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网 杜钰洲:风云60载漫漫时尚路 中国纺织由大变强
60年国庆,60岁的新中国纺织业。 回首60年的沧海桑田,作为中国纺织产业的领头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显得意气风发。 他将中国纺织工业的60年历史分为“两个30年”―― 第一个30年:建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 第一个30年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这30年中国纺织建成了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 杜钰洲回忆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均只有7尺布,做不了一件成人的衣服,也不够做一床被子,那时的情况可以说是“缺衣少穿”。 建国初期,在世界封锁中国的不利条件下,在党的领下,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当时,统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副总理陈云亲自到上海抓“两白一黑”,即大米、白纱布和煤炭。由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70年代,中央又决定大规模发展化纤,建立了四大化纤基地:上海金山、辽阳化纤厂、天津化纤和四川维尼龙厂。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基本满足了人民的衣着生活需求。同时,也建立起一批纺织基地,如河南郑州、陕西咸阳、北京,还有著名的“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当时纺织工业所使用的各种机械也基本是“国货”的天下。 第二个30年: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 第二个30年从改革开放后的1979到现在,这30年中国纺织工业持续高速发展,建成了纺织大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纺织品数量和消费量最大)。 这30年有两个阶段性、标志性事件:一是实行了30年的布票在1983年取消,标志中国人的衣着消费从满足数量提高到对品质、品种的要求,而上世纪90年代更发展到对审美的要求;二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中国从纺织大国转而建设纺织强国,进入“由大变强”的新阶段。 杜钰洲认为,中国纺织工业已经进入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正面临三大历史机遇,这三大机遇成为中国纺织由大变强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杜钰洲分析: 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加快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国际化竞争优势最明显的就是纺织工业。2005年1月1日WTO“ATC(即Agreement on Textiles and Clothing,纺织品成衣协定)”终止,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进入一体化发展阶段。配额取消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978年为24.31亿美元,只占世界的3.5%;解放初期所占比例更少;2000年达到530亿美元,占14.8%;2007年则达到1756亿美元,约占世界的30%。 中国纺织行业出口还逐渐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截至目前,我国纺织出口一般贸易的比重已经增加到72.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另外,中国纺织工业还具备整个产业链优势,产业链从纺纱、织布、染色到成品,和全国其他制造业仅以成品加工为主不一样。加入世贸组织后的7年间,中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43倍,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6倍,出口贸易额增长了2.31倍,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22倍。 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另一个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全球化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国际交流和跨国资源配置,改变了纺织产业的结构。中国不仅使用自己的资源和国际资源,还发展了跨国配置资源的能力。200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占绝对多数,下降到仅占4.93%,比全国工业国有资本的比重21.26%低16.33个百分点;集体资本占2.58%;外资占37.24%。国有控股生产企业占全国出口交货值比重的2%,就业岗位占7.3%;外资企业出口占全行业的1/3,就业岗位占规模以上企业的30%。以上数据反映出中国纺织产业大量吸收了海外资金、技术和人才。 中国纺织产业跨国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有了重大发展,我们现在不仅“引进来”,还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我们的纺织国际展览会中,700多户企业中29%有品牌出口;服装正在从加工贸易发展到OEM贸易再到品牌出口。中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也有很快发展,目前不仅在周边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印尼等有投资,也有品牌企业在日、美、欧投资。从家纺到服装都有这样的企业,比如家纺的“亚光”品牌在纽约、澳大利亚都占有重要地位,波司登在英国开有两个专卖店,其英国合作企业的87个专卖店中也都销售波司登品牌。 二是新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加快了中国纺织工业向创新性产业转变。 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实体经济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了跨国生产方式、交换方式、流通方式变化,由此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中国在跨国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升级,从纵向分工向横向分工甚至部件分工转移;产业经济从线性结构向网络结构演变;在世界经济中扩大了贸易投资,增加了就业和收入;与此同时,虚拟经济日益融入实体经济和消费人群的日常生活,不断增强了现代经济的活力。 以上这些是新科技革命下世界经济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结构的改变,以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交叉结合――这三大变化对中国纺织工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纺织工业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按照可比价,2007年与2000年相比,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业人数年均增长5.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24%,7年增长2.43倍。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09%, 7年增长2.6倍;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3.47%,7年增长3.37倍;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2.06%,7年增长1.22倍;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65%,7年增长2.31倍,出口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4.63%
更多阅读
空气能梦之旅:由“弱”变“强”不是梦
一系列“未解之梦”有待我们行业同仁继续努力 做追梦的“行者”,永不懈怠! 从产值上来说,空气能目前离做强做大的梦想还有不少距离,能效标准究竟能否如期颁布?十二五期间,产值究竟能否过200亿?空气能在新能源领域中能否受
北海市加强自主创新 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实现纺织工业由大到强
——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王天凯 2012年注定要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纺织工业全面吹响向纺织强国迈进的号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作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舰队”开启了新的航程,继续书写纺织工业更辉煌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新时期创新文化如何构建
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引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时,企业负责人告诉总理:“我们是中国装备、装备中国。”温家宝对围拢过来的职工们说:“‘中国装备、装备中国’这句话说得好,我要加上一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新时期创新文化如何构建?
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引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时,企业负责人告诉总理:“我们是中国装备、装备中国。”温家宝对围拢过来的职工们说:“‘中国装备、装备中国’这句话说得好,我要加上一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吴松泉:自主品牌做大做强面临五大挑战
□ 吴松泉 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数量上的全球第一和中国重要支柱产业的汽车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就是成为汽车强国。笔者认为,比照德国、日本、美国等汽车强国,中国汽车产业要实现由大变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好以下五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