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板上的鱼肉 成语 我与物流--砧板上的鱼
物流桥梁的作用使其成为贸易业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取其感触最深的物流人-货代服务来展开我的文章。 对于大多贸易公司来讲对货代更多的第一印象是,没完没了的电话,永不间断的报价。从你来我往的接触中,体会出贸易与货代似乎处于上下姿态的位置。海量的物流,以人为接触点。不知何时起,有了接到货代电话就皱眉的习惯。虽不想让自己陷入职业的误区,然而屡屡差强人意的服务着实让我心中恼火。 但,让你身心疲惫的是你不得不接受他的服务,犹如砧板上的鱼--任其发展。我不得不说,寻求一个服务质量好的货代是贸易公司的最终心愿。 为什么货代如此之多,但得到长期合作的却少之又少呢。怪自己的运气差,还是果然如此。货代拼的是什么,市场的竞争大到是否可以忽略真心服务的质量么。扪心自问,回头看看,几个货代也相应跃然纸上。 ARROW 说来也蛮巧合,认识的途径是合众,这个給了多少人缘分的地方。也许就是从非物流开始的交谈,才使得我对他没有针对心理。慢慢的接触,淡淡的联系,似乎所谈的话题并不是那么强势的就进入了工作的范畴。水到渠成的问价,报价,最终敲定了第一次的合作。从网友到最终因业务的见面,多少有些别样的期待。第一印象犹如天然的声音般熟稔,清瘦善意宽怀的接待,給我和经理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如果说人的行为反应出他的内在,那么良好的内在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人对此人以及所在公司的信任度。就像,你宁可相信价格昂贵的品牌店也无法坦然接受街边同样品牌的商品。接下来的合作,调箱-装箱-确认提单-报关单核销单的返回,都很及时,每个环节都跟进状态,让你还未想起打电话询问状态的时候就接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通知。 我们的合作,很顺利。良好的职业素养,让我体会到作为任何职业人都应注重内心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塑造。尊重你所选择的专业,职业,那你就会自然的融入其本身带给你的快乐与收获中。我之所以要将ARROW列出,就是因为他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批代表了以自身职业为快乐的优秀货代。 LEE CHILL 说到LEE,我至今还记得我回绝他的无数个电话。态度从开始的职业客气与繁忙工作中接到电话的隐忍不耐烦,最后的直接拒绝。报价很合理,只是机不逢时。也许同样是拥有执著性格的缘故,我被他长达2年不温不火的态度所触动,终于有了第一次的合作,也給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初次合作,由于货物的特殊原因而产生了种种临时出现的问题,在这些小问题的出现――解决――信息反馈中,不无遗漏的体现了LEE的服务态度与处事之道。 那是一批发往尼日利亚油田配件大型空运货物,对于包装比较严格,但作为当时唯一一个能到尼日利亚的航空公司来讲,针对体积过大的货物要求我们必须将其拆为小包装,这样才能将大体积的货物一次性装下。这个要求让我的客户很为担心,因为货物本身属于新型的投标产品,不能有任何的磨损,所以最初的包装很牢固,如果再包装的话,一是机场没有特定的包装材料,二来没有特定的工人包装。当时是下着雨的周五下午,第二天早上就要开航。面对如此紧张的情况,我跟LEE说明了包装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而我能做的就是在电脑旁电话前等着时时的反馈,体会着桥梁的重要性。我忐忑地期望恶劣的天气不要影响机场包装人员的服务,期望周五傍晚不要給工作人员带去更多的回家念头。大约过了半个小时,LEE給我发来张传真,我仔细看了下发现是8个小箱子的外围尺寸和排列方式,随后一个电话追来解释道,他认为机场的工作人员的拆卸方法不是很理想,他自己到机场看了货物,量了尺寸,按照里面所装的配件尺寸排列出应拆的小箱数,并结合航班能容下的立方数一一计算,得出此图,询问我是否能接受这样的包装方法,我迅速将此图传給我的客户,客户表示非常满意,这样能够很好的保护货物的一致性,最后就是要确定包装的安全性了。看着外面密雨,我从心里感到一个诚心为你着想的货代带来的丝丝温暖。“嘟”的一声彩信过来 ,打开一看是8个小包装的视频和截图,看了看表已经18:30了,距离包装图纸过了40分钟,我打开视频看到画面里的LEE指挥着工作人员忙碌的拼包装,所找的材料是最厚的五层纸楞,随后我注意到LEE将每个包装的边角都用很厚的软泡沫包起来再打包,最后仔细的检查了每个包装的情况后,舒缓的冲着手机镜头做出一个V字的胜利表情,灿烂的笑容让人似乎忘却了我们只是业务关系,恍惚是很要好的朋友终于将你托付的事情完成了一样,释放出如此真心的微笑。我将彩信转发給客户,客户回说包装很好,并表示你这个货代服务真是不错,让人放心,希望以后都用他。得到客户对自己货代的认可犹如肯定了自己的选择一样让人心情为之一振。货物终于在第二天早上顺利开航了,3天后到达目的地,LEE将货物所在航班的飞行图和时间表抄送給了我,以便我们随时能够了解货物的状态。 经过了这第一次问题多多解决颇好的合作,我们也有了陆续的机会了解彼此公司的实力,从而有了固定的合作。到现在为止,LEE的每一次合作都像第一次那样充满激情,热情而周到的服务着。 LEE的热忱服务使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货代作为中间桥梁的重要作用,他的承接态度,他的运输效率,他的本身素质综合的左右着你的选择,你对货代的认识。