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出口急剧下滑,使中国服装企业愈感生存之艰难,在此背景下,许多企业扩大本土经营,主攻国内市场,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和经营策略,寄望在国内市场大展身手,分得“一杯羹”。
这种发展思路和经营策略的调整,是顺势而为,亦是被迫而为。因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是中国,按照西方个人消费的平均值类比,中国个人消费市场具有持续大幅上升空间,其消费潜力惊人。一个例证是,2008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到8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4,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许多跨国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将其视为发展的强力“引擎”。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座“金矿”,甚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外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谁占领了中国市场,谁就能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领袖”。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制造商,服装行业更是如此。
随着宏观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国内服装零售将保持高速增长,更多市场货将被品牌货取代,品牌服装企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左右服装零售市场格局,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最复杂的消费市场,城乡、地域、传统等消费差别,使得中国市场有别于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市场,尤其是服装消费,差异更大。中国是世界服装出口大国、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却不是品牌大国。当下的服装市场“群雄逐鹿、硝烟弥漫”,大家都紧盯国内市场;然而,看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各种经营策略,实则多为同质化竞争,在无序的价格拼杀中,许多企业已将“品牌”二字丢到九霄云外。
日本战略之父、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曾这样告诫中国企业家:“如果你们只做出口,20年后就可能会遇到麻烦。因为当你失去了劳动力和科技的竞争力时,品牌才是唯一一个能够给你带来利润的东西。品牌在世界上如此之重要,因为消费者只认品牌,他们并不看重谁是制造商。”
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品牌的竞争,而忽视品牌建设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一件中国制作的西服,贴上路易·威登、香奈尔、范思哲的品牌标志,销售价格以万元计算,而换成中国企业品牌,只能卖其半价,甚至更低。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它提醒我们,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立稳站牢,打赢这场“内需阻击战”,品牌无疑是一把最有力的利器。
在中国服装品牌中,“红豆”是坚持品牌战略的服装企业之一。
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这样诠释品牌:“一个没有优秀人物的民族,是一个落后被欺负的民族。同样,一个没有优秀名牌的经济,是一个落后被动的经济。”
红豆的事实也证明,只有坚持品牌战略不动摇,才能“打动消费者”,占领市场,也才能在这场“内需阻击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消费者只认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