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建国65周年国庆招待宴会上,国家领导人面前每人摆三个高脚杯,分别是葡萄酒、果汁(奶)或水,敬酒用的全是葡萄酒,没有白酒的影子。 这些镜头被人捕捉到,放在微信圈热炒起来,并在“(重庆)全国糖酒会”某些论坛上,成了热点话题,引起业内人士思考和媒体“围观”。 有人认为,“国宴”不带头喝白酒,白酒产业前途会更加渺茫;有人认为“这是白酒本身有问题,不能自证品质的清白,导致上层担心所致”,还有人义正严词的说:“白酒号称中华国粹、中国第五大发明,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大企业应该集体公关,必须上国宴,以彰显作为中华‘国酒’之地位和价值……等等。 白酒为什么不上“国宴”了呢?为什么成了中国“熟悉的陌生人”?领导人的引领真的会拯救白酒行业吗? 事实上,白酒不上国宴,已经好多年,只是原来没有“微信”或“自媒体”,话题没有传播开。最主要的原因是,白酒“黄金10年”期,并没有人关注这个现象,今年的总爆发,与白酒当前的“严峻形势”有关。 前不久,在山东景芝酒业举行的“中国酒文化论坛”上,某领导说出了“国宴”不上白酒的原因,居然很简单,就四个字——“嫌价格高”,并透露说,有关部门已经连续公关了很多次,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挡在了“国宴”之外。
![国宴 “国宴”不上白酒内幕](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241876075316.jpeg)
这个原因让我感到很意外,但仔细一想,在情理之中,符合中国国情下领导人的心态。该领导还透露说:“我们很多精力要处理人大政协对白酒的不满”。 查阅资料发现,李肇星在2009年回答记者问时说:“在大会堂举行的国宴,前几年就改革了,菜单不超过三菜一汤,不上白酒”。http://www.aihuau.com/这说明从2003年胡锦涛上台后,国宴就逐渐不上白酒了。其实,在李肇星说这话时,正是白酒产业最为疯狂的时候,价格以火箭的速度连年蹿升,几乎与房地产“比美”,到2011年,53度飞天茅台每瓶被炒到2700元还奇货可居。 “价格高”似乎是白酒不上国宴很充分的理由,但是,价格降下来后,白酒就能上国宴了吗? 目前,先知先觉的茅台早把价格将下来,800多元能买到,如果“国宴”团购,估计还能降很多,也许与名牌葡萄酒差不多。但是,国宴会选茅台吗?估计不会。 深层思考,白酒能不能上国宴,价格是参考,品质是保障,而“舆论”和“正能量”才是关键,像宝马车主人一样,总是一副暴发户的样子,http://www.aihuau.com/总是若事生非,怎么能进大雅之堂?政府考虑的是:“你是好东西,但你别给我若事,借我之名卖弄更不行,我公开不能喝,但私下可以喝”。 公开喝是炫富,遭人嫉妒,私下喝是品位,遭人羡慕——这是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智慧运用。因此,在体制敏感期,越是重要的大场合越不会喝高端白酒! 有人提议,茅台、五粮液等大企业,要联合起来公关,争取上国宴,其实没这个不要,国宴救不了白酒,越公关越适得其反。在自媒体时代,中国白酒要学会从“上层思维”,向“下层思维”转变,真诚而策略性“讨好民众”,赢得他们的好感和谅解,假以时日,“上层”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但,依然要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