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和一些百货店的老总,以及白领的苗鸿冰、依文的夏华等服装企业老总谈论过民族品牌的发展问题,当时大家都有一点共识:发展民族品牌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民族品牌的发展问题显得尤为紧迫。我认为,中国经济要顺利走出金融危机的漩涡,大品牌和名品牌的率先突围,将成为经济回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据我了解,一些国内服装企业,近年来一直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都面临着极大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处于产业链终端的零售商来说,扶持本土企业,支持民族品牌,便成为当前一个最大的社会责任。
民族品牌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本土消费市场,而零售商无疑是这个市场的重要提供者。同时,支持民族品牌也是零售商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一线品牌资源还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它们处在卖方市场上,因此在与国内零售商的合作过程中,国际一线品牌始终占据着强势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民族品牌的生存空间,也使追求高端定位的零售商受到制约。只有培育一批世界级的民族品牌,形成丰富的民族品牌资源,才能逐步改变市场结构的不平衡,增强市场融合度;才能让零售商在经营活动中更加主动从容。
如何才能促进民族品牌的发展?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提高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认同感。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开放发展过程中,都曾面临消费者对本土品牌信心不足的问题。再加上国内企业大多是加工制造业出身,缺少品牌塑造和品牌运作的经验,缺少品牌历史的传承和积淀,导致消费者缺乏对民族品牌的情感归依和价值认同。在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百货店不仅是民族品牌产品的销售场所,同时也是其文化传播展示的重要窗口,它具有传播品牌文化的天然优势和资源。
品牌打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内服装品牌大多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它们要成为世界级品牌还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因此,百货店也不能急功近利,要着眼于品牌未来的市场潜力。我希望百货店能在合作条件上给予有潜质的国内品牌以适当优惠,让它们有更多亮相的机会,为它们搭建一个深入消费市场公平竞争的平台。
在金融危机之下,零售商的经营业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下滑,但我认为,危机对上游供应商的影响更为严重。这时候,如果零售商一味地把损失转嫁给上游供应商,只能引发恶性循环,不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也势必影响到正在成长中的民族品牌,大大延迟民族品牌走向国际的进程。
如果零售企业都能让渡一点自己的利益,给国内供应商更多的支持,与本土企业共同涵养市场,聚集合力提升经营,那么,一旦我们摆脱这个经济的寒冬,就会看到更多的民族品牌走向成熟。
当然,打造民族品牌,还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制订扶持政策,搭建交流平台,为民族品牌的发展创造足够的空间,从而推动民族龙头品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