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里面,对于课堂展示类、比赛竞技类活动,大学生群体主要有以下三种态度:
第一、“积极分子”,活跃于各种活动并且处于领头羊的位置;
第二、“紧跟者”,这类同学不会主动找活动参与,但是如果积极分子邀请,他们会积极响应;
第三、“惰性分子”,这类同学不喜欢参加活动,基本上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自己事”,对于别人的邀请,也是能推则推;
第四、“酱油娃”,基本上在表象上接近于“紧跟者”,但是“紧跟者”会在活动中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起到非常大的中间作用,而“酱油娃”只是报名积极,对于活动参与,更倾向于“惰性分子”,最后是有名无实。
酱油娃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小组的积极性与纯粹性,有时候,酱油娃的不作为会将整个团队的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付之一炬。既然酱油娃是大家都排斥的,那么为什么在大学-爱华网-校园里还是会有那么多的酱油娃呢?
我认为第一,是道德风险。由于学校综合测评是以参加活动的多少为主要标准的,有些参与者是为了加分而参与进来的,他们自然不会关注活动本身的价值与内容,只要能加分,他们都会参与,而进入组织后,要么不负责任的完任务,要么干脆不管不顾;
第二,我觉得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虽然一起参加活动的好多同学我们都互相认识,但是很多大学同学直到大学毕业,互相也难以有一些深入的了解,尤其是一些跨学院的,跨专业的活动,参与者更是缺乏相应的了解,尤其是对于对方的能力、特长、积极性方面的了解,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为酱油娃甚至是资深酱油娃的产生创造了土壤;
第三,我认为是“权责不对称”导致的。由于有一些喜欢主导与表现的积极分子的存在,虽然得到同样的结果,如加同样的分,拿同样的奖,积极分子就要做出超出他份额的劳动,这样在实际上为酱油娃的存在创造了条件;
第四,是因为大学校园缺乏相应的团队监管、激励机制。总得来说,大学里aihuau.com面活动的参与都是由互相之间的关系与友谊为纽带的,组长并没有太大的权力命令谁去做某个事情,也没有实际的、有效地激励措施,整个团队的运作都是靠组织成员的自觉性来维持。这种超扁平化的结构也造成了监管不力,效率低下。
看来,校园酱油娃的产生既有激励因素,又有生存的主客观条件,所以,大学里面“打酱油”现象将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但是,打酱油只是一种生存手段而非好的生活方式,要想锻炼能力,要想主宰团队,要想获得别人的信任,就要走出打酱油的角色。
最后说一句绝不是危言耸听的话:打酱油的人,永远是“被生活”的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