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坏账 “坏账”――出口企业的噩梦



从年初开始,浙江出口企业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报损的案件数量激增,特别是涉美大案和金额超100万美元以上的大案显著增加。据统计,今年1-5月,中信保浙江分公司受理涉美报损案件41笔,金额1128万美元,而去年同期有19笔、441万美元;受理金额100万美元以上的案件5笔,金额1004万美元,而去年同期有2笔、247万美元。 

众所周知,出口坏账是出口企业的噩梦,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企业身陷这场噩梦之中,而制造这场噩梦的罪魁祸首是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次贷危机中受损最大的美国银行业为了减亏不顾一切地收缩贷款规模,结果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吃紧,资金周转失灵,无法及时支付货款,甚至因现金流断裂而破产。这使得很多外商不得不做了“老赖”,这是原因之一。

其次是因为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与外商谈判地位不对等,这也是导致应收账款风险积累的重要因素。谈判地位的不对等使中国企业被外商牵着鼻子走,在这样的情况下,拖欠应收账款已经成了外商压价的杀手锏。而谈判地位不对等的重要原因,则是产品同质化,使得外商可以从容选择出口企业,出口企业则无从选择,唯恐订单旁落。

其实,出口信用保险报损案件反映的数字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坏账案件要远远多于此,只是很多企业出于“信誉”考虑,面对出口坏账,出口企业一般都不敢声张,默默承受。企业之所以采取这一态度,不但是因为害怕影响声誉,更是因为害怕影响信誉,影响上下游企业以及银行对它的信心。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往往不能讲企业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只能任由企业本金流失。 

那么出口企业,面对如此贸易环境,怎么避免或者是减少坏账呢?

第一,在当前形势下,要提高警惕,警惕国际大买家的“破产黑手”,国际大买家风险同样不能忽视。目前,对于国内出口企业来说,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为了实现快速发展,其合作对象往往选择那些资金充足、实力强的大买家,认为这类大买家没有风险或者风险很小,这属于出口企业的一个认识“误区”,这类有实力的企业同样可以破产。 

第二,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金融手段,防范贸易风险,解决贸易融资需求。

第三,出口企业不但要对境外企业进行充分的信用状况调查,并采用安全迅速的结汇方式,而且要积极催收呆坏账,提取坏账准备金,同时要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这一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减少企业收汇风险。

第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风险意识和管理,增强自身谈判地位;

最后,要提高质量,做到产品创新,跳出同品质化竞争的圈子,才能摆脱不对等的谈判地位,才能降低坏帐的几率。

 出口坏账 “坏账”――出口企业的噩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72404.html

更多阅读

出口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增值税征税的税务处理 进料加工 增值税

出口企业从事进口料件加工业务,一般情况下适用增值税退(免)税和免税政策,但对于部分特殊情形不适用增值税退(免)税和免税政策,按有关规定视同内销货物征收增值税(简称增值税征税)。一、进口料件加工业务增值税征税的特殊情形除一般出口货物

中小企业出口补贴 中小出口企业逆境突围有三招

106届广交会第二期10月27日落下帷幕。本期主要展出日用消费品类、礼品类、家居装饰类等商品,参展企业多为中小型加工或贸易企业,可以说是中国中小出口企业的代表。尽管未来走势仍难以判断,但参展企业普遍认为本届广交会情况好于上届,各

钝刀兜割 出口企业头上的下一把钝刀

美国经济的衰退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可是有多少人意识到,欧盟已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一事实?欧洲经济前景黯淡,给中国经济,特别是出口增长投下不小的阴影,仿佛悬在出口企业头上的一把钝刀。 资料显示,德意志银行9月4日

中小企业进出口补贴 是谁要中小出口企业的命?

“现在即便是有合同,我们也不敢接啊。”温州市鞋厂刘老板这样说道;“大企业出口金额大,质量稳定;小企业出口额小,质量很不稳定。这是中山玩具出口企业的现状。”在中山检验检疫局负责玩具出口企业监管多年的詹婵娟表示。服装,玩具,更多行

出口中国制造成本 出口企业的高成本时代

对出口企业而言,目前的劳动力成本已成为压在心头的千斤重担。据统计,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已转移到工厂,流水线作业的工人工资正以10%以上的幅度增长。而对于技术工人,如机器修理工等,工资增幅还会更大。在沿海城市,即便是低技术含量工人

声明:《出口坏账 “坏账”――出口企业的噩梦》为网友半句晚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