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基:谈台湾纺织服装行业现状与发展



黄伟基:台湾比中国大陆在经济发展上面要早了几十年,台湾的纺织品服装制造在50、60年代就已经开始发展。从1987年服装业开始跨出海外,到东南亚、到非洲南部,南亚,到中美洲,甚至很多太平洋的列岛,都去进行服装工厂海外的投资,也带动了整个台湾的织布行业材料的暴增。台湾整个纺织产业在过去这几十年是全球化的发展。从1979年开始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整个大陆在都会区,沿海地区,老百姓的购买能力提升了,交易水平提升了,整个跟世界接轨的角度也越来越紧密了。尤其海峡两岸又都进入了WTO,代表着要向全世界开放市场。台湾这边劳工成本非常高,制造这个领域来讲,时间和机会跟以前来讲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看到中国大陆市场不断在扩大,可以说是全世界所有做零售、渠道、品牌的这些人,把中国大陆这块作为全世界最后一块处理地。尤其是入世以后,对于全球开放市场,台湾在这部分,基于海峡两岸使用同样的语言,我们是同样炎黄的子孙,我们在文化相近度上面非常高,价值观判断上面虽然几十年之间有一些隔阂,但是在改革开放这二三十年之间,海峡两岸的企业家已经做了非常紧密的交流与合作。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觉得台湾的品牌是台湾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很明确的一条路。这个市场除了台湾岛内之外,大陆市场应该也是可以发挥的地方。

国内的百货商家对台湾流行时尚的品牌给予了蛮好的评价。尤其各大百货公司,在不断引进欧美知名的流行服装品牌之后,百货公司之间的雷同度越来越高。如何在百货公司之间也有一些不同差异产生?台湾品牌可以扮演一些角色。我们希望百货公司不断引进新品牌,在它的货品层面、销售上面,给消费者多一些的选择。而不是进入百货公司之后,进入一看全都一样的。品牌本身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它的核心价值。做品牌跟做制造业最大的差异,就是制造业强调成本怎么样降低,质量怎么样做到最好。至于款式是不是我喜欢的,不重要。做品牌的业者,质量要做到最好,设计要符合它的目标客户的喜爱,尤其是设计师本身要对他的产品有高度的追求。如果心里面对这个产品本身,少了这样的切身的感觉,他就不是一个很好的作品。

也因为如此,设计师才会愿意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一个品牌、产品上去。如果有人说产品不好,就等于直接指着品牌骂他。这是东西方设计师把名字放在品牌上,就是当做一个承诺,而且是终身的承诺。所以跟消费者、百货商家、渠道业者、国外品牌之间,我们觉得有这个机会,以后会在这方面继续加强。

有一点很重要,大陆的市场实在太大了,台湾的业者,基本上北到基隆,南到高雄,三四百公里,当天就可以来回。不管在布货上面,还是调货上面,都很方便。而且大陆服务员这么广阔,有的地方季节还有差异,所以就品牌来说,在大陆的营运发展上也是一个挑战。

主持人:接下来想谈一下,刚才您把整个中国和台湾的服饰市场情况都已经做了很好的概括。对于台湾也应该叫中国的一部分,大家都应该称为中国制造。中国制造的这种服装离世界大的品牌相距会能有多远?或者叫做成为世界品牌能有多远?

黄伟基:我站在这样一个媒体的也好,或者站在时尚工作者的角度也好,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尽量想办法把所谓中国制造或者MadeinChina这样的概念,要把它忘记。对于品牌的业者来讲,品牌的所有者,真正重要的是怎么透过设计技巧在商品上面传达出来。让消费者穿在身上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这个商品的文化核心价值。

主持人:中国制造有两种含义。前一种中国制造指的是我们在OEM帮助别人做这样的事情,做嫁衣。另外还有一种中国制造的概念,我无论是从创意,从设计乃至到制造,全部都是中国化的,这是一种不同样的,应该叫创意式的中国制造。应该这样理解。我在讲的刚才指的是后面这样一个情况。我们真正的中国制造会距离世界顶级品牌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黄伟基:其实不远了。因为中国人才是在太多了,幅员实在是辽阔。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脑,哪一台不是MadeinChina。电脑公司在中国大陆进行开发的时候,工程师也是中国的,甚至很多的机器设备,虽然有一部分是国外引进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是我们中国工程师所设计、制作的。基本上来讲,中国制造这部分,我倒觉得不必刻意放在心上,不管是高科技产品、电子类产品,汽车也都是中国制造,甚至服装类很多欧洲知名品牌也搬到中国制造,所以中国制造,基本上可以很大声的告诉我们所有的中国企业家、中国的老百姓,这是一个骄傲的事情。一个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们不必刻意把它挂在嘴上,现在是怎么样提升我们的文化层面。

你刚才说的,大致分成三个层面。一个是MadeinChina,一个是?一个是?。从这三个层面来看,有些地方可能还停留在MadeinChina,有些企业已经做到?inChina,我觉得把这样一些标杆型的案例,推崇出来。尤其服装业也有一些很好的设计师,在世界舞台上都有展现。将来这样子的层面,希望能很普遍在全国各地看到。