同样,我们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时时刻刻的起着桥梁的作用,作为业务员就是公司和客户的桥梁;作为职能部门就连接着上层领导和基层员工;作为政府部门就要将政策上传下达。当千万人中的我,你,出现在新鲜事物,陌生人的面前时,如何让对方在你处事之中了解你的本质,信任你是我们始终追寻的一个目标,而在这追逐的过程中,如何使得自己永远处于一个向上充盈本质的状态是当下最为值得考虑的问题。 上海无名货代 事情像硬币,正反两面随时可见。差的服务犹如好的服务一样让人无法忘记。我跟上海货代合作了不下3次 ,每次都是矛盾多多,练就了一身以气养气的本领。上海跟北京的货代市场明显有着量的差别,因此供不应求的服务上自然有着大多的不愉快。我并没有以偏盖全,正值有机会可以与大家分享,便出来说说罢了。 拿其中一个例子来说吧。我公司代理出口建材到澳大利亚,是外方客户指定的货代,在上海。货物备好后,我提前一周联系了在指定货运公司工作的A,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我希望能和A确认报关的单据和份数,A反问我们做没做过出口,为何还要多此一举的来问。此气我无奈地过滤掉了,毕竟合作刚开始,带着情绪工作只会带来负面的结果。当我接到出口报关单的时候,发现报关单未打双抬头,此种错误我们根本无法承担它带来的后果。凡是代理业务,报关单上必须体现外贸公司和客户的公司名称以体现其间的代理关系,相反单抬头的报关单是表明该公司是以自营形式来操作的 ,因此我们将要上自营出口所涉及的国内税。我立即联系A,指出他们的错误,并说明事先我已将委托代理协议递給他了,现在必须尽快将报关单的数据更正。A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我说的话,直接说那是报关员的事,有事找对应的人。随后的时间里,我在A、A公司的报关员、A公司客户经理、上海海关之间来回奔波,反复确认,终于在出口之日的第二个月中旬将报关单信息更正。期间A公司种种推卸责任的态度和话语间的前后矛盾,使我忍无可忍,却不得不重新再忍,相信所有体会过此种服务的朋友都能够理解我当时的心情。随后的几次合作,不同的货代公司,同样差强人意的服务,也让我总结了几点和上海货代合作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写出来供大家参考:1、寄报关单前,要将出口报关单自行打好,代理的业务要将客户名称打上,并附上委托代理协议,查清货物的HS编码。2、寄出单据的时候备上一张签收回执单,以便以后发生纠纷有依据。也许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太强,经过这样几次合作,我对上海货代有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我想和我一样有过这些经历的人,都真切的希望所接触的人在做事的时候都能够严格遵守职业规则,做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而对已发生了的问题应尽快过滤掉负面情绪,积极的去解决,这才是正道。 通过和上海货代的合作,也不难看出市场竞争与从业人员心态的关系。市场竞争激烈,从业人员心态也会像上了弦的箭一样,紧张待发,拱的过紧,则会导致很多不良现象出现,从而带来恶性竞争;而市场疲惫,则从业人员处于宽松的环境,滋养不良的服务态度。究其根本,市场规律。寄其希望,提高本身。 现实的我们处于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中,跟货代打交道也好,跟任何人合作也罢,单位人的态度和服务影响着整体队伍素质的提升。 茫茫物流,人道其中。 在我看来,我与物流犹如砧板上的鱼--价值如何,在于自身。
更多阅读
关于《我与胡子宏唱反调》的反调上 胡子宏生命日记全部
关于《我与胡子宏唱反调》的反调(上)衡水好友郭俊禹的一篇《我与胡子宏唱反调》,引起了我的思考。老郭发这篇文字前,曾经征求了我的意见。我读后,没觉得有何不可。本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所谓殊途同归,逮住耗子是好
丁嘉丽老师:孝养老人理得心安(我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故事)
—我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故事 我叫丁嘉丽,是位电影演员,今年五十五岁,信佛有十多年时间。但真正意义上学佛,听我的恩师--尊敬的上净下空师父上人讲
我与小猪短租网的一份情缘 小猪短租
我与@小猪短租网 因一套房、一个人而结缘。这个人叫@tarry是王连涛,小猪短租网的创始人,因为他住在我曾经的一套房子里,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故事:拍摄房东特辑、狐咖咖啡时间、寄到郑州的纽崔莱儿童营养套装、网上维权揭露无良快递公司等
转载 致再东教育华再东先生的一封公开信--我与瑞鹏 再东教育和ishow
原文地址:致再东教育华再东先生的一封公开信--我与瑞鹏不得不说的故事!作者:cindywang尊敬的华再东先生,您好。冒昧去信,还请海涵。如本信让您感到不愉快,请不要怪我,一切都缘于您的那位员工(或者说伙伴)冀瑞鹏。请您听我慢慢道来。最开始的
我与《中华读书报》的文字缘 张绪强 中华读书报
载2014年7月16日《中华读书报》我与《中华读书报》的文字缘江晓原 我查阅了自己多年来在报刊上发表非学术文本的不完全记录,发现我最早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的文章,居然是一篇新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