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华先生,一个真正从制造业成长起来的库存控制与供应链管理专家! 北京经点基业库存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咨询师,资深需求与供应链管理(DSCM)专家,12年ERP应用与实施经验,熟悉SAP、BAAN等高端ERP软件,国内外多家著名咨询公司、物流公司、制造企业高级顾问;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双专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结业)。 关于需求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很多,解释也是很多。但我觉得整个供需链管理的实质就是一个库存控制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供需链与物流管理为什么存在。 大家知道,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赢利,而你之所以能够赢利是因为你能够以你的服务、产品满足你客户的需求。制造业之所以需要对整个供需链、物流进行管理,目的就是为了以最低的成本,以最好的服务满足客户对我们产品的需求。而制造业的成本,除了相对固定的设备、资产折旧以及人员工资之外,最大的成本就是库存持有成本了,也可以说库存持有成本是制造业压榨利润的源泉。库存持有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成本(物料直接成本)、资金机会成本、报废贬值等风险成本以及相关的保管、搬运等成本,而这些都属于库存控制的关键内容。至于说及时地满足客户的交货需求,很明显这也是个成品的库存控制问题。 我们再从从供应链战略管理的四大驱动因素角度看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供应链管理的四大驱动因素为:库存、运输、设施与信息化 库存之所以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驱动因素,就是因为库存既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载体,又是企业成本的来源,也就是说库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客户服务水平,又影响你的赢利水平;

运输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客户服务水平,更会影响到库存水平以及相关成本的高低,其实也是个库存控制问题 - 运输方式以及运输服务商的选择是库存控制的一个关键问题。 仓储设施距离客户的远近以及仓储设施的数量,会影响到客户服务水平,同时也决定了你的库存水平,所以这也是个库存控制的问题-库存的聚集效应以及库存的平方根法则反应的就是这个问题; 至于说信息化,这就更好理解了 - 信息化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库存的可视化,提高需求与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度,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降低库存水平。 有人说供需链的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不确定性,所谓的UNCERTAINTY。 这没错!供需链的管理就是在主动地管理需求与供应的不确定性,而这个需求与供应实质上就是库存的需求与供应。解决了库存问题,也就是解决了供需链的问题。 还有人说,供需链的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风险的管理过程。 这话也没错。但问题是,什么是供需链管理的风险?也就是说这个风险到底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库存。库存短缺的风险,库存过剩的风险,等等。而制造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往往也是由于库存的风险而导致的。所以,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实质上也是一个库存的风险管理过程。 库存控制的目的就是在保证给客户及时交货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库存周转率。这是一个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如何平衡这对矛盾就成为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问题。抓住库存控制的问题,也就是抓住了需求与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