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手艺吃饭讲诚信揽活靠和气生财 修鞋匠一针一线“绣”和谐 和谐大庆靠大家一起打造,如果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像他们一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寒冬。每天早8时,东风新村万宝小区一个角落,7个修鞋摊,一字排开。修鞋匠披一身雪花,准点上岗。“大冷天儿,为啥来这么早?”“赶上班人流,谁的鞋要缝个口子,钉个掌,顺道方便,不耽误上班,我们还能多挣俩钱。” 答话虽短,但实在。细品味,还真让人心里热乎。 看他们修鞋,听他们唠嗑,修鞋匠的一言一行,令人刮目相看。 活儿,一针一线地做。钱儿,一元一元地挣,让顾客称心,让自己舒心。 修鞋匠们有句“名言”:凭手艺吃饭,靠和气生财! 39岁的尹宪朋,来自肇源薄荷台乡。因家贫,2002年离家,一头扎到大庆,一脚迈进修鞋这一行。 他花500多元钱配置了修鞋的家当,到万宝1区23号楼的车库对面“占”了一席之地,开始了修鞋生涯。 修鞋这活儿虽不起眼,靠的也是技术。刚开始时,他不会修,也没有人教,他的眼睛,就盯着别人修鞋的手,“上底”、“走线”……回来后就找双旧鞋练习。慢慢地,“偷”来的手艺,变成了自己的手艺,且越来越精。“刚开始不敢糊弄人,是怕人家回来找,现在更不糊弄人,是因咱的手艺好。啥时也不能糊弄人,糊弄人就是糊弄自个儿,人家看透你了,谁还敢让你修鞋,没鞋修,钱还咋挣?”尹宪朋吐出的是心里话,也是实理儿。 他就是循这个朴素的做人道理,一步一个脚印,风风雨雨走过了4年,让上千人满意,让自己舒心。他说,修鞋匠都这样做人,都这样做事。 万宝1区23号楼车库那儿,有7个修鞋摊,之所以位置每天轮换,就是“好事”别紧着一个人,让大伙都沾点儿利。他们讲,两头位置的生意好一些,轮换位置为的是每个人的收入都能平均一些。收入并不多的他们,在金钱面前,想到的是和谐处事。 这些人,从不争抢客源,也不曾因生意发生争吵。问起这些,他们的回答很精彩:人有人的回头客,咱有自己的手艺活,人家(顾客)相中了谁的手艺,那是信任,咱能争吗? “来修鞋的顾客,很多是讲价的,要5元的,给3元也修,和气生财嘛。”“修鞋不能要高价,要高了,回头客就没了。”修鞋匠们七嘴八舌。 记者在东风新村九区修鞋摊采访时,一名女顾客拿来了一只靴子,说靴子上的拉链坏了,要重新换。修鞋师傅拿着靴子仔细看了一下,说拉链修修还能用。一会儿工夫就修好了,他收了女顾客一元钱,女顾客很满意。他说,如果把整个拉链全换掉,起码要收4元钱,但能给人家省点儿就省点儿呗。 “有时,明明200元钱的鞋,一旦修坏了,人家就非说成400多元。一双凉拖鞋,赔给人家130元,虽然买10双也用不了,也忍了。不能和人打仗,和气生财啊。” 在东风新村、萨尔图、让胡路等地的修鞋摊,记者听到的话,仿佛是从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的:钱要赚,心要好,和气才能生财。 修鞋匠们手上修的是鞋,嘴上常谈到的是“和谐”:大庆,好人多,只有极少数人差点儿。好人感动着我们,我们也学着好人做,遇到差的,我们也要“教训”他们一下。修鞋匠给记者讲了两个关于百元钞票的故事。
![除了一针一线全部拿走 修鞋匠一针一线“绣”和谐](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2160312307087.jpeg)
好人得好报。两三元钱的修鞋费用,有人修完鞋后拿出张百元票时,他们常常不给“破”,明明能“破”开,他们却说“破”不开,“什么时候有零钱路过再给,忘记了也没有关系。”这是他们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问及原因,他们答:百元钞票,“破”开了就花得快了,再说了,经我们手的钱,都有点“埋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