主持人:我们作为时尚的从业者,也听到很多国内设计师的声音,他们更希望能够跟台湾、香港很多的国外设计师共同组成一个组织,进行一些业界很有规模的交流。其实,现在是不缺乏交流的,甚至很多非常优秀的国外设计师已经加盟到中国的品牌设计团队里面来。我想,纺拓会作为这样一个官方组织机构,是否有一些动作,可以能够组织我们更多这样的大型聚会,作为技术或者业界的交流探讨。

黄伟基:您所谓的官方单位,是指专业型单位的话,我们承认。如果说纯粹是官方组织,我们是纯粹民间捐助成立的单位。

所谓交流,如何制造很多机会让海峡两岸或者台、中、港三地的设计师通过很多的机会能够交成朋友,这样就有很多理念能够互相的交流。通过抬杠的方式,也能带上观念上的进步。像北京的时装周等这方面的活动,我们非常鼓励海峡两岸的设计师都能相互参与,通过这个平台、机会让大家交成朋友,通过朋友之间的互动,能够刺激,产生一些方便,产生对于未来不要说全中国,甚至亚洲、全世界都有很多我们看到来自于大中华地区的所谓品牌不断被世界消费者、媒体所称道。

 黄伟基:谈台湾纺织服装行业现状与发展

主持人:有一些具体计划吗?

黄伟基:第一步要让设计师能够站稳。设计师在推动他设计事业的时候,第一个要想办法,让他不要再为财务方面伤脑筋。到哪里去买到好的面料,等等的事情,怎么样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在台湾推动一件事,也许在将来大陆上,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复制。就是在大陆开设一个少量多样的布料市场,专门为设计师开设和服务,这个是由纺拓会组织。大概邀请了20家左右的台湾面料厂,包括一些贸易商,让有意从事流行设计创意的年轻人,或者已经在这条路上走的设计师和团队有一个地方可以找到好的面料,而且不用每天伤脑筋,觉得那个布料很好,但是订单就要花3000元的问题。

第二点,我们在台湾有一些金融融资上的鼓励措施。如何鼓励年轻人创业,有一些年轻人创业代表的措施和计划。还有一些信用保证的机制,扶持微小型的企业,鼓励年轻人创业。

一个流行时尚,这样的行业一定需要每年不断有新人能够投入。这样融资的机制,少量多样布料市场的机制能够产生,希望能够有新人倍出的情况。

主持人:关于两岸之间的设计师交流很重要,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计划考虑?

黄伟基:我们在2007年邀请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学会的卡宾、刘扬到台湾来做同台设计师的展演。像这类事情,去年11月份,台湾的设计师潘怡良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时装周,也有一个台湾日,对国内的媒体,时尚界,很多的同业进行新装的发表。

主持人:台湾日是哪天?

黄伟基:中国时装周的台湾日。这次3月30日,也定为台湾日。由台湾的设计师品牌发布他的新作。

主持人:我们知道很多会在整个服装行业里面起到的真正作用,相信通过您的努力,可以使未来我们两岸的时尚文化交流做得更加密切,也能够带动台湾更多设计师和服装厂商能够看到中国大陆市场,也会为我们时装产业做出贡献。

黄伟基:我们会尽力而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71578.html

更多阅读

童之伟等:谈网络言论的法律界限

童之伟等:网络言论的法律界限——公民宪政讲坛第19期作者:童之伟等主讲人:童之伟(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刘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章立凡(著名近代史学者)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时间:2013年9月18日(周三)晚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教育对策老井郭晓辉摘要: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留守儿童” ,随着 1985 年的“打工潮”的兴起而开始大规模的出现。在这二十多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仅增大了,而且留守儿童在生存状况、心理状况、教育状况上

纺织服装行业龙头 被多元化撂倒的服装龙头

     在2012年度商品质量检测中,“杉杉”羽绒服等6款服装在京被曝不合格。这不是孤例,频繁出现的服装类企业质量问题以及整个服装行业的高库存状况,让人不得不深思行业的多元化拓展战略的正确性。在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上,杉

纺织行业竞争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竞争

世界各国取消了纺织品和服装进口配额,全球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永远告别配额时代,全面回归自由化,进入“后配额时代”。后配额时代,将对世界各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贸易自由化将带来各国纺织服装产业

新湖掌门人黄伟失联 新湖集团董事长黄伟简历

系列专题:个人简历新浪财经讯 2009胡润百富榜10月13日发布,位居百富榜前4位的富豪分别是:比亚迪王传福、玖龙纸业张茵家族、世茂集团许荣茂家族、碧桂园杨惠研家族。新湖集团黄伟李萍夫妇位列第5位。以下为黄伟简介:   出生于1959年

声明:《黄伟基:谈台湾纺织服装行业现状与发展》为网友亡城孤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