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年轻人都玩什么 别看我年轻 我在成都当老板



他们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也是来自各地的异乡人。与从前的异乡人不同,他们拥有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与家乡情结,虽身在成都创业,却志在远方。他们是新一代在蓉创业的异乡人,年轻、积极、活泼、向上。这座城市赋予了他们宽松包容的创业环境,他们赋予了这座城市永不言输的创业活力。

    在成都 我有家快递公司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创业团队,四位“老板”中有三位都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还有一位是在校的大四学生;这是一个机缘巧合的创业团队,他们分别从昆明、德阳、绵阳等地来到成都西华大学读书,虽然不是一个年级,不在一个系,但却因志同道合成为好友和创业伙伴;这是一个自信满满的创业团队,他们竟然在已经与大企业、大集团签约,获得月收入数千元工作机会的情况下,选择了自主创业,以成都郫县为大本营,开始了他们开办快递公司的梦想,并逐渐使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成都年轻人都玩什么 别看我年轻 我在成都当老板
    敢想敢干

    物流公司成既定目标

    四个年轻人的中诚快递郫县公司从创办至今不过3个月的时间,而他们决定做快递这行也不过是今年年初的事情。那时,和所有的应届毕业生一样,王瑞、钟镇宇和申超三个好友平时在一起探讨最多的事情就是今后到底要干啥。“与其1000个人去抢一个‘好工作’,为什么不自己造一把椅子坐呢?”也许是年轻人天生就崇尚自由,也许是眼前的听众个个都是各具特长,在学校里敢想敢干的社团积极分子,申超的这一想法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就读于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的钟镇宇,是学院辩论队教练,平时就喜欢博览群书、关注时事,听了申超的话,立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昆明正在修建一个辐射东南亚的大型物流基地,成都到昆明的交通四通八达,再加上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今后物流这个行业一定大有可为。此言一出,迅速得到其他二人的肯定,于是,开一家物流快递公司就成为了他们的既定目标。

    说干就干

    当上校园“搬运工”

    说干就干,5月,他们冒着酷暑开始进行市场调研。每天早上,三个人坐着公交分头到成都各物流公司和需要物流服务的公司走访,晚上七八点回到学校再聚在一起拼凑情况。经过一个月的调研分析后,他们最终决定先在学校,这个他们最熟悉的环境进行试点推广。而这时,恰好6月份大四毕业生纷纷离校,其行李托运的业务给这个创业团队提供了试点的机会。

    在分析了往届毕业生行李托运的各种情况后,创业团队发现:毕业生的行李需要自己包装托运,如果没有包装的,在托运点要加付20元费用。另外,毕业生需要自己将沉重的行李拿到托运点,这样很影响毕业生办理离校的手续,且运费高低也不定。

    “我们要让毕业生们享受到优质的毕业服务。”首先,他们定出很低的运费;其次,买回大量纸箱提供免费包装;第三,借来三轮车免费为毕业生上门搬运;第四,通过学校校园网的广告宣传,把业务宣传出去。结果,回应迅猛,第一时间就有电话打来。再后来,一传十、十传百的免费宣传启动。三天后,他们用作业务联系的小灵通开始不停地“欢唱”。

    生意的红火证明了创业团队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理念是正确的。钟镇宇扛着几十公斤的包裹步履轻盈地从六楼走到一楼,笑着说:“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文化的‘搬运工’,我们肩上扛着的是伟大的梦想。”

    出师不利

    手续不全项目失败

    6月27日,毕业生托运行李的高峰期到来,同行的邮政托运、宅急送和中铁托运开始陆续进入学校。创业团队不慌不忙、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着,他们相信自己的营销方案一定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把摊点设好、宣传品挂上,生意还和往常一样热闹,毕业生们对免费提供行李包装箱和上门搬运等服务非常满意。

    下午三四点生意最好的时候,学校保安出现了,要求出具相关手续,否则立即把摊点撤掉。这时,创业团队才想起确实还没办理过相关手续。

    开弓没有回头箭,三个人马上分头准备办理手续需要的资料。第二天,申超和王瑞带着准备好的资料到了保卫处,由于表述不清楚,保卫处以为他们在勤工助学,让去学工部。学工部的老师弄明白来意后,详细告知了办理程序。头绪终于理清了,可是兜兜转转过了几个小时,到了中午下班时间,只好下午再办。

    这下,王瑞和申超急坏了:毕业生的行李托运只有6月28日、29日两天高峰,30日毕业生就全部离开学校了。如果办理再不成功,所有的计划与努力都将白搭了。

    过度的紧张让三个人没心思吃饭。下午,再次到保卫处,保卫处的领导很理解他们通过服务同学实现创业的想法,但无奈的现实却是:为避免过多的物流公司进入学校抢生意,学校只批准了三家公司准入,现在已经停止办理相关手续。

    失败,这个项目受挫了。创业团队在这个项目中最后做的事情,是向打来电话要求办理行李托运的同学说明情况,并把之前承接的每一件行李跟踪到位,让同学安心。“这次挫折教会了我们两点:第一,能够以低价免费搬运吸引毕业生,说明我们的营销理念是正确的;第二,不按章办事,可能毁掉所有的努力。”王瑞对这件事作出了总结。

加盟中诚

    总算有了自己的公司

    校园托运事件没有把这个创业团队打趴下,他们很清楚在学校里做的业务只是练兵,下一步是要走出校园。

    根据对行业的进一步熟悉和研究,王瑞提出,在成都高新西区这个企业比较密集的地方开一家物流快递公司。这个提议得到了几人的一致通过。紧接着,考虑到驾驶是物流行业必备的技能,申超立即去驾校学习驾驶技术,王瑞则利用暑假和钟镇宇去寻找一个快递公司准备加盟。

    “不错,我们是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并不是放弃现有的网络和资源,尤其是快递,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一全国性网点布局这一基础工作的。”钟镇宇认真地分析道,而通过上网查询、多方走访,他们决定选择加盟由上海某集团控股的中诚快递。

    几次上门,几次碰壁,他们奔走在成都和郫县之间,经过24天的日晒雨淋,终于写出一份3万字的品牌推广和业务拓展的详细计划书。带着这本凝聚着希望、梦想的计划,他们再次来到中诚快递四川总公司,敲开了总经理办公室的门。这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位胡总经理居然也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颇有兴趣地听完他们的经历,看完他们的计划书后,胡总当即决定:同意将高新西区承包给他们,并承诺不收取加盟费,同时,为了扶持他们,起步期间每个月的中转费打八折。

    公司要全面发展,一个良好的策划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这时,三个小伙子想到了他们的好哥们,在游戏公司担任策划的张珂,“我当时对物流,对快递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认识,但我看到他们坚定的眼神时,就想我们几个兄弟在一块儿没什么做不成的。”8月,月薪已高达4000元的张珂也辞去了工作,正式加入创业团队。

    起步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尽可能节约成本,他们以每月800元的价格租了世界乐园附近一条街道上的一个铺面,虽然不算临街旺铺但也还算体面,接着花360元买了一个二手沙发和茶几,买了两辆摩托车,再把自己在学校就使用的电脑搬进办公室,开始了枯燥而艰苦的“跑单”生活。

    几个小伙子不管刮风下雨,几乎每天要骑着摩托车在三环路和郫县跑上几十趟,行程数十公里,常常是晚上七八点才回到办公室,而每个人都是满脸的疲惫和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利用送件的机会他们逐渐与大公司、大企业有了接触,而凭着标准的普通话、礼貌的言谈举止他们也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信件、包裹、文件……发件单接踵而至,生意就这样走上了正轨。

    突破瓶颈

    要从成都走向全国

    但就在公司成立一个月后,新的危机出现了。因为已经在高新西区站稳了脚跟,在取得了一定成绩后,小伙子们有些松懈了,一段时间内,每天的收件数量都一直在30票左右。尽管一直在寻找方法,可是争论中却一直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实质方案。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一次会议上,申超和王瑞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如果在9月末完不成50票,那么这个团队就解散。公司不开了,而且要立军令状。这个决定,在当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的,但所有人还是在军令状上签了字。

    果不其然,签字后,一切仿佛又回到创业最艰苦的那段日子,振奋的精神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国嘉制药集团、新希望集团等大客户陆续融入中诚快递,业务有了质的飞跃。十多天后,公司业务量一下子突破50票。“如果满足现状,我们这个公司很快就会被别人吞并,如果那样,还不如早解散算了。”提到当初那个决定,王瑞这样回忆说。他说,大家在一起虽然感情深,但做企业,也不能相互纵容。

    如今,在没有强大的资金后盾、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情况下,他们的公司已经从最早每天收3票快件发展到现在每天收130多票快件,月盈利4万元,并且刚刚新装备了一辆二手小货车。

    谈到未来,公司的创始人王瑞说,他的梦想是把自己的快递公司做成像联邦快递那样的大企业。“目前我们正在和一个担保投资公司洽谈合作事宜,我们立足于成都高新西区,依托快递发展其他业务。我们不会固守于此,今后一定要走出成都,走出四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72454.html

更多阅读

我在美国当特种兵2 我在美国当特种兵3

虽然有人不爽,但是那个阿sir安排了几个罗家兵轮流监视我们,只要想换个姿势,轻微抬一下头,就被皮鞭招呼。这些家伙视力不是一般的好。天要亮的时候,才得到命令,对着稻草人头上的水果射击。很多人经过一夜的煎熬,早已疲惫不堪,就算有精神的,也

我在美国当特种兵3 蜀小山

史密斯不给我枪是完全正确的。这里只要开一枪,马上就能暴露目标。先不说其他人和人质要受我牵连,开枪之后,完全没有安全逃离的可能。我分不清这些人中哪些是塔利班,哪些是“基地”恐怖分子。我也不确定待会儿把伤员救治完了,他们会放了我

当老师 《我在美国当老师》 十二、如何读懂美国老师的评语

  不管是写推荐信还是评语,美国和中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中国家长说美国老师的评语不容易看懂。这不仅是因为家长与老师之间隔着一层语言障碍,更是因为老师的评语有自己的风格,体现的是美国人鼓励式教育的特点。那么,家长如何才能

声明:《成都年轻人都玩什么 别看我年轻 我在成都当老板》为网友上课睡觉的帅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