖点劳动力,上了年纪就不能在企业呆了,这个让每个普工失去了价值感,成长道路的不明朗,和前景的不乐观,让企业员工充满了恐惧感。这一点应该学习日本企业,让员工成长,不能成长,也需要让员工走技术型专家,流水线专家路线行走。
其次,改善企业内部的平等与失衡的管理制度,当然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每个人的职业技能,劳动技能,创造的价值都不一样,但企业内部必须是劳动收入与贡献是相当的,这个基础的平等,这一点,特别对普工,制造型企业的管理尤为重要。
再次,引入员工的培训与教育体系,加强对普工人生价值观的疏导,加强企业文化,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建设,营造企业文化环境,让工作也是一份快乐的事情。让员工觉得在这个企业工作、生活有舒适感。
附:富士康员工死亡记录(截至2010年5月25日)
2010年5月25日凌晨富士康发生今年“第11跳”,坠楼者不幸身亡。
2010年5月21日4时50分富士康发生今年“第10跳”,死者为21岁男性员工。
2010年5月14日晚10时50分许富士康没能阻止第九跳,死者姓梁,安徽籍男子。
2010年5月6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员工卢新跳楼身亡。
2010年4月7日富士康再亡两员工其中一男员工猝死家中。
2010年4月6日15时许富士康4坠楼事件又一女工7楼跳下生死未知。
2010年3月29日4时 富士康23岁员工坠楼身亡 1个月3人坠楼。
2010年3月17日8时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田姓女工从宿舍楼跳下摔伤。
2010年3月11日晚富士康龙华基地内的生活区,一男子从五楼坠亡。
2010年1月23日4时许 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的宿舍死亡。
2009年8月20日富士康23岁员工郑鑫崧在游泳池溺水身亡。
2009年7月15日富士康25岁员工孙丹勇跳楼自杀。
2009年7月15日富士康25岁员工孙丹勇跳楼自杀。
2008年3月16日富士康烟台工业园28岁员工李某猝死在出租屋内。
2007年9月1日富士康员工21岁的刘兵辞工两小时后突然死亡。
2007年6月18日富士康一名侯姓女工在厕所上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