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在一家本土4A广告公司工作,又一次跟我聊天的时候说到,他们公司的团队氛围太差了,“办公室里都没有什么人说话,除了开会基本上都是静悄悄的”,他觉得这样的氛围很沉闷,不喜欢这样的团队。像广告、咨询、数据调查类的公司,或者传统行业的品牌、市场部,很多都需要比较密切的团队配合,而且,这样行业和岗位性质决定了团队氛围非常重要,当然并不是说传统行业中其他岗位不需要团队配合,比如生产、财务等岗位同样是团队配合,但创意型、服务性岗位需要更默契的配合,笔者曾经在电视台、报社、广告公司都做过,以电视台为例,编导、记者、主持人、摄像等岗位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工作流,要互相配合的十分默契才可以完成一个完美的电视作品。创意性团队工作氛围和配合默契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才能打造或者改善创意性团队的工作氛围呢?这位朋友也拿这个问题来问我。高承远认为没有人能够打造一种团队的氛围,就算是公司的总经理也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团队氛围的本质是每个人的感觉和表现相互作用形成的人际场。虽然没有人能够完全去像开空调一样改善一个空间的氛围,但是总有一些思路,值得去探究和践行。笔者这里提出自己对于团队氛围管理方面的三点思考,希望与大家交流。首先,从宏观角度来看,公司的制度、架构决定了团队氛围的大气候。比如,在一个服从性文化的背景下,或者相互支持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沟通交流机制的前提下,这样的团队是很难形成很融洽的工作氛围的。而在一个团队晋升制度比较完善,http://www.aihuau.com/团队成员之间没有太多利益关系,团队整体的管理比较人性化的企业,氛围相对较好。笔者曾经服务国河南一个大型的农资品牌,他们的老板是退伍军人,在企业管理中推崇军事化管理、服从大于一切,当然在工业生产企业这样的氛围和制度或许是高效的,但是在创意行业,用流水线的标准来要求恐怕既没有效率,最后也没有达成效果。
![如何营造团队氛围 三思创意型团队工作氛围管理](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255074401792.jpeg)
其次,从中观的角度来看,公司的中高层对待基层员工的态度决定了一定时期内的团队小气候。如果团队的中高层崇尚扁平化管理,比较能够包容或者愿意鼓励年轻人犯错误甚至为之承担一定的责任和风险,而且中高层能够有意识并主动去活跃气氛,那这个团队氛围的建设就有了实际的保障。最后,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鼓励每个团队成员和个体去形成一种活跃的氛围也必不可少,比如员工下午茶、开放型的办公空间、员工生日庆贺、团队旅游培训拓展活动等,这些虽然看上去形成了成本但没有什么收益,而且很多时候因为过于细节而被忽视,但是一旦利用好必然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团队凝聚力从而形成有战斗力的服务团队至关重要,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建议你去吃一次海底捞,就是这样一个并不是太多创意的传统饮食服务行业,会让你觉得员工主动性调动起来真的太可怕啦。