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永不止步》连载(六):丁和木



系列专题:《安踏,永不止步》

开篇就扯了诸多关于泉州、晋江,特别是陈埭的事物,无意于“人杰地灵”之说,目的是为其后的陈埭鞋业的崛起做铺垫。在陈埭这样一片神奇、鞋的世界里,安踏,没有创造奇迹,又创造了奇迹。丁志忠与安踏,就是这片土地诸多传奇之一,但他谦逊地认为,“如果把我生在内蒙古或者是西藏,个人再有本事也是不行的”。所以,安踏抑或丁志忠,没有创造奇迹。十多年前一起起步的无数晋江鞋业企业,如今脱颖而出的并不多,而真正从优秀走向强大的更是屈指可数,然而安踏超越三千多家晋江鞋企,由强大走向卓越、走向世界。所以,它又创造了奇迹。 

安踏,该出场了。 

 《安踏,永不止步》连载(六):丁和木
安踏十几年的企业成长史,其实就是陈埭这个中国运动鞋产业重镇发展的一个缩影。提及一个企业,我们不能忽略企业周围的环境与文化;提及一个人,我们总会谈到他的家族、父辈。所以,进入这本书的第一个人物,是丁和木――丁志忠之父。

丁和木于1937年诞生在晋江陈埭岸兜一个贫苦的回民家庭。据说他一生下来就会笑,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家人给他取名和木,有两个方面的希望:一来,希望他如小树苗一样(禾木),茁壮成长;二来,希望将来与人为善,和和睦睦。带着笑声来到人间,并不意味丁和木拥有比别人优越的人生际遇。1950年,年仅14岁的丁和木高小毕业,在晋江河畔牧牛耕种,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可以这样说,丁和木遇上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坏的年景――“八年抗战”、“解放战争”、“台海硝烟”、“公社大跃进”、十年“文化大革命”陆续上演,在这种谁也无法左右又不能逃离、动乱、压抑甚至是精神扭曲的大环境里,个人的力量甚至生命都渺小的如同一只蚂蚁,有多少人哀叹自己生不逢时?1976年底“文革”结束后,国家又用了两年时间“拔乱返正”,直到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让勤苦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此时的丁和木,早过不惑之年,20岁到40岁这个“黄金段”人生就这样被白白耗掉。据记者张明奎给丁和木所写的传记,在这段时间里,丁和木韬光养晦,除了在当地生意圈凝聚人气,还独到地抓起了颇有远见的子女培养,为创“百年安踏”积蓄了充足的后备力量。他时常和子女分享人生经历,要求他们明白事理、与人为善、学会忍让,鼓励子女与生意人接触,并传授一些生意技巧给他们。年轻时的耳濡目染,对丁和木的子女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之丁志忠,他对这段往事曾回忆到―― 

那个时候我感觉蛮好玩的,经常大人在开会、谈生意,咱们就在旁边偷听,感觉很有意思的。可能我从小就有这样的一个心理:长大后一定要做生意、要有出息。 

十几年之后,他的子女都成长为安踏的脊梁――长子丁世家,谦逊踏实、极具亲和力,精于生产管理,长期负责安踏的制造业务,现今为集团执行董事兼副总裁,主要负责安踏核心的鞋类业务营运;丁和木的女儿丁雅丽,虽然只是财会中专毕业,却曾经长期作为安踏公司财务的主要负责人,掌管着公司的钱袋子,是公司的理财能手。至于aihuau.com次子丁志忠,十几年来一直是安踏的领军人物,带领安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由此我们可以窥见,丁和木先生对未来的洞察和先见之明。

由此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陈埭人――丁建通。此人原先以种地为主业,副业在闽南传统高甲戏里面吹唢呐。他把四个孩子送进鞋厂学艺,每人专攻一个方面的制鞋手艺,分别在帮面、鞋底、设计等,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制鞋流程。四十来岁的他在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倾全部家当,加上四个孩子,在家里创建了一个作坊。这家小作坊就是361°的前身,如今它是晋江鞋业的一支劲旅。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市场经济获得新生。浓厚商业意识的泉州大地,获得生机,蓄势多年的丁和木终于等来了一展拳脚的时机。1981年,和丁建通一样四十多岁的他,变卖了家中诸如稻谷、猪、鸡、鸭等一切可以换钱的物品,――我们可以想象当初他是如何的绝决,加上另外找亲戚朋友借,他终于凑了五、六万,开始了创业之路。1981年,丁和木和十几位村民合伙办起一家制鞋厂。谈及此事,丁和木先生曾动情地和记者张明奎说到,“当时,办厂的人并不多,而且都是家庭作坊式的,谁也没有办厂的经验,也不知道怎么管理,用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那时我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可是机遇不等人。”平淡直白的话,亦能让人领略其时他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内心的激情澎湃。商业浓厚的环境、远大的抱负、改变贫穷的强烈愿望、军人出身的雷厉风行,或许其它,这位四十多岁的农民在1990年与鞋厂合伙人分家,各自另立门户,带着“安心创业、踏实做人”的理念,1991年丁和木一家人办起了属于自己的鞋厂。 

许多年之后,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丁和木先生对于曾经的起步时期的艰难,是恋恋不舍的,是难以忘怀的。人员、资金紧缺,订单紧急,设备落后,为了出货,不吃饭、不睡觉是常事;夜以继日地奋战,连什么病呀、疼呀,都可以无意识地抛开。 

1991年,丁和木一家正式申请注册了“安踏”商标。”安踏(福建)鞋业公司正式成立于1994年。关于公司的成立时间,我一直有一个“怪异”的想法,认为企业成立时间以企业起步时间更为妥当,企业历史和文化得到了延续与传承。所以,我认为,安踏创建于1991年――事实上我更经常以1987年为安踏的诞生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71448.html

更多阅读

《安踏,永不止步》连载(八):单身赴京

系列专题:《安踏,永不止步》单身赴京   晋江是一个容易萌生商业细胞的地方。   丁志忠约从11岁开始,就有机会泡在制鞋作坊,自然从小对鞋及生意充满了兴趣。   1987年夏天,也正是18岁的丁志忠初中毕业之时,他间接提出了一个让人

《安踏,永不止步》连载(七):改变安踏的一个决定

系列专题:《安踏,永不止步》耐克给陈埭带来了运动鞋产业的梦想,丁和木则给家族播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后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她的名字就是安踏。丁和木先生凭借一腔做事业的激情,把整个家族(准确说是他的后代)导向了运动鞋行业,并为其中的

《安踏,永不止步》连载(33):世纪之交:“由大到强”

系列专题:《安踏,永不止步》世纪之交:“由大到强”2000年对于安踏而言是重要的转折年,从这一年开始,安踏踏进了“由大到强”的“大”这个起点。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的模式,存在着两种争议——由大到强,还是由强到大。前者的观点认为,企业应

《安踏,永不止步》连载(32):“订货证”

系列专题:《安踏,永不止步》“订货证”丁志忠1992年接过公司副总一职——主管起销售,就开始认真“折腾”起了销售网络。几年来,丁先生借助于安踏小有的一点资源,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努力。如果用小学生的“一边”、“一边”造句的话,我们可

《安踏,永不止步》连载(31):晋江的三个外来和尚

系列专题:《安踏,永不止步》★★晋江的三个外来和尚2003年,在晋江有三个“外来的和尚”,各自凭借协助运作的品牌取得阶段成功,而受到关注。这三个人分别是:叶双全、王礼雨、何苦,他们身后分别是:安踏、特步、德尔惠。之所以把他们三人如此

声明:《《安踏,永不止步》连载(六):丁和木》为网友哥哥一